临猗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1、猗氏镇
  据《中国名人大辞典》记载:“上古伯明寒国之君,猗姓,寒浞之子浇封于过,亦猗姓,该地名”;故名。
2、嵋阳镇
  嵋阳是一个古镇,关于它的名字的来源,有几个传说,一是相传,夏、任两姓不知什么年代,在此处建立了一个村庄,由于该地处于临猗东西交通繁忙地带,由此兴盛繁荣,遂命名为夏任街,后来夏氏没落,任姓兴旺,就改为下任街。二是传说清朝有一位七品县令,到猗氏县(临猗古称猗氏)上任,听说有个下任街,顿感不祥,查看地形后,因为此处位于峨嵋岭之南,遂下令改称嵋阳,民国时期,为猗氏县第四区驻扎地,称嵋阳镇。三是传说慈禧太后向西逃难时,来到此处,并在此处下榻,一听说嵋阳称“下任”,脸色大变,这明明就是在“讽刺”自己吗。当时正好是睛晨,慈禧看见旭日东升,阳光明媚,遂赐名该地为“嵋阳”。
3、临晋镇
  古称桑泉,后因临近晋州而得名。
4、七级镇
  原名赵家堡,清末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八国联军之乱西逃时,路经此地,留下一七品县官,走时写下“七级镇”三字,即以此为名,后市井萧条,改镇为村,名曰七级。镇名源于村名。
5、东张镇
  相传:东周战国时倡“连横”之说,使六国背“合纵”之约而事秦的张仪,死后葬于东张、西张之间,该村居东,故名东张。一说:即古之张杨城所在地,楚汉之际为东张城。
6、三管镇
  因处于猗氏、万泉、安邑三县交界,管属即离(都管都不管),俗称“三不管”,通称三管庄。
7、孙吉镇
  原名吉镇,后因洪洞大槐树下迁来居民中,以孙氏人多势重。当时市井繁荣,形成集镇,因将吉镇冠以孙氏,改为孙吉镇。一般称为孙吉。
8、牛杜镇
  原西门有一幅对联:“牛尚书,兴大业,首出鸣珂里;杜相国,佐贞观,人迷凤麓村。”其意为:牛僧孺,在隋大业年间,辅佐隋炀帝治理天下;杜如晦于贞观年间辅助唐大宗治理天下,联取“牛杜”二字为冠。又因此往油业兴旺亦曾称油杜镇。
9、耽子镇
  相传:隋王靖善之子,名聃,字耽子,道号昙延,出生于此,后削发为僧,名盛一时,故以其字耽子为村名。
10、角杯镇
  相传:原从长江北部移民至此,取名江北,后转音为角杯。另一说:宋代有使者至此,发现一个用兽解制成的精致酒器—角杯,故名。
11、楚侯乡
  相传:古代楚国一侯爵显贵落户于此,故名楚侯。
12、庙上乡
  该村原有一双爷庙,以庙为名,屯兵垦地,故名庙上屯。
13、北辛乡
  元末明初,该村原处于现村南2里之处,本名水南村,由于地势低洼,屡遭水患,明中期大水后,移住道场村西之铁佛寺附近。清初始建成新村,因处于临晋之北,故名北新村,后演变为北辛。
14、北景乡
  由景氏创建而得名,因处于南景之北,故名北景。
15、城市社区
  因位于临猗县城中心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