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4]
121、连城镇
  连城镇位于固镇县城南,属城乡结合部,于2001年撤乡设立,是县城的副中心,南临怀洪新河,北靠包浍河,京沪铁路、101省道纵贯南北,县经济开发区座落境内。全镇面积101平方公里,耕地6.9万亩,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2个自然组,137个村民小组,9084户,46434人,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2850元。畜禽肉类总产量达4500吨,禽只产量达到1100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40%
122、宗洼村
  宗洼村位于蚌埠市区与怀远县交界处,秦集镇的西北方,东与森禾现代产业园相接,北靠荆、涂二山,南依风景秀丽的天河湖。现有人口1218人,共416户,分为6个村民组。“两委”现有成员7人,全村共有党员22人。全村范围内的道路体系较为完善,村北有206国道,可乘坐怀远5路公交和马城车,村镇之间和村各主干道基本铺设水泥路,给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近年来,宗洼村村两委班子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
123、杨湖村
  杨湖村位于淮上区曹老集镇东部,和固镇县王庄镇相邻,辖8个自然庄,6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520人,户数712户,土地面积6500亩,其中耕地面积5030亩,人均耕地约2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为主,全村人均收入6000多元。杨湖村党总支部下设3个支部,现有党员55名,村民代表37名,曾被固镇县、蚌埠市委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淮上区委、曹老集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村党总支书记李广强曾获得省
124、何巷社区
  何巷村位于怀远县涡北新城区北部,西临涡河和怀洪新河,东临206国道公路,陆路、水路交通十分便利。辖红庙、何巷、西姚郢、东姚郢、小农场5个自然村,全村人口4006人,1060户,总面积308.75公顷,其中耕地243.89公顷,村庄占地66.7公顷。现有党员61人,村干部9人(其中党员7人)。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0年被确定为蚌埠市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村。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
125、淮五村
  淮五村位于五河县城东部,距离县城5公里,地处淮河北岸,东邻胜淮村,西接中心村。由原淮五、十里墩两村组成。 全村人口4135人,有10个村民组,耕地面积5300亩,其中蔬菜面积2000亩。现有党员69人,党小组8个。铺设村村通公路2.0公里,为农业生产、村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本村土地肥沃,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蔬菜和粮食作物,其中我村的辣根加工生产基地是城关镇“双培双带”基地,产品销往上海
126、安淮村
  安淮村位于淮河岸边,距五河县城15公里处。全村现有人口2786人,流动人口900人,总户数670户,全村共有0党员56人,党小组2个,流动党员4人;全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686人,实有耕地面积1011亩,人均占有耕地0.6亩,农业总产值400万元,2008年人均收入达2000元,集体经济收入250000元。主导产业是小麦、大豆,有线电视入户率10上,农村电力100%到户,空调用户25户,电话装机80
127、临北村
  临北回族村位于安徽省五河县临北回族乡南部,是乡政府所在地,该村是由临北村和西元村两个小自然村合并而成,取名临北回族村,该村有耕地1895亩,905户,2990口人,其中:0党员56人,农业劳动力1760人,该村以烫羊产业和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并且形成了特色,年创收230多万元。 临北回族村现在实现了村组通水泥路、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9%以上,农村100%电力线路到户、空调用户近200户、电话装机10
128、钟黄村
  钟黄村是石湖乡瓜套棉主产村,“村村通”水泥路与每个自然庄相接,交通十分便利。钟黄村支部班子有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2人组成,有6个党小组,53名党员,流动党员2名。现有人口2876人,650户,860个劳动力,流动人口250人。拥有耕地面积7877亩,人均2.8亩,钟黄村农业总产值600万元,人均4200元,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熊湖庄、东北小庄统一搬迁到水泥路两侧的安置区建统一
129、水利村
  水利村位于S101省道东侧,北与花谷村、干校毗邻,南与磨盘张村接壤,东于徐郢村、园艺一场搭界。水利村是由原来的简庙村和王桥村合并而成,村里新修一条长约4公里的水泥路与S101省道相通,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3610人,793户,劳动力1450人,流动人口380人,耕地面积8130亩,人均土地面积2.25亩,我村新农村建设正沿着“二十字”方针健康有序的发展。
130、南屯村
  1、支部情况:南屯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6名,下辖4个党小组,有流动党员3人。村两委成员5人,其中党支部成员4人。2、自然情况:南屯村位于王庄镇正南1公里处,北临东南村,南接大蒋村,东与五铺村相邻,西与镇南居委会搭界。王庄到南屯村的公路贯穿全境,交通极为便利。辖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10人,414户,劳动力人口共1026人,流动人口496人,耕地面积4332亩,人均2.53亩。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
131、桥东村
  桥东村坐落在任桥镇北部,是典型的回民村。桥东村党总支,目前有班子成员3人,7个党小组,全村党员总数58人,设3个党支部,包括1个南京商会流动党支部,流动党员11人。桥东村全村人口2230人,总户数400户,其中劳动力人口1392人,流动人口231人。耕地面积3355亩,人均面积1.5亩。桥东村是传统的农业村,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上下转变观念,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由
132、秦集镇
  秦集镇位于蚌埠市西南,北以黑虎山、淮河为界,西与怀远县接壤,南与凤阳县毗邻,东与高新区、长青乡、燕山乡相连,天河湖如一面明镜镶嵌其中。全镇总区域面积9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5万多亩。秦集镇拥有优质丰富的淡水资源,其中天河湖就有3万亩水面,全镇农业人口4.4人,辖24个行政村。 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便捷,206国道、合徐高速公路贯穿其中,蚌埠市的南大门——蚌西路穿境而过,东海大道连接我镇老贯
133、长青乡
  长青乡地处禹会区西部城郊,北靠千里淮河,南接合徐高速,西连天河荆涂山景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万余人,下辖9个行政村,是典型的新兴产业乡镇、近郊城中乡镇和山水生态乡镇,2010-2012年三度蝉联全市“十佳乡镇”之首。近年来,全乡立足乡镇实际,超越乡镇定位,在融入服务城市化的过程中争当最佳配角。确立了坚持产业工业化、区域城市化“双轮驱动”战略,实施“两翼三核”计划,即培育壮大机械加工制造
134、双桥集镇
   双桥集镇位于怀远县 西北46公里处,东与淝河、陈集两乡接壤,西与褚集乡毗邻,南靠北淝河,与龙亢镇隔河相望,北与睢溪县双堆镇、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相邻。双桥集镇辖区内共18个村,镇域总面积13253.23公倾,其中水域面积1700.68公倾,耕地面积9645.69公颂。东西最大距离10.5 公里,南北19.5公里,人均耕地面积2亩。全镇人口数62634人,户数15123户,劳动资源数42069人,其
135、王庄镇
  安徽省固镇县王庄镇是全国著名的花生之乡,是皖北最大的花生交易市场。曾受到过0中央政治局常委、-处--,省委-卢荣景等各级领导的视察和赞誉。王庄镇西接蚌宿公路,京沪铁路傍镇而过,交通四通八达。全镇辖32个行政村,1个小农场,3.6 万人,88700亩耕地。建立有5万亩地膜覆盖优良花生基地,并带动了周边县、市200多万亩的大面积花生种植。 花生的种植、加工、贸易已成为全镇经济的支柱产业。王庄花生市场的
136、常坟镇
  怀远县辖镇。1951年设常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0公里,东临淮河。面积63.7平方公里,人口4万。公路直达县城,淮河常年通航。辖王庄、岗陈、易刘、汪郢、北园、集西、常坟、镇西、菜圩、中圩、孙小圩、涧口、易家、张桥、中心、大门、西巷、东巷、沃洼、后尹、前大郢、双圩、永西、牛王庙、屠郢、永平、常巷、王嘴、水巷、前王、新桥、中南、南湖33个村委会。
137、孙家圩子村
  孙家圩子村位于蚌埠市蚌山区燕山乡东南郊,北靠定庵村、南与凤阳县交界,距市区12公里。孙家圩子村是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暨纪念馆所在地。全村有卢岗、东孙、西孙三个自然庄,分为10个生产组,现有人口1759人,总户数为520户,党员34名,党小组2个,耕地面积2323.08亩,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农业总产值约826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我村现有有线电视用户约260户、电话用户约180户、宽带用
138、白莲坡村
  白莲坡村简介白莲坡村隶属怀远县荆芡乡,2005年由柳东、胡尧两村合并而成。该村地处怀远县城西南15公里,南临茨淮新河,北靠芡河,芡南公路横贯东西,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白莲坡村土肥水美,全村人口3230人,劳动力人口1650人,流动人口800人。全村土地面积3232亩,人均耕地面积1亩,下辖3个自然片,16个村民组,党员50人。另有排灌站2座,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村。该村四季气候分明,雨量适
139、赵庄村
  赵庄村,位于小溪镇南侧,现有住家795户,共3089人,耕地9200亩地,20个村民小组,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共8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财务监督组成成员3个,党员88人,村民代表50人,小学一所。赵庄村还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堌堆东边山上住户人家,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年迈体弱,儿子十分孝顺,终日以砍柴为生。一日儿子上山砍柴,不小心,跌落山崖,一命呜呼,后母亲柱着拐杖,四处寻找,在山涧
140、张桥村
  张桥村位于固镇县城西北角2公里处,隶属于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人民政府,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3629亩,辖三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总人口2210人,419户。村两委班子5人,其中党支委3人,村委会3人,其中党员37人,党小组4个。张桥村东南角与界沟连接处有低洼地和芦苇塘约500亩,是引资开发的黄金地段。经测量可开发造塘200亩水面,造地500亩,建设休闲娱乐场所。
141、中淝村
  中淝村位于淝河北岸,东与马路村、中黄村相邻,北与仁和村、西与新集村相邻,刘褚路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0个自然庄,14个村民小组;耕地5664亩;人口3962人;党员72人;村设党总支,下辖第一、第二两个支部,8个村民小组;党员议事会成员10人;流动党员12人;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村民代表37人;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321元。 该村为淝河新农村建设
142、大岗村
  本村位于沱湖南岸,面临五固公路,东与水上西窑为界,西与小圩镇大圩村接壤,两个自然村。本村共有8个村民组,537户,人口2556人,党员78人,流动党员18人,8个党小组。劳动力人口1510,外出务工人口386人,耕地面积5621亩,人均面积2.2亩。可养殖水面520亩,已承包面积310亩。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外出打工和农闲就近打工及部分养殖。本村年生产总值10863万元,人均收入4250元。
143、杨桥镇
  杨桥镇位于临泉县东部,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49100亩,辖28个行政村,132个自然村,总人口60500人。杨桥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商贸繁荣、享有副县级建设制的千年古镇。102、328省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是沟通临泉、阜阳,连接阜南、界首的枢纽,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镇,全省重点建设中心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和黄淮海开发区。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
144、南照镇
  南照镇位于颍上县西南隅105国道与淮河交汇处,是阜阳市综合改革试点镇、省重点中心建制镇和文明城镇。辖23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4.2万亩,人口4.72万。2003年GDP0.8亿元,财政收入7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  南照已有2000多年的建制史。因有独特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经济与社会发展迅速。目前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大米、水产、蔬菜和畜牧四大产业势头旺盛;商
145、芦村镇
  芦村镇位于界首市最北端,是界首的北大门。现辖十四个行政村,人口2.8万,耕地3.07万亩,是一典型的农业镇。近两年来,以镇-尹其岗、镇长肖好亮为首的党政班子,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镇情,理清思路,苦练内功,凝心聚力求发展。打好“棉花、药材、烟叶、养殖”四张增收牌,积极扶持华宅装饰厂、桐板加工厂,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唱好农业产业化及生态农业特色戏,实现芦村经济发展大起跳,使我镇成为界首市发
146、西湖镇
  西湖镇位于阜阳城西十八公里处,因风景秀丽的颍州西湖而得名。她东临程集,西与九龙、马寨接壤,南靠草河,北傍汾泉河,阜临路、阜临河穿境而过,大田集紧靠汾泉河码头,贷物可通颍河,直达淮河,交通十分便利。西湖镇下辖15个行政村,149个自然村,总人口为33682人,其中劳动力20227人,总面积54平方公里,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5公里,耕地32685亩。境内有大田中学、西湖分院等事业单位,基础设施完善。西
147、闻集镇
  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座落在阜阳市城区西北28公里处,105国道纵穿全镇15.7公里,北与太和接壤,颍河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是阜阳北部的重镇。全镇共有33个行政村,156个自然村,面积75.5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耕地6.8万亩。闻集镇党委、政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遵循‘市场引导,科技带动,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
148、东马寨村
  东马寨共18个自然村,一个党总支辖两个党支部,全村5754口人,耕地5200亩,柏油路、水泥路交叉通往各自然村,以种植和养殖业为发展经济,新引进三德利大棚带动全村村民致富,发展新农村规划改造集镇建设,让农民到本集镇上做生意,以集镇建设带动感经济发展,让农民过上美好幸福新生活,准备开发老运河和老寨改造,复耕旧村庄,挖塘填沟,增加土地,以后备用建新农村,发展养殖黄牛,种植大葱发展蔬菜,让农村有发展经济
149、吴寨社区
  吴寨村位于颍东区正午镇西南方,东与张庙接头,西邻三十里河,南与称圩行政村相接,全村共有1183户,3737人, 17个村民组,17个村民组,耕地6256亩。有党员76名,7个党小组,村两委成员5人,村党总支3人,村委会3人。。
150、牛庙村
  牛庙村现有人口3189人,土地7038亩,共10个自然庄,24个村民组,党员55人,境内有文富养猪厂、牛庙村养牛场。
151、高塘镇
  临泉县辖乡。1958年置高塘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54.3平方公里,人口5.1万。临(泉)阜(南)公路过境。界南河、草河流经乡境。辖高塘、高地、郭桥、董大、后刘、贾王庄、李大、张新、桥口、大姚庄、东张老庄、吴小桥、东孟庄、魏庄、任营、杨庙、韩营、牛老营、粉坊庄、郭寨、冯楼、东庄寨、陈湾、铁旦桥、东赵湾25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小麦、大豆、玉米、红薯、芝麻、棉花。
152、鹿城镇
  阜南县鹿城镇是经省民政厅批准、市政府同意,于2006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镇址位于县城地城南路13号,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阜南县鹿城镇是由原城关镇、城郊乡合并组建而成,下辖14个行政村,1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6.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万人,耕地面积7.7万亩,辖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区位独特、环境优美、资源优势明显,105国道、S328、S
153、苗集镇
  苗集镇位于阜南县城东10公里处,,1992年编为建制镇,系省道 S328 必经之路,南靠谷河、北靠淘子河,是一个地势优越,早水田间作农业开发基地。全镇共 33 个行政 村,166个自然庄 ,人口 5500千人, 耕地面积63259亩, 海拔高程 22-33米,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温,光照充足,年平均降雨最 800-1000mL 无霜期 200-220天,四季分明, 适宜各种农作物的开发和生长。该
154、会龙镇
  会龙镇位于阜南县西部,距京九铁路10公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辖19个村委会,4.1万人,4.7万亩耕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2003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260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会龙人迈开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生姜、药材、大棚菜被称为农民增收“三大宝”,尤其是反季节延秋辣椒生产,年种植面积3.5万亩,总产量1.7亿斤,成为主导产业,仅此一项人均年收入2000多元,带动了全乡
155、马集镇
  马集乡位于太和县中部,辖31个村委会人口3.945万人,耕地面积4.9万亩。东临茨河,105国道贯穿中部。工业以人发、马尾加工为支柱,农业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156、大庙集镇
  大庙集镇位于安徽省太和县西北部, 北邻李兴镇,南接蔡庙镇、东连赵庙镇,西与界首市新马集镇以东蒲沟相隔,重要县道太郸路纵穿全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总人口51375人,面积52.3平方公里,耕地51335亩,农业生产主要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大棚蔬菜、红芋、中药村等,2007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 32500万元,一、二、三产所占比重分别为3:1:6,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1
157、肖口镇
  肖口镇位于太和县城西南,距县城13公里,面积57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14100户,55137人,土地面积55806亩。该镇是农业大镇,盛户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经济作物以果蔬、薄荷为主。邢小街山药以细嫩、汁多,入口甜脆而名扬全国,远销各地。 肖口镇现有各类企业116个。铅业生产和麻纺行业是该镇支拄产业。.
158、舒庄镇
  舒庄镇位于界首市南端,泉河北岸,距界首市28公里。全镇面积36.4平方公里,3万亩耕地,7510户,人口30452。镇政府下辖7个村民委员会,68个自然村,125个村民组。辖区内气候宜人,林网纵横,道路发达,交通便捷,经济发展环境宽松。勇于开拓的舒庄人,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个私企业,工作年年登上新台阶。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农业产值7441万元,个私企业产值5000万元。农
159、袁寨镇
  颍东区袁寨镇位于阜阳市区东13公里处,面积56平方公里,辖26个村(居)委会,160个自然庄,381个村民组,13776户,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5.9万人,共有4万多亩耕地。该镇地理位置优越,南临颍河,阜口公路、阜淮铁路、济河穿境而过,交通方便,土壤有沙土、淤土和黑土之分,土质肥沃。  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
160、柳树沟村
  柳树沟村现有1020户,5070口人,耕地面积4515.5亩,17个自然村,72名党员,30个村民小组,2个党支部,村室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99名村民代表。近年来,在-理论和-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村党总支、村委会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机遇,快速发展村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