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6]
201、史院村
  史院村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史院乡,是田家庵区首批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462户,总人口2208人,耕地面积2535亩。目前,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村党支部党员57名。由于该村位置优越,道路交通便利,村“两委”一班人正在积极筹划本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改善村容村貌,改变群众的生活环境,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在搞好种植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各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好发展的好路
202、汤王村
  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汤王村位于杨孙公路中段,全村辖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52人,有党员48名,耕地面积4729亩。0六大代表王培武、革命烈士王影怀均出生于该村,在2012年淮南市红色旅游总体规划中,汤王村被确定为红色革命村,列入南北红色旅游文化休闲线路。 近年来,汤王村农业经济得到稳步发展,建立了千亩水稻示范种植基地,组建了全区首家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00元。
203、王郢村
  王郢村位于焦岗湖镇中部,西与周台村接壤,东与史集村相临,是焦岗湖镇政府驻地,属全镇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全村辖8个自然庄,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28户,人口3487人,耕地4001亩。王郢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02名,下设2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党员活动设备配套齐全,党员教育活动开展正常。该村农业生产以一麦一稻为主,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养殖业、个体经营和外出务工。2011年人均纯收入5600元。
204、冶山镇
  冶山镇(旧称长兴)位于天长市最南端,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接壤,金湖–长江公路贯穿全境,距南京不到1小时车程。全镇现辖9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125个村民小组, 12700人,总面积40.2平方公里,耕地17800亩。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3.5亿元,财政收入118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20元。近年来,冶山镇实施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为两翼的发展战略,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205、新街镇
  新街乡位于天长市西南,距市区20KM,乡域面积87KM2,可耕地面积6万余亩。全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20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万人。交通便利,翻修一新的何王公路与天汊公路和205国道相连,与南京市、淮安市、滁州市、扬州市的距离均不足100公里,乡内砂石路四通八达。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8亿元,全乡农民人均收入3850元,乡内党风纯正,民风淳朴,乡党政一班人工作扎实,团结协作,乐于奉献,
206、杨村镇
  全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天长市杨村镇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江苏腹地,紧临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和南京、扬州、淮阴等大中城市,我镇医药产业在全省独树一帜,被誉为皖东药业第一镇,我镇还是安徽省首家金融安全信用镇,连续多年被评为滁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和乡镇企业十强镇。集镇总面积93平方公里,耕地57389亩,其中种养水面1.1万亩。现辖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4.2万人,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1.
207、女山湖镇
  女山湖镇位于明光市东北部,距明光城三十四公里,女山湖镇东临淮河,南托七里湖,西、北依女山湖,与江苏隔湖相望。是明光市唯一辖管水域的水上镇,也是皖东闻名遐迩的水乡古镇。女山湖镇所辖水陆总面积186.7平方公里(28万亩),其中陆地13.3 平方公里(2万亩),占总面积的7%;水面17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3%,占明光40万亩水面的65%,是明光市唯一的水上集镇,也是皖东地区重要水网地带。全镇八
208、潘村镇
  潘村镇位于明光市东北部,东、北距淮河均为6千米,距蚌宁高速公路入口35公里,为明光市北部重镇,集镇贸易辐射两省(苏皖)三县,同时集镇也是国营潘村湖农场场部所在地。潘村镇下辖15个行政村,镇域面积47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建成区2.5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1.1万,城镇化水平35.7%。.
209、水口镇
  来安县辖镇。1949年设水口镇,1958年成立公社,1962年改镇。位于县城南17公里处。面积123.5平方公里,人口3.6万。104国道、滁(州)六(合)公路过境,水路有新来河,下抵长江。辖新庄、上蔡、水东、古井、周球、清水、叶湾、爽埂、高庄、水西、河西、永红、罗圩、渡口、水口、八墩、拥巷、山尧、中路、红土、新和、拥东、西玉、杨郢2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化工厂、水泥预制厂、食品加工厂、家具加工厂
210、张山镇
  张山镇位于安徽省来安县城北郊,由原张山乡和长山乡合并而成。面积98.4平方公里,低山丘陵占33%,耕地39850亩,其中水田21000亩。境内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并有滁天公路由南向北从境内穿过。下辖15个自治村,2个街道居委会,20个企事业单位,有26300人口。乡党委下辖39个党支部,有952名党员,其中农民党员630人。乡民遵纪守法,勤劳质朴,热情好客。近年来,在乡党委领导下,全乡“三个文明
211、新安镇
  新安镇是来安县的城关镇。南临南京市50公里,西接滁州市20公里。S312省道、蚌宁高速公路、来水路穿境而过。交通、通信便捷。全镇辖11个村民委员会、18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万人,非农人口5.3万人。镇内初级中学1所,完中4所(省重点中学1所),小学13所。新安镇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3.5万亩。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蔬菜、苗木和水产品养殖等种植、养殖业各显特色。蔬菜种
212、襄河镇
  [地理位置]襄河镇位于襄河之滨,总面积124.6平方公里,北部与十字乡相邻、东部与陈浅乡接壤、南部紧邻武岗镇、西部为草庵乡,镇政府西距合肥市100公里,东距南京市60公里,北距滁州市30公里。境内交通便捷,东部紧邻京沪铁路,南部即将通车的宁西铁路贯穿全境,北部有滁全路直达市区,上海至新疆伊宁的“312”国道和S206公路绕城而过,并在境内设站,“312”高速公路合宁段沿城而过,150吨以下船只可经
213、十字镇
  十字乡位于县城东北,与滁州市腰铺镇相邻,东与陈浅乡接壤;南与城关镇襄河镇相邻;西与石沛镇接壤 。县级公路循环四周,与八条村级公路构成交通网,将10个村连成一体。新老滁全路贯穿全乡,合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从南面侧境而过,工业经济开发区距312国道全椒入口处1000米。属南京市1小时经济区。全乡总面积9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430亩。区划变革 1984年由人民公社改为乡,辖5个村委会,199
214、张桥镇
  张桥镇是原张桥区公所所在地,位于合蚌路沿线,距定远城南23公里,区划面积达9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210个村民组。现有人口33000人,耕地面积60000亩。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3.7亿元,财政收入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该镇集镇建设初具规模,1998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一百个”中心镇建设试点镇之一,2006年被市政府列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镇百村”示范镇之一
215、炉桥镇
  炉桥镇位于定远县西部,与合肥市、淮南市、凤阳县交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淮南铁路线纵贯南北,淮南至合徐高速公路连接线(一级公路)穿镇而过,西距淮南市区15公里,东20公里连接合徐高速公路,距合肥市、蚌埠市仅需1小时车程。1999年,炉桥镇被确定为省级中心镇,镇区面积60.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80个镇直及县驻炉单位,总人中4.9万,耕地面积4.1万亩,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
216、总铺镇
    总铺镇位于凤阳县东南,属典型的江淮分水岭地区,合蚌公路穿境而过,镇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全镇辖区面积180平方公里,耕地13.41万亩;辖16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2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9730人;街容镇貌干净整洁、贸易繁荣兴旺。2008年4月,被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安徽省创建文明乡镇工作先进村镇”称号。2009年1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
217、临淮关镇
   临淮关镇,属凤阳县标准建制镇,地处淮河中游,蚌埠市东部。该镇总面积33.5平方公里,辖5个居委会,6个行政村,人口约5万,农业人口近2万,非农业人口3万余人,集镇居住人口达31500人,耕地面积2万余亩。2010年以来,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村庄集镇化”四大目标,全年共引进项目33个,引资总额9.65亿元,并利用项目资金新建了3000平方米的返乡农民工
218、小溪河镇
  小溪河镇位于凤阳县东部,地处江淮丘陵地区,是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乡镇之一,2007年4月由原小溪河镇、石门山镇、燃灯乡撤并而成。镇域面积206平方公里,承包耕地面积8.63万亩,实有耕地18.6万亩;辖14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人口5.4万;基层党支部35个,党员1646名。省道307线、南洛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穿镇而过,交通便捷。我镇文化底蕴深厚,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明太祖朱元璋
219、大柳镇
  一、自然环境区位面积大柳镇位于南谯区西北、因古大柳树驿站而得名。东与珠龙镇毗邻,南与施集镇相连,西与定远搭界,北与明光接壤,全镇总面积113.7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75个村民组。镇政府驻地距滁州市区33公里。境域内有6个驻镇单位:大柳种羊场、大柳林场、皇甫山林场场部(皇甫山自然保护区)及三个驻军部队。区划沿革1949年10月建立大柳乡,隶属农场区,1950年4月农场区撤销,隶属
220、光华村
  光华村位于杨村镇西部距镇区5公里。全村现有29个村民组,6880亩耕地,848户,3216人,党员81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112000元,是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年来,我村坚持因地制宜,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被上级授予 “五个好村党支部” “省级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村民自治示范村居”等称号。我村始终把营造创业氛围、扶持引导全民创业作为主业兴村的重点。目前全村民营经济蓬
221、鲁山村
  鲁山村概况涧溪镇鲁山村位于明光市东部,明光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原鲁山乡鲁山村、东郢村、焦岗村全并而成,距离明光市区20公里,距离盱眙县城25公里,309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村辖19个村民组,1231户,4985人,10980亩耕地,2008年人均纯收入4850元,外出劳务人员1598人。村党总支部下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9名,其中,60岁以上39人,40岁以下48人。2
222、黄栗树村
  黄栗树村全村总人口2696人,耕地面积2154亩,25个村民组,支部党员111人,全村现有林地近万亩,其中经济林约500亩左右(以板栗为主),农业生产以优质水稻为主,面积1400亩左右,经济农作物以棉花,花生等为主。先锋网村级站点建设现有一处,在原河北村,电教设备齐全,活动正常。
223、东陵村
  东陵村于2008年3月由原东林村、西林村合并而成,位于大庙镇北面,距镇政府1公里,现有23个村民组,人口4142人,土地面积7030亩,本村以农业生产为主
224、姑塘村
  姑塘村地处滁州城区南8公里,座落在清流河畔,全村占地面积为1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0663亩,水面3500亩。村共有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5830人。姑塘村防汛圩堤长14.6公里。姑塘村党总支设4个支部,2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58名。姑塘村两委共配备干部7名。另聘用计生专干1名。
225、孙岗村
  孙岗村位于施集镇正南方约7公里处,南与全椒县石沛镇接壤,东与本镇荣誉村、花山村交界,西至全椒县碧云湖畔,北靠井楠村。全村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组,现有农户835户,人口3158人。 孙岗村山多地少,山场资源丰富,全村现有耕地0.29万亩,林地4万多亩,其中国家公益林1.8万亩,境内山峦起伏、树木参天,是天然的大氧吧,孙岗的双石、罗洼的开刀石、喉咙洼的观音石、天坝的葡萄泉等景点都是旅游开
226、秦栏镇
  秦栏镇位于安徽省最东端,濒临高邮湖,伸入江苏腹地。处在天长市东南隅,东与江苏省高邮市、扬州市、仪征市毗邻,西与界牌镇、仁和、金集、渝兴接壤。紧靠宁镇扬,邻近苏锡常,位置独特,窗口作用显著,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  秦栏镇不仅地理位置独物,而且交通便捷。陆路有312省道滁扬公路穿境而过。向东距扬州约半小时车程,向西1小时可达滁州,2小时可达合肥,向南1小时可面南京,3小时可达上海。水路由秦栏河经高
227、铜城镇
  铜城镇系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心建制镇。该镇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曾因西汉刘邦之侄吴王刘濞在此冶铜铸钱币而得名。抗战期间曾为铜城市。1961年复为铜城镇。全镇总面积88.7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辖5个街道居委会、21个村委会。 铜城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经济繁荣。1994年起,连年被评为“安徽省百强乡镇”之前列,1989至今一直位列“滁州市十强乡镇”之首。工业发达,品种齐全。有
228、小岗村
  小岗村隶属于安徽省凤阳县,位于滁州市凤阳县东部25公里处,距宁洛高速(G36)凤阳出口15公里。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全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沈浩精神起源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截至
230、八墩村
  八墩村位于张铺镇东部,与大通镇、石梁镇接壤,距离集镇约3公里,张便路经村中心穿过,成为了八墩经济发展的纽带。村呈三角形,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2.5公里,地下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石油,目前已有约30多处钻井在境内开采石油。  全村人口1930人,农户500户,耕地面积3792亩,辖14个村民小组。村设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54名党员,其中流动党员3人。村两委干部4人,支委3人。  一、农业:八墩
231、魏岗村
  魏岗村位于明东街道东南部,国土面积22.5平方公里。根据村级区划调整,魏岗村由原罗岗、蔡安、魏岗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5277人,37个村民组,耕地12650亩。魏岗村党组织现有党员131人,其中女党员7人;预备党员5人,其中女党员1人。村“两委”换届选举后,党组织产生委员4名,其中-1名,书记1名。村民委员会产生主任1名,委员2名。魏岗村农业结构调整处于起步阶段,种植业结构仍以常规种植模式
232、相官村
  相官村位于汊河镇的北部,104国道穿境而过。距镇政府10公里,村委会位于小李庄路口处,紧邻104国道。全村辖32个村民组。2010年底,全村有1019户,4236人,劳动力2500人,全村绝大多数人为汉族,有少量回族村民。全村有耕地7432亩,人均1.75亩。粮食总产量500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60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00元。 104国道穿村而过,全村32个村民组除村村通外,全都通上砂
233、八波村
  八波村位于县城西郊,距离县城约8公里,东西短、南北长,形如长方形,北面与石沛镇相接,西、南两边与六镇镇相邻,由黄粟树水库流往襄河的河道为分界线,东部自北向南分别与本镇教场村、邱塘村相接,一条长约7.7公里的笔直的西大路(水泥路)自北向南横贯全村中部,与相邻的两镇道路相连接,与西大路相垂直的南大路和北大路向东延伸,与县城道路相接,并且南大路继续向西延伸,村内砂石路面纵横交错,交通便利。该村内小型水库
234、尚庄村
  尚庄村:由原尚庄村和崇铺村合并而成,位于三和集镇南部,东西分别是大陈和高岗村,北连定明路,南部距高铁站不过1公里。全村共有33个村民小组,1028户,总人口5167人,现有耕地面积12811亩。目前有两个安置点,即唐圩和汉林朱。
235、大王府村
  大王府村,位于府城镇东南,距县城6公里,现有人口1718人,总户数396户,外出务工人员320名。村干部6名,党员37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耕地面积3669亩,其中旱地2169亩,水田1500亩。全村塘坝8面,面积400亩,可养殖水面300亩。
236、北关村
  北关村基本概况北关村位于珠龙镇北部,地处沙河集水库南岸,是珠龙镇北大门,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组,607户,总人口2598人,其中移民人口781人,是全省10个移民示范村之一。耕地面积3018亩,山场面积3520亩,水面面积110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水稻、小麦为其主导产业,近年来通过落实镇党委、政府提出的“个十百千万”工程,正大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目前已经建立500亩无
237、城西村
  城西村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西部大丰山脚下,东临城西水库上游,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在该村境内,总面积14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民小组,916户,总人口3233人,其中0党员72人,农业劳动力1500人左右。本村是移民大村,全村有1480人享受国家移民补助。该村水利设施较好,07年投资12万元翻建两个抗旱抽水电站,渣洼和龙洼两个小二型水库,能够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农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以小麦、玉米、豆类
238、三十铺镇
  三十铺镇是六安市东大门,皖西地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东距省城50公里,312国道和即将动工的宁西铁路横穿全镇18公里,淠河总干渠绕镇西北20公里,水陆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全镇167.1平方公里,辖37个村(街)、7.1万人口,集镇常住人口1.5万人,集镇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建成区2平方公里。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903元,财政收入1278万元。.
239、张店镇
  张店镇地处江淮分水岭,位于六安市金安区东南方,大别山余脉绵延境内,素有“大别山门户”之称,与金安区东河口镇、孙岗镇、施桥镇、中店乡、先生店乡、横塘岗乡接址,是舒(舒城县)、金(金安区)、霍(霍山县)三和县道六毛路穿镇而过,杭淠干渠贯通全镇东西南北,交通便捷,辐射10多乡镇辐射人口达30万人。 历史沿革:张店镇是一个较为古老的集镇,相传明清时,张姓人家选择这块群山环抱、双水交流(丰乐河东西环绕镇区)
240、毛坦厂镇
  毛坦厂镇位于大别山东麓的六安市金安区南部,处在霍山、舒城、金安区三县区的结合部。全镇总面积59.1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 1个街道,18000人,其中集镇人口8000人。毛坦厂镇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这里商贾济济,人才荟萃,形成了建筑风格别致、古色古香的三里长街。清代两广总督涂宗艮看好一方宝地,在此建立涂氏宗祠。 五十多年前,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曾在此设立三纵司令部,指挥并打胜了著名的张家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