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1、新村村
  新村村委座落于县城郊区西北方,距离镇政府15公里,是个纯瑶族村,全村现有392户农户,1695人,山多耕地少,主要产业是水稻种植和杉木林,有山林面积36500亩,耕地面积790亩,人均耕地只有0.46亩,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3472元。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长乐村前公路硬底化改建;新村到云门坳公路硬底化改建,乌坑坝林场搬迁并建起新房;洋碰移民村拆旧建新和三通一平。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合作医疗
2、长梅村
  长梅村是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深渡水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222204204。
3、深渡水村
  深渡水村是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深渡水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40222204202。
4、双田村
  双田村是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新港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625115201。
5、下蓝村
  下蓝村是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漳溪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625200207。
6、凤坪村
  梅州市丰顺县凤坪村位于丰顺县东北部。凤坪村辖4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113户,人口608人;全村总面积1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6亩。凤坪村年平均气温为21.4℃,年降雨量约为1800毫米,气候特征属亚热带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茶,村特色经济收入有茶业,上一年凤坪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52万元。
7、碧山村
  碧山村是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山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323001201。
8、小洞村
  小洞村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324200206。
9、上东村
  上东村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324200201。
10、社前村
  社前村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324200207。
11、竹六村
  竹六村地处下帅乡西部,全村六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45户,总人口2443人。耕地面积1217亩,其中水田988亩,山地面积1642.7公顷。竹六村目前种有速生桉3300亩、松200亩、南药500亩、厘竹300亩。
12、大坪村
  大坪村是大坪镇的中心村,全村共有十九个村民小组1051户4071人,其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165户674人,20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098元,村集体收入3.8万元,是一个瑶区贫困村。大坪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全村共有水田2000多亩,旱地1800多亩,林地1万多亩,山地(大部分荒山)3000多亩,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家庭养殖鸡、猪等家禽为次。全村2010年劳动力输出达1500
13、东和村
  东和村距离县城2公里,15个村民小组,人口2563人,耕地面积1000亩,旱地面积1230亩,林地面积3480亩。辖4个自然村,分别是沿彼村、上东塘村、下东塘村、廻龙湾村。
14、大竹湾村
  大竹湾村委会位于涡水镇最北部,是离县城最近5公里和离镇政府最远22公里的最小的村,下辖小横龙和沙田2个小组,人口421人,耕地面积184亩。大竹湾村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林地主产区。大竹湾村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作物,已经成为县的蚕桑基地之一。风景优美的横龙水库就坐落在涡水河大竹湾段。
15、金坑村
  金坑村是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三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826100208。
16、黑山村
  黑山村全村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77户。总人口904人;耕地面积2806亩(其中:水田面积990亩,旱地面积218亩);有林面积32265亩。
17、沙坪村
  沙坪村全村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62户。总人口1224人;耕地面积1973亩(其中:水田面积1853亩);有林面积30715亩。
18、太平村
  太平村委会位于本镇西南面,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东面与良善村委会相邻,西面与荣丽乐快相接,南面与读楼村委会,天鹅水库紧接,北面与镇政府所在地接壤。下辖有山华、东联、文秀一、文秀二、文明、洞心、金龟、马良、贤良药、坡头、京州、元庆等十二个村民小组,村民中以李姓、莫姓为主要姓氏,人口为153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左右。太平村委会现有耕地1502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91亩,经济作物
19、上草村
  上草村委会概况位于永和镇的北部,距离镇政府9公里,东与大富村相连,南与白羊村毗邻,西与广西贺州市大宁镇接壤,北与湖南江华交界。全村管辖21个自然村,1036户,总人口为5185人,全村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5.3%,是壮瑶、汉等民族聚居的地方,村内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方便。全村有山地面积87000亩,其中耕地面积9500亩(水田占4604亩),全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且有丰富的地下矿藏(有金、银、铅
20、东南村
  东南村委会位于上帅镇东南部,距镇政府约1公里,总户数257户,人口1226人,耕地面积1843亩,山地面积25369亩,办事处设在陆二村。委耕地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发展养殖业和小水电。辖7个自然村,分别为:陆一村、陆二村、加尤村、福庆村、班翁村、七里村、龙坑文中村。
21、连官村
  连官村委会位于上帅镇中部,距镇政府约1公里,总户数281户,人口1258人,耕地面积2018亩,山地面积25863亩,办事处设在永新村。委耕地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粮食主产区,适宜发展小水电和养殖业。辖9个自然村,分别为:白塝村、东君村、永新村、红旗村、坡头村、石古村、连上村、连中村、乙鸣村。
22、三水口村
  三水口村委会西邻广西,是吉田镇贫困边远,且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3万元的瑶族村,土地面积13.9平方公里,下辖步头,茶联和三水口三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26户共520人。
23、联山村
  联山瑶族村委会位于石牯塘镇北面,距镇政府约13公里,人口535人,耕地面积94亩。联山村委耕地广阔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后,联山村委大量种植蚕桑和竹笋等经济作物,下辖4条自然村。
24、秤架村
  秤架村,地处秤架乡东北面,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东面为国营秤架林场,西面为联崆村,南面与大陂村交界,北面为广东第一峰风景区,全村总面积为43.1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100亩,其中水田1850亩,旱地250亩, 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玉米、蕃薯等。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英明组、大坑组、移民新村组、洋坑组、江脚组、牛尾坌组、干坑组、猪头岩组、五山埂组。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783户共3723
25、新八村
  新八村委会位于粤北林区与湖南蓝山尖洞乡交界,距三水乡政府60多公里。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6.7平方公里,有农户141户688人,有总耕地面积381.2亩,其中水田189.72亩,旱地191.48亩,林地面积5万多亩,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包括那些:电站让利、生态林费。村民的主导产业和主要收入来源:种植毛竹、杉木、外出务工。
26、田心村
  田心村委会位于瑶安瑶族乡政府北部,全村总人口516人,面积6万多亩,主要是以山地为主,山多田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一个山青水秀的美丽山村,景-人,盛产毛竹,杉树,下辖4个自然村,分别为:田心村、板辽村、蚊仔冲村、桐木冲村。
27、李工坑村
  李工坑村李工坑村包括李工坑、黄竹洋、葵埕3个自然村。主村李工坑,雷姓,畲族。相传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先辈雷承车从福建汀州龙岩迁来。那时此地已有李姓居民,村称李公坑,后李姓他迁,1953年改村名为李工坑。黄竹洋为蓝姓,葵埕为文姓。该村农业主产为茶叶、香黄瓜。2005年全村共有147户、587人;耕地260亩,山地707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