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2]
21、铁岭县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概况  铁岭县位于辽宁省北部,铁岭市南部。南依沈阳,东邻抚顺,西接调兵山市,中环铁岭市区。总面积2230.57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铁岭市银州区南马路15号,邮编:112000。代码:211221。区号:0410。拼音:Tieling Xian。  行政区划  铁岭县辖7个镇、5个乡、2个民族乡:新台子镇、阿吉镇、平顶堡镇、大甸子镇、凡
22、凌海市
    凌海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南临辽东湾,北依松岭山余脉。总面积2861.9平方千米。总人口60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大凌河街道,邮编:121200。代码:210781。区号:0416。拼音:Linghai Shi。  行政区划  凌海市辖2个街道、12个镇、7个乡、1个民族乡:大凌河街道、金城街道、石山镇、余积镇、双羊镇、班吉塔镇、沈家台镇、三台子镇、闫家镇、新庄子镇、娘娘宫镇、松山
23、朝阳县
   朝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0°55′-41°54′,东经119°52′-120°47′。总面积4215.8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人(2003年)。(注:2006年行政区域调整后新的数据缺)  县人民政府驻朝阳市双塔区,邮编122000。代码:211321。区号:0421。拼音:Chaoyang Xian。  行政区划  朝阳县辖8个镇、15个乡、2个民族乡:波罗赤镇、木头城子镇、二十
24、双阳区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邮编:130600 代码:220112 区号:0431 地理坐标:东经125°26′-126°00′、北纬43°16′-43°56′  双阳区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区东南部。东濒饮马河与永吉县隔河相望,南与磐石市为邻,西与通县接壤,北与南关区、二道区相连。总面积1663平方千米。总人口374162人。  区人民政府驻西双阳大街69号,距市中心区46千米。全区辖4个街道、
25、通化县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邮编:134100 代码:220521 区号:0435   通化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南麓。东经125°17′~26°25′,北纬4l°19′~42°07′。全境环绕通化市区,东与白山市交界,西与辽宁省新宾县和桓仁县毗邻,南与集安市接壤,北与柳河县相连。东西长96千米,南北宽83.3千米,总面积3729平方千米。总人口24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快大茂
26、大安市
    大安市隶属于吉林省白城市是县级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在东经123°08′45″—124°21′56″,北纬44°57′00″—45°45′51″之间,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3012.8小时,年平均气温4.3℃,年平均积温2921.3℃,年平均降雨量为413.7毫米。大安市距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城市较近,借助铁、公、水路联运,经济辐射可达吉林省中西部地区
27、伊通县
  邮编:130700 代码:220323 区号:0434拼音: 英译: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东经124°49′-125°46′、北纬43°3′-43°38′。东与长春市双阳区接壤,西与公主岭市毗邻,南接东辽、东丰、磐石市,北靠长春市。总面积2523平方千米。总人口47万人;其中满族约占38%。县政府驻伊通镇。全县辖12个镇、3个乡:伊通镇、二道镇、伊丹镇、马鞍山镇、景台镇、靠山镇、大孤山镇
28、依安县
  依安县面积3780平方千米。总人口49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依安镇。邮编:161500。代码:230223。区号:0452。拼音:Yian Xian。行政区划  依安县辖5个镇、10个乡:依安镇、依龙镇、双阳镇、三兴镇、中心镇、富饶乡、解放乡、阳春乡、新发乡、太东乡、上游乡、红星乡、先锋乡、新屯乡、新兴乡;依安农场。历史沿革  依安一带,原系依克明安旗故地,并以此命名。设治前为拜泉、
29、勃利县
    勃利县面积4466平方千米。总人口37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勃利镇。邮编:154500。代码:230921。区号:0464。拼音:Boli Xian。行政区划  勃利县辖5个镇、6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新起街道、新华街道、元明街道、铁西街道、城西街道、勃利镇、小五站镇、大四站镇、双河镇、倭肯镇、青山乡、长兴乡、永恒乡、抢垦乡、杏树朝鲜族乡、吉兴朝鲜族满族乡。境内有:种畜场、北兴
30、虎林市
    虎林市隶属于黑龙江省鸡西市的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虎林,古为肃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设政,1946年5月建立县人民0,1996年10月撤县设市。占地面积9330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的千分之一,人口31万。虎林市地广人稀,是一个以农业、绿色食品产业、边境贸易、旅游业、制药业等产业为主的新兴口岸城市。虎林市辖7个镇、4个
31、宁安市
    宁安市总面积7870平方千米(简册)/7856平方千米。总人口44万人(2004年)。  市人民0驻宁安镇。邮编:157400。代码:231084。区号:0453。拼音:Ningan Shi。  行政区划  2005年,宁安市辖1个街道、7个镇、2个乡、3个民族乡。境内有东京城林业局。  城区街道 辖6个社区:文庙社区、东关社区、乐园社区、西关社区、虹桥社区、铁工社区。  宁安镇  辖27个村
32、北林区
   北林区面积2723平方千米。总人口87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北二西路。邮编:152000。代码:231202。区号:0455。拼音:Beilin Qu。行政区划  北林区辖4个街道、12个镇、6个乡、2个民族乡:紫来街道、爱路街道、大有街道、吉泰街道;东兴办事处、北林办事处;宝山镇、绥胜满族镇、西长发镇、永安满族镇、太平川镇、秦家镇、双河镇、三河镇、四方台镇、津河镇、张维镇、东津镇
33、金山区
  金山区地处杭州湾畔,位于沪、杭、甬及舟山群岛经济区域中心,是上海市的西南门户。丰富的土地资源、23.3公里的海岸线和建深水港的天然条件,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环境优势和经济辐射优势。全区陆地总面积586.05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8个镇及1个街道。中国著名的特大型企业——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学工业区一部分坐落于境内。  金山区交通便捷,沪杭铁路、金山铁路支线和亭卫公路、新
34、崇明区
  崇明区目前由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等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崇明岛,为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
35、浦东新区
东方明珠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缘。东濒长江口,南与闵行区、奉贤区接壤,西和北分别与徐汇、卢湾、黄浦、虹口、杨浦、宝山6区和崇明县隔江相望。面积为1210.41平方公里,人口268.60万。邮政编码200135。区人民政府驻世纪大道2001号。邮编:200135。行政区划代码:310115。区号:021。拼音:Pudong Xinqu。行政区划   浦东新区辖13个街道、25个镇:潍坊新村街
36、相城区
  相城区位于苏州市区北部。面积416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元和街道,邮编:215131。代码:320507。区号:0512。拼音:Xiangcheng Qu。行政区划相城区辖4个街道、4个镇: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黄桥街道、北桥街道、望亭镇、黄埭镇、渭塘镇、阳澄湖镇。历史沿革相城因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他,欲筑城于斯”而得名。2000年
37、宝应县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总面积1461平方千米。2004年底,总人口91.99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安宜镇,邮编:225800。代码:321023。区号:0514。拼音:Baoying Xian。行政区划  宝应县辖14个镇:安宜镇、范水镇、夏集镇、柳堡镇、射阳湖镇、广洋湖镇、鲁垛镇、小官庄镇、望直港镇、曹甸镇、西安丰镇、山阳镇、黄塍镇、泾河镇。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先后属吴、越
38、富阳区
   富阳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原为富阳县,1994年撤县建市,属杭州市辖县级市,沪杭甬“金三角”交汇点,杭州的西大门,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古为富春县,因东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为避简文帝生母宣太后郑阿春讳,更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市域介于北纬29度44分~30度12分、东经119度25分~120度09分。东接萧山区、南连诸暨市、西邻桐庐县、北与临安市、余杭区接壤,东北与
39、桐乡市
   桐乡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属于嘉兴五县市之一,东距上海131公里,北离苏州74公里,西邻杭州65公里,居沪、杭、苏金三角之中;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气候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美,一派江南水乡景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之美誉。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桐乡列入全国首批开放县(市),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桐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为浙江省十个经济发达县
40、诸暨市
    西施故里诸暨位于浙江省中部,与绍兴、萧山、义乌、富阳等8个县(市)接壤,总面积2318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诸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越国故都、西施故里,公元前222年置县,历代未废。1989年撤县设市,全市辖35个镇乡,106万人口。基本概况  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为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历史悠久,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