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31]
451、华海村
  华海村位于深沪湾南端,北临海底古森林、南接金井镇、东至坑边村、西邻华峰村,三横一纵的主干道路骨架,交通方便,全村总面积达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达1089亩,林地面积达1.2平方公里,由19个自然村组成,分为1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41户,人口达3051人,支部党员54名,旅居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达2000余人。其地理位置奇特,海拔较低,资源丰富,是全镇范围较大,人口较多,居住较分散的行政村。
452、井林村
  井林村位于东石镇西北郊,距镇区约2公里,西面紧临安东工业区,东接金瓯村,南面接肖下村,北面靠近安海镇。面积约201.7公顷。本村人口约3600人,900户,下设10个村民小组,外来人口约2000人,旅居海外侨亲1010人。【地名含义】印斗山峰向南隅自隋唐就有人定居,至唐代乾符间(公元874-829年)东石航海世家林銮之九世孙林灵(林百万)有航海大船百余艘,南洋通商于宋熙宗(1069年)在印斗山脚、
453、梧埭村
  梧埭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陈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50582103202。
454、三欧村
  三欧村位于英林镇东南部,距离英林镇中心5公里,东、北与谢厝街接壤,西、南与嘉排村毗邻,金东公路东西贯穿村庄中部,近2公里的三欧溪自南而北蜿蜒流过村东,经岑张东侧入海,总面积近1平方公里。此次规划围东、北与谢厝街接壤、南临英荣内港河道、西接茄克城核心区,总用地71.89公顷。三欧村由塘边、新厝、后厝、刘厝、荣埭5个自然村组成,常住居民有欧阳、刘、王、张四姓。2007年共523户、人口1901人。 三
455、钞岱村
  钞岱村位于金井镇区东南侧,金保公路南侧,辖钞岱、茂下2个自然村,308省道贯穿于2村中间,既是老区基点村,又是省少数民族村。东有碎石山、钞岱水库,东北有乌烟山,南侧有黄前山,西南连接金井新旧街,钞岱溪横穿于村中而过。【地名含义】据史载,元明年间,钞岱叫“蔡埭”,清康熙年间已改称“海岱”,清光绪又改为“钞岱”,清属“十四都”,民国33年属金井镇“岱峰保”,建国后1956年属金井区“山海乡”,1959
456、高湖村
  高湖隶属于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北连龙湖镇、东北连深沪湾、东南临围头澳、隔海相望金门岛、西南连东石镇高湖位于英林镇东南部,西距英林镇区2公里。高湖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为全村地势最低点,东北西部地区地势高于中部地区,全村地形近似盆地地形,四面入村都得上坡,近村才能看到村庄,旧村临水而建。境内以平原为主,无山峰、丘林。下辖有高湖、斗林两个自然村。政府驻地英林英龙路南路。【地名含义】因地处虺湖尾端窄
457、南霞美村
  南霞美村位于晋东平原,东连西滨镇,南接新塘社区,全村共336户,人口1197人,旅居海外侨胞2000多人。耕地面积629亩,围海造田76.66亩,全村实际总耕地面积700多亩。1952年,由海外侨胞捐建了“南霞美私立学校”,并于1983年由旅菲华侨为学校新建“陶英楼”。1992年,我村海外华侨捐资建设村委会办公大楼,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2006年村财投入500多万重新翻建教学楼,现已竣工并投
458、西霞美村
  西霞美村概况西霞美村位于泉州湾南畔,东临沿海大通道,西距晋江市区5公里,北接江头村,南靠南霞美,是一片古老的冲积平原地带,素有鱼米付之称的村庄。西霞美又名西下尾,早传在明朝时期是一庞大乡村,全村拥有猪玷十八处之多〈近代多处杂基地开基发现有许多石头块和砖块的埋藏为凭〉经济繁荣。因受海寇搔挠、烧杀抢掠,顿成一片废墟。而后仅剩两座房屋,幸存一业户倪姓竟自独居,甚觉寂寞孤单。为此在明末清初期间,招徕西滨姓
459、山头村
  山头村地处金井镇北大门,系308省道两侧,是一个以农、工业为主要经济的行政村。全村人口2216人,总户数654户,由山头和新街两个自然村组成,分为10个村民小组。我村2007年被晋江市列为 “百村示范、村村整治” 第二批示范村之一。村里拥有企业50多家,如福建大发集团、天姿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泉州恒丰化纤有限公司等,以纺织、服装为主。
460、龙园村
  龙园村系晋江市有名的侨乡、龙湖镇较大的行政村之一,位于晋江中南部,东滨湖泊--龙湖(龙湖镇即以次为胡名之),西边筑有500米长堤坝的水库,南邻陈店村,村前有一条小溪沟自西向东流入龙湖,北与古湖村相连,中有龙湖至英林的公路穿村落而过。村落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有951户,人口2762人,辖2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 龙园村古属晋江县南门外十七、八都,归泉州府(即今之泉州市)管辖,龙园施氏之祖先曾
461、格内村
  格内村在梅山镇政府驻地东南2.9公里处,以五峰山格为界,分内外两格,格内村位于王峰山内侧,故取名格内。民国年间属芦山乡格内保,1949年解放后属谯塘乡,1958年属谯塘大队,1978年拆开自成格内大队。1984年改为格内村委会。村委会设在后洲,有后洲、埔仔洋、洋当、中新厝、柑园、桥头、山仔尾、松脚等8个自然村。聚落散布在五峰山西南麓,呈长方形。有15个村民小组,有村民908户3626人。有耕地10
462、溪霞村
  行政辖域:位于洪濑镇镇区,面积10km 2 ,辖5个自然村(街头、岭头、后廍,下墩、祠口),总人口7767人。交通状况:东距泉州市区35公里,西离南安市区23公里,省道307贯穿全村,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三面环绕镇区,开发、发展空间较大。气候与物产: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润多雨,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35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21℃年平均降雨量1600-2000mm左右,地势平坦,物
463、珠渊村
  珠渊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西北8.7公里处,村委会设在山脚,聚落分布在石门山南麓,西溪北畔河谷平地上。有山脚、顶街、中角、科瓦等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503户2543人。耕地面积450亩,山地400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甘蔗、芝麻、花生等农作物;盛产茶叶和芒果。域内有珠渊小学、卫生所、茶厂、五金厂、珠溪水库规模企业2家。乡村路与泉永公路连接。 相传宋人朱文公曾路过此地,沿西溪北岸观望说“溪弯水深,
464、溪一村
  溪一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的西北5.5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溪口前。有溪口前、大厝、田头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411户2332人。耕地面积498亩,山地200亩,主要种植水稻、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域内有溪口小学分校、卫生所,规模企业2家。乡村路连接泉永公路。溪一村地处西溪北畔,有一条源自英仔山南麓的巷头小溪流经村境,注入西溪,故取“溪口”为村名。民国年间属崇仁乡珠溪保,解放后为溪口村,1958年改为溪
465、埔仔村
  埔仔村在梅山镇政府驻地东3.6公里处。原名埔紫,地处平坦埔地,村中水田多种紫萍,故称埔紫。后因方言谐音,简化为埔仔。民国年间属芦山乡埔仔保,1949年解放后属谯塘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谯塘大队,1978年拆分为三队,自立为埔仔大队,1984年改为埔仔村委会。村委会设在大厝。有大厝、埔仔官边、羊仙公、马鞍格、园内、顶厝、砖仔埕、下埕、土楼尾、埔尾、角后、晏山脚、金英墓、半林、西公头、新塘下等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