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生态村[3]
41、东罾村
  滨海县东罾村紧临黄海之滨,东连正在开发建设的滨海港,南邻省属滨淮农场,西接江苏滨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工业园,北枕海堤公路,S226贯穿南北。东罾村原辖4个村民小组,446户,2100人口。2007年,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1.2亿元,村集体积累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62元。新建的东罾村党委,下辖东罾和新生2个党总支,7个专业支部,102名党员,9个村民小组,982户,4169人口。全村落水面积12
42、高峰村
  高峰村地处德清县莫干山镇的东大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的必经之地。东和南与武康镇毗邻,西接燎原村,北临湖州市,村委驻地与镇政府所在地相距3公里。全村下辖9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农户340户,总人口1089人。村地域总面积8.6方公里。经济林4100亩,其中集体1450亩,主要有杉木、茶园、毛竹等;个体近2600亩,主要有密梨、早园竹、桃等。水田1520余亩。高峰水库蓄水量120万m3,为县
43、麻山村
  麻山村位于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马鞍山下汶水河畔,毗邻市区,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良好。全村辖地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20亩,人口4860人,1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3个党支部,党员177名,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10090元。近年来,麻山村进一步扩大生态产业结构调整的范围和规模,利用地利人和环境,大力吸引人力财力,采取政策倾斜、物质奖励、技术指导等形式,充分调动群众发展的积
44、王家源村
  王家源村和高坑村属高坑镇管辖范围内,地域优势和传统的产业优势成就了高坑镇星期日的辉煌,镇财政收入2000年近2000万元,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以总产值超亿元而闻名全市。高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其中就包含王家源村属重点煤炭区域,曾是江南煤炭重镇。当时的高坑不仅是安源区乡镇经济发展的领头,也是萍乡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但随着2001年国家关井压产宏观政策的实施,全镇400余座煤矿全部同时关闭,给
45、昌坊村
  她有“江西小南京”之称,更有“宝山荟萃地,山泉聚集地,夏布发祥地”之说,“新余最美乡村”之誉,这就是昌坊村。昌坊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村和全国文明村。她隶属于新余市孔目江区欧里镇,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仅一山之隔,距城市中心区20公里。昌坊村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自然风光秀丽,山环水绕,开门见山,出门即水。景区面积4平方公里,内有山林生态面积3000余亩,湖泊
46、竹海村
  竹海村地处湖滏镇西,是一个旅游村。现有19个村民小组,843户,2276人。农业用地面积1653.6公顷,连片规划杨梅、吊瓜、果树、茶园等113公顷,规模经营面积达1626公顷。辖区内有AAAA级风景区竹海公园和陶祖圣境风景区等旅游景点(区)。全村旅游、商业从业人员300多人。2009年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850万元,旅游服务业收入5000多万元,村级可分配收入1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31万元
47、孟文村
  长坡镇文屯村是远近闻名的华侨村,全村共有85户,350多人,旅外侨胞600多人。文屯村的经济支柱是胡椒、槟榔、椰子、瓜菜,户均种植胡椒、椰子、槟榔等经济作物12亩,冬种瓜菜5亩,85%农户成为生态经济致富户。2007年,全村总收入300万元,人均纯收入5000余元。文屯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村里人才辈出,人文底蕴十分厚实,村中现仍存有200多年的民宅及一批明清古物,素有“文化之村”、“人才之村”
48、瑶里社区
  瑶里村位于江西景德镇市瑶里镇,经省旅游局2007年第8次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正式命名瑶里村为“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近几年,浮梁县乡村旅游蓬勃兴起,成为拉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渠道。根据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精神,依照《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管理暂行办法》,为了加强示范引导作用,浮梁县旅游局积极向省市旅游部门申报。瑶里镇瑶里村凭借
49、艾家村
  艾家村位于山东济南市南部山区锦绣川水库下游1公里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近年来,随着“生态富民工程”的大力推广,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农民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艾家村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家家户户太阳能、家家户户沼气池”,老百姓在能源节约方面充分利用了自然优势。
50、南街村
   南街村隶属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和京广高铁,东临京港澳高速公路。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3700多口人,5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村党委下设24个党支部,有党员730多名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经济建设上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项目,大搞粮食深
51、袁家榜村
  袁家榜村位于风光秀丽的渔洋河畔,五眼泉镇的东大门。隶属于五眼泉镇,距县城2公里,陆渔一级公路穿境而过,与汉洋坪,鸡头山,响水洞3个村接壤。国土面积6.18平方公里。袁家榜村主导产业:柑橘,桑蚕,生猪三大产业。柑橘面积3300亩。桑园面积550亩。有5个合作社,其中1个生猪养殖合作社,2个柑桔合作社,2个苗木合作社。交通便利适宜发展第三产业。人口现状:全村辖 5个村民小组125户2011人,劳动力:
52、西高丘村
  杨家套乡西高丘村共165户,653人,妇女330人,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西高丘村妇代会团结引领全村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真正发挥出了妇女的半边天作用。主要做法:一是广泛宣传家喻户晓。走家入户发放“五美”标准宣传单和美丽庭院知识宣传画,制作美丽庭院文化小标识10块和美丽庭院墙体宣传画12块,创建一条美丽庭院示范街,努力使美丽庭院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
53、濑琶村
  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城厢镇濑琶村位于武鸣县城东南部,全村有7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869户3089人,0党员54人。2经济编辑耕地面积4220亩,其中水稻面积1500亩,果园面积1200亩,常年蔬菜面积1500亩。2003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225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濑琶村利用地处武鸣县城南大门、靠近农贸批发市场的优势,村党总支、村委会及时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依托县城、服务社会
54、双峰村
  双峰村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东大门,是张家界市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208户780人,其中党员19名。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双峰村以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强化组织抓创争、富民强村抓产业、完善基础抓管理、提升素质抓文明”,全力打造精版新农村。抓核心,锻造发展“车头”。村党支部坚持抓班子、强队伍,激活党员干部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村
55、红砂社区
  三圣街道办事处红砂社区位于成都市东南部锦江区境内。北靠龙泉大面街道洪柳社区,东邻龙泉大面街道天鹅湖村,南接万福社区、驸马社区,西连幸福社区,社区幅员面积2.91平方公里,社区下辖4个联合组(11个居民小组),常驻居民(农业)总户数696户,总人口3001人,流动人口529人。现有耕地面积850亩。社区设党总支部1个,党员总人数78人,社会组织党支部(社区老龄协会党支部)1个,党员5人;非公有制党支
56、农科村
  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地处“天府之国”的腹心地带,位于西汉大儒扬雄故里郫县友爱镇,是郫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盆景之乡”的核心地带,曾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移动电话第一村”、“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等省部级、国家级称号。2006年3月,农科村经复核验收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年4月,获得“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称
57、富村社区
  富村村隶属云南富源县富村镇富村行政村,政府所在地64公里,交通方便,辖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486户,有乡村人口4668人,其中农业人口2940人,劳动力293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23人。全村国土面积25.48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16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水稻、魔芋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8199.65亩,人均耕地3.25亩,林地6671亩。2006
58、芦湾村
  平川镇芦湾村现有8个合作社,394户,1492人,耕地面积3051亩,人均耕地2亩。全村日光温室180亩、蔬菜大拱棚60亩,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300亩。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01.8万元,人均收入8579.30元。近年来,芦湾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全力实施农民增收重点工程,做精玉米制种产业,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大力发展奶牛养殖。目前玉米制种、设施农业、奶牛养殖已成为农民
59、塔湾村
  吴忠市金积镇塔湾村,被环保部授予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称号。。
60、五工台村
  呼图壁县五工台镇五工台村位于镇政府以西3公里,下辖4个片区,有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4个民族组成。近年来,五工台村制定了《五工台村卫生公约》的管理办法,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和村民学校,并购置电脑、图书,满足村民知识需求。村里还成立了“小曲子”“夕阳红”表演队,农闲时为村民演出。村里广泛开展“平安家庭”“美在农家”“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竞赛评比活动。目前,五工台村“九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