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4]
121、大通湖管理区
  大通湖区位于湘中偏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5′28″至112°42′02″,北纬29°01′19″至29°19′16″,跨37、38两带,东邻漉湖,南与沅江市相连,西北与南县、华容县比邻。地形为典型的洞庭湖冲积平原,区内的湖泊、水面、沟渠纵横交错。土壤成土母质系河湖沉积物,地势低洼平坦,地面海拨高程24~32米之间。区境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5℃,无
122、双峰县
   双峰地处湘中腹地,处于东经111度51分43秒至112度31分7秒,北纬27度12分31秒至此7度45分51秒之间。东邻湘潭、衡山,南接衡阳,西毗邵东、涟源,北界娄底、湘乡。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9.2公里,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   春秋战国时属楚,秦朝属长沙郡湘南县;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沙国,分属湘南、连道两县;东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封长沙
123、新都区
  新都区是成都市科技·文化·旅游卫星城,在成都市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都市区,其中32.6平方公里为都市区。新都区同时被定位为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承担成都市机械、电子、食品、生物制药、旅游和物流基地的功能。新都镇、新繁镇均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根据四川省优先发展成都一个特大城市,绵阳一个大城市,德阳等10个中等城市的平原都市群发展战略,新都区处于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四川省委、省政
124、温江区
  温江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面积277平方公里,人口有34.9万。温江全境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气候温和,河网密布,适合农业耕作,素有“金温江”之称。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便发源于此,自古为川西重镇。解放後为温江地委、行署所在地,1983年划归成都市管辖。 温江历史1949年12月26日温江解放。1950年划全川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与西康省同属西南大行政区,温江县属川西行署温江行政
125、湄潭县
   湄潭历史悠久,据《康熙湄潭县志》载:“明万历二十八年,播平建县,以关外四牌地置湄潭县,卜治于苦竹坝而城之”,“东有江水流转至县之主脉玉屏山北,环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之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  湄潭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在名城遵义东南侧。东与凤冈县毗邻,西与遵义县隔江相望,南与余庆、瓮安县接壤,北与正安、绥阳临界。  全县辖9镇、6乡,18个行政村
126、乃东区
  乃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冈底斯山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总面积2184.98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泽当镇乃东居委会,邮编:856100。代码:542321。区号:0893。乃东县基本概况 乃东县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与喜马拉雅山北侧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地段,是山南地委、行署所在地。全县总面积 2208.8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63586.8 亩,平均海拔 3560 米,常
127、桑珠孜区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川为主,市区平均海拔3836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常住人口10万余人,常年流动人口6万余人,市辖10个乡、两个街道办事处。城市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现市区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日喀则,藏语意为“水土肥美的庄园”,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日喀则县改
128、榆阳区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东经108°58′-110°24′,北纬37°49′-38°58′。西北接内蒙古自治区,西南与横山、米脂县相连,东南与米脂、佳县相邻,东北与神木、佳县接壤。东西最宽128千米,南北最长124千米,总面积7053平方千米。总人口46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鼓楼街道北大街,邮编:719000。行政区划代码:610802。区号:0912。拼音:Yuyang Qu。  
129、澄城县
  澄城位于渭北高原东北部,全县辖9镇1办160个行政村14个社区,总人口40万,农业人口31.4万,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万亩。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0亿元,同比增长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649元和11923元,同比增长8.1%和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354万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1:20:49
130、甘州区
   甘州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100°6′—100°52′,北纬38°32′—39°24′之间,南依祁连山,北邻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东连镍都金昌,西接古郡酒泉。内地,西通新疆,南出扁口与唐蕃古道相交,可达青藏高原,北出镇夷峡,沿居延古道,可抵蒙古大漠,历来为兵家必争、商旅必经之地。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98公里,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黑河、山凡河、酥
131、民乐县
   民乐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段,张掖市东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分山地和倾斜高原两大类,海拔1589米一5027米, 年平均气温4.1℃,年平均降水量351毫米,无霜期140天,属温带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行政区划  全县辖6个镇、4个乡:  洪水镇、六坝镇、新天镇、南古镇、永固镇、三堡镇、南丰乡、民联乡、顺化乡、丰乐乡。213个行政村,总人口23.08万,有汉、藏、回、壮、土、
132、凉州区
雷台公园    凉州区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区。有汉、回、蒙、藏等25个民族,为武威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凉州区的发展日新月异,凉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成为亚欧大陆桥上璀璨的明珠。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1亿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7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亿元,增长13.83%。   
133、崆峒区
   平凉市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已崆峒山而文明于全国.现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134、门源县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距省会西宁150千米,距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驻地250千米。北负祁连山脉,南依达坂山。面积6902平方千米。2004年总人口15万人,少数民族占51.82%。有回、汉、藏、土、蒙古、撒拉等民族,1929 年设门源县,1953年成立门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门源回族自治县。地形复杂,平均海拔2866米,山、、台、丘、沟、谷、川、滩兼有。属高原亚寒带气候,1月均温-
135、互助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全县东西长86千米,南北宽64千米。总面积3321平方千米。总人口37万人(2004年)。以汉族为主,土族约占总人口的17%,还有藏族、回族等。县人民政府驻威远镇,距行署驻地70千米。邮
136、湟中县
  湟中县位于西宁市西部。总面积2430平方千米。总人口49万(2007年)。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蒙古族等。县人民政府驻鲁沙尔镇,距省会西宁25千米,邮编:811600。代码:630122。区号:0971。拼音:Huangzhong Xian。地处湟水谷地及两侧山地,由滩地、丘陵中山和高山三种地形组成,除湟水河自西向东流径县境北部外,大南川、小南川、康缠川、云谷川等13条河流呈扇形汇集湟水河,
137、大通县
   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属省会西宁市辖县,全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辖22个乡、6个镇,41万人,人口密度129人/平方公里。自然资源  物产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场234万亩;林地面积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4%,位居全省第一。野生植物众多,药用植物有160多种,赤芍、青艽、茵陈、大黄等远销北京、上海等地。沙棘林面积12万亩,白桦林面积6万亩,开发生产的沙棘油、沙棘汁、白桦汁等产品具
138、共和县
青海湖    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1990年人口12.79万。有藏、汉、回、蒙古等民族。秦汉为羌族游牧区,412~663年建第一个封建王国。1929年设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青海南山、日月山、鄂拉山等山地。属高原亚寒带气候,1月均温-14℃,7月均温18.3℃,年降水量300~400毫米。矿产资源有铜、白云母、铁、铅、锌、油气、大理石,其中大理石贮量15亿立方米。经济半农半牧。  牧产
139、贵南县
  key 贵南县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境东部。总面积6593平方千米。总人口7万人(2004年)。以藏族为主。县人民政府驻:茫曲镇,距州府驻地157千米。邮编:813100。代码:632525。区号:0974。拼音:Guinan Xian。贵南县辖2个镇、4个乡:茫曲镇、过马营镇、森多乡、茫拉乡、塔秀乡、沙沟乡。  地处黄河谷地、芒拉河谷地及滩地、高山,地势由东向西北倾斜。南部高山连绵,中部为滩地
140、永宁县
  永宁县地处宁夏平原中部,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郊县。全县国土面积1020平方公里,辖1街道(杨和街道)、5镇(李俊镇、望洪镇、杨和镇、望远镇、闽宁镇)、1乡(胜利乡),政府驻杨和街道,总人口20.4万人,有汉、回、满等13个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8%。境内沃野千里、沟渠纵横、鲤鲫逐波、林丰粮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行政区划  永宁县辖1个街道、5个
141、惠农区
   惠农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东临滔滔黄河,西依巍巍贺兰山,北与内蒙古乌海接壤,南距银川80公里,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商贸流通、信息于一体的滨河山水园林工业化城市。距离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仅100公里,总面积1088平方千米。是石嘴山市辖区,总人口23万人(2008年)。区人民政府驻北大街,邮编:753200。代码:640205。区号:0952。拼音:Huinong Qu。  惠农区古代为游牧之地
142、慈溪市
   慈溪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三角地区大上海经济圈南翼重要的工商名城,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伴随着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慈溪一跃成为连接沪甬两地的“黄金节点”,自此全面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现辖14个镇、5个街道,共297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58个社区,市政府驻地白
143、象山县
  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现辖有10镇5乡3个街道。象山历史悠久。早在6700年前就创造了塔山古文化,是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有力补充。春秋时,为越国鄞地,唐神龙二年(706)立县,因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改革开放以来,象山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
144、宁海县
  宁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四明山山脉交汇之处,计划单列市宁波市属县,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地区之一。全县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乡,人口58万,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海岸线176公里,滩涂2.6万公顷,山林12万公顷,耕地3.5万公顷。宁海具有悠悠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劳作,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
145、莱西市
   莱西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120°40°、北纬36°24°-至37°09°。总面积1522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市年底总人口72.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58万人,非农业人口10.53万人。驻水集街道,邮编:266600。行政区划代码:370285。区号:0532。拼音:Laixi Shi。历史沿革  市名由来:因地处莱阳之西而得名。1990年12月18日,撤
146、军川农场
  军川农场是黑龙江鹤岗市萝北县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230421502。
147、八五三农场
  八五三农场位于三江平原东部完达山北麓,拥有19116公顷的雁窝岛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25032公顷的天然林。天鹅湖、大雁湖、英雄湖、仙女湖、雁窝岛“四湖一岛”自然生态景观,形成了“半山半水半湿地,一湾雁岛窝其中”的独特美景。全场实现了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集中供热普及率、环保燃气普及率、通村道路覆盖率、城区街道硬化率、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城区市容保洁率均为100%。八五三是北大荒
148、四方山农场
  四方山农场位于黑龙江绥化肇东市。下辖:231282500402 123 四方山场直社区 231282500501 220 四方山农场管理区
149、胜利农场
  胜利农场是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230524503。
150、七星泡农场
  七星泡农场以大岔气沟的连续7个自然水泡命名。1955年9月,由黑龙江省公安厅勘察建立。位于黑龙江省讷河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交界处,行政区划归属嫩江县农场总面积,占地面积860296亩,耕地面积427417亩。土壤肥沃,有利耕作。 七星泡农场位于讷河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交界处,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最大的农场。农场行政区划归属嫩江县。农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25 °42′22 —12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