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3]
41、磨西镇
  泸定县辖镇。1951年置磨西乡,1956年共和乡、蔡阳乡并入,1958年新兴乡并入后改公社,1962年新兴乡析出,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2公里。面积310.8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杉树、咱地、共和、蔡阳4个村委会和磨西街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经济林木有生漆、核桃、板栗。贡嗄山东坡的海螺沟以其“幽、秀、险、雄、奇”的自然风光于1988年定为国家级冰
42、汤古镇
  九龙县辖乡。民国属一区汤古保,1956年置汤古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483平方公里,人口0.1万。营九公路过境。辖汤古、崩崩冲2村委会。以牧业为主,兼有林业和农业。境内有伍须海风景区和瓦灰山自然保护区。.
43、新都镇
  炉霍县辖镇。县府驻地。1968年建城镇,1985年置新都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67.4平方公里,人口0.8万。川藏公路过境,炉(霍)色(达)公路起点。辖新都、益娘、土湾、查瓦、上街、下街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44、杨各乡
  色达县辖乡。解放前属绰斯甲土司管辖,1958年置杨各乡,1974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69公里。面积152.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麦旭、脚洛、加更达、甲东4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主要饲养牦牛、绵羊、山羊。有獐、黄羊、岩羊、豹等野生动物和贝母、黄连、大黄等中药材。.
45、博美乡
  新龙县辖乡。1957年置朱倭乡,1974年改公社,1978年更名为博美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人口0.2万。新(龙)雅(江)公路过境。辖拉巴、德麦巴、博美、仁乃、波洛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薯类。.
46、甲洼镇
  理塘县辖乡。1958年置甲洼乡,1974年改甲洼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20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卡娘、东珠、江达、下甲洼、俄曲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ˉ.
47、瓦卡镇
  瓦卡镇,是享有盛誉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最南端,距县城67公里,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德钦县奔子栏镇山水相连,214国道(滇藏公路)岗曲河大桥至金沙江大桥段位于瓦卡镇境内,并通过贺龙桥、金沙湾大桥与贯穿瓦卡全境的215国道互联,1.5小时可抵达云南香格里拉机场。瓦卡镇幅员面积192平方公里,海拔自1990米的金沙江江面直达5559米的仙嘎忠神山,落差
48、雨托村
  雨托村是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龚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3330108211。
50、会东县
  会东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南端,全县幅员面积3227平方公里,总人口36.78万人。境内拥有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优势和发展潜力,素有“攀西明珠”之美誉。会东自1952年7月1日建县,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由贫困落后向文明富裕迈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全县人民乘改革春风,举改革大旗,坚持两个“一三三”发展战略,紧紧围绕“11988”富民兴县目标,
51、盐源县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幅员面积8398平方公里,人口33.5万。境内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风淳厚。历史上曾以“南方丝绸之路”而兴盛,而今又以盐铁之利、山川之胜和泸沽湖摩梭人婚俗而远近闻名,有神秘“女儿国”之称。县内蕴藏着盐、铁、金等41种矿产资源;生息着黑顶鹤、熊、獐子等多种珍稀动物;盛产苹果、金边瓜子等名优特产,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原四川省人大主任何郝炬同
52、金沙傈僳族乡
  德昌县辖乡。1957年建南山傈僳族乡,1959年并入汉区公社,1962年析置金沙傈僳族乡,1972年改金沙公社,1984年复金沙傈僳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0.3万。成昆铁路和108国道过境。辖观音堂、黄竹坝、王家坪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甘蔗,兼产花椒、木耳、松脂、核桃、蘑菇。养殖业以牛、羊、猪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