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十强镇排名
1、柳市镇
  在我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海岸线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城镇----柳市镇。它位于烟波浩渺、鱼龙潜跃的乐清湾之滨、以“寰中绝胜”著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之麓。以柳树下形成集市而得名的柳市镇是座历史悠久的城镇,早在西汉时,这里就已经形成村落,集镇则形成于北宋。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这里记载的却一直是贫穷和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柳市大地,柳市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出现
2、杨汛桥镇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杨汛桥镇地处绍兴县西北部,毗邻杭州市,紧靠杭甬铁路和杭甬高速公路,104国道南复线、杭金衢高速公路穿越镇境,杭甬大运河环镇17公里,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10公里,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方便。镇域面积37.8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总人口3.2万。目前,全镇已拥有包括11家企业集团在内的镇村企业58家,个私企业近千家,其中国家级企业集团2
3、宁围街道
  钱江世纪城的开发建设,是贯彻杭州市委、市0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实现我区“接轨大都市、建设新萧山”方针,使杭州由“西湖时代”逐步迈向“钱塘江时代”的重大举措。它的实施,对拓展杭城发展空间、保护杭州老城区、全面展现杭州新世纪新形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钱江世纪城地处萧山城北江滨地区,东北到杭甬高速公路,西北至钱塘江滨,西南至钱江三桥,南到前解放河,东至利群河和市心路。与杭州钱江新城隔江相望
4、钱清镇
  钱清历史悠久。相传东汉年间,会稽郡太守刘宠因政绩显著而受皇帝褒奖,在奉调离任时,当地父老持钱相赠至西小江边,刘宠执意不收,只示意取一枚投入江中,江水顿时清澈见底,“钱清”始而得名。钱清于宋朝设置建镇,目前还留存着乾隆皇帝题写的御碑。钱清区位优越。地处长三角南翼,位于宁绍平原西部,东接柯桥中国轻纺城,西邻杭州市萧山区。杭甬铁路、104国道和杭甬运河横贯镇中, 杭甬、杭衢高速公路近在咫尺,距萧山国际机
5、瓜沥镇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萧山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13〕123号)精神和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关规定,现批复如下:同意撤销瓜沥镇、坎山镇、党山镇建制,合并设立新的瓜沥镇。该镇辖11个社区、6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航坞路220号。萧山市辖镇。1951年为瓜沥镇,1958年并入红旗公社,1961年复瓜沥镇,1992年大园、昭东、瓜沥三乡并入瓜沥镇。位于市境东部的航坞山麓。距市区18公里
6、店口镇
  店口镇位于诸暨市北部,素有“五金之乡“称誉,总面积10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万,外来人口超5万,辖69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人口5万。店口镇水、陆、空交通便捷,距杭州市区、萧山国际机场不到40分钟路程,到杭金衢高速公路临浦互通口仅10分钟时间,浦阳江水道穿镇而过。店口是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现代示范镇建设试点镇、浙江省136个中心集镇之一,全国重
7、福全街道
  福全镇因境内有山状若倒覆之船,地以山名,后人谐称福全而名。1950年7月建福全乡,1990年12月为建制镇,1992年5月,胜利乡并入,仍为福全镇。年底,选定绍(兴)福(全)、绍(兴)胜(利)公路交汇的三角地带作新镇中心,逐步发展成面积达1.02平方公里的农村新型小镇。福全镇位于绍兴县南部,距县城柯桥1l公里。东靠越城区亭山乡,南接兰亭镇,西与漓渚镇和湖塘街道相连,北与柯岩街道和越城区东浦镇接壤,
8、衙前镇
  萧山区衙前镇位于萧山区中部,西距萧山区中心14公里,东临中国绍兴轻纺城15公里,北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8公里,区域面积19.8平方公里,总人口2.36万余人,104国道、萧绍运河、杭甬铁路贯穿全镇。是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杭州市优秀乡镇,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综合经济实力居区第二位。  衙前镇是萧山区经济强镇,轻纺重镇,20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7亿元,利税4.63亿元,2002年工业总产
9、大唐镇
  大唐镇位于西施故里诸暨市西南部,在杭金衢高速公路、03省道和31省道的交汇处。镇东与诸暨市经济开发区隔五泄江相望,镇南距斗岩风景区不足10公里,镇西与五泄风景区(省级)相联。区域优越,交通便捷。2001年,镇域面积53.8平方公里,辖38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7320人,其中户籍人口29320人,外来暂住人口28000人。全年工农业总产值48173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98066万元
10、邱隘镇
  在邱隘镇0北0.1公里,有横泾小三房1个自然村。1961年,居住邱隘的18户渔民,从浦跟渔业队分出,独立成立邱隘渔业队,后改渔业大队,渔业生产合作社,社址在横泾小三房;1999年,社址搬迁至镇0北人民北路。合作社有水面养殖面积390亩,以养殖淡水鱼为主,年产各类鱼约120吨。横泾小三房位于镇0西南1公里。宋代始,已有人定居。最早为陈姓,自嘉兴迁入,后陈族依第三户居住得名。村民主姓高、王。上世纪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