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杨源村 | 隶属:杨源乡 |
行政代码:350725202 | 身份证前6位:350725 |
长途区号:0599 | 邮政编码:353000 |
车牌号码:闽H | 行政级别:村 |
杨源村位于政和县东南部,为乡政府所在地,省下派书记所在村,平均海拔860米,年均气温14.7℃,距县城33公里,国道202线、县道833线穿村而过,宁德至武夷山高速公路在杨源设立互通口。杨源村辖富坪、洋尾、后畲、深坑洋四个自然村,896户,2539人,土地总面积38248亩,耕地面积2278亩,山地面积27722亩,林地面积8248亩,属丘陵地带,以农业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高山蔬菜、烟叶、锥栗等,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4573元。
杨源村周边云集白水洋、佛子山、洞宫山、武夷山、太姥山等诸多风景名胜区,形成半小时、两小时一小一大两个旅游圈,区位优势明显;该村旅游资源以人文景观为主,与周边自然风景区有很好的互补作用,可使以杨源村为节点旅游线路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全面立体;该村处于高山盆地群内,海拔860米,年平均气温16.1℃,是夏季避暑、冬季赏雪的理想之地,气候优势独特。
杨源村为福建省旅游名村。该村公元889年由张姓开基建村,民风淳朴自然,民俗文化多样。
(一)四平戏
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四平戏,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平戏是明末清初传入政和,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字多音少,一泄而尽,一人启口,众人接腔,古朴淳厚。·
(二)英节庙
英节庙,200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崇宁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庙中古戏台照壁上保存着珍贵的戏神壁画,被载入《中国戏曲志》。该庙是张姓族人祭祀祖神张瑾的专祀庙宇。
(三)鲤鱼溪
始于唐代、鼎盛于清嘉庆年间的鲤鱼溪,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现有大小鲤鱼数千尾,颜色各异。村民们对鲤鱼的感情都很深厚,视其为肇基始祖卜居祷告之物,在村规民约的约束下得到很好的保护。村民还在溪尾修建了一个“鲤鱼陵”,安葬死亡的鲤鱼。
(四)倒栽杉
栽种于杨源村东后山,树龄达1000多年,这棵古杉树干笔直,高达30多米,胸径需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除了少量树干有枝叶外,大部分树干常年光秃秃无叶,树枝朝下生长,枝条像伞一样张开,略微下垂,看上去,整棵树倒栽在地,树梢反而像它的根系,视为奇树。
(五)铁坑殿
位于杨源村铁坑岭,为道教宫观,祀陈、林、李三位大奶。陈大奶即陈靖姑,皇封顺懿夫人、顺天圣母。林大奶为林九娘,皇封大后二元君。李大奶称李三夫人,皇封三元君、通天圣母。该殿为“陆上妈祖”的发祥地之一,每年从台湾、香港、澳门赶来拜谒的虔诚信徒众多。
(六)廊桥
落岭桥始建于明万历22年,最后一次重修是清光绪9年,桥长40.5米、宽4.3米,雨披上留有窗格以采光,形状为镂空的瓶、桃、飞鸟、扇面、圆镜,曾被“色影无忌”论坛网友誉为“最美的窗花”。矮殿桥又名水尾桥,始建于宋崇宁年间,重建于民国十八年,桥长19.5米、宽6.5米,不施一钉一铆。
(七)新娘茶
每年端午节前一天,即农历五月初四,村里所有在这一年内(从上年端午到本年端午)新娶媳妇的人家,都要置办丰盛的“新娘茶”招待乡亲。客人随到随喝,无需带礼物,离开时,新娘需将九尺九寸的红喜绳披在客人肩上,客人笑纳后要表示恭喜。
(八)木偶戏
木偶戏也叫提线傀儡。杨源一年两度庙会上的提线木偶戏,用的是“四平”、“乱弹”曲调,唱政和土白话,戏以铜锣、鼓、头弦、二胡、扬琴等乐器伴奏。
(九)姑娘哭嫁
凡姑娘在出嫁之时,得在婚期的三天之内哭嫁,边哭边唱,从而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和一整套《哭嫁歌》,70年代后不再盛行,保存下来的《哭嫁歌》20-30首。
(十)古民居群
杨源村拥有120余栋完整的古民居,现有古民居建于清末民初,闽东北风格,黑瓦土墙的土木结构。村落布局保存完整,民居建筑比例协调,构造细节考究,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铁坑李三娘祖殿位于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年代为清。简介:坐东北朝西南,由大殿、戏台、梳妆楼等组成,建于山涧之上,山间小路从戏台和大殿之中间穿过,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大殿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详情>>
昌梓桥位于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时代为清代。昌梓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杨源英节庙位于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东,时代为清代。杨源英节庙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洛岭桥位于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为单孔木拱廊桥。桥身东西走向,全长40.5米,孔高6.7米,净跨27.6米。廊屋面积175平方米,面阔十七间,进深四……详情>>
杨源村附近有铁坑李三娘祖殿、昌梓桥、杨源英节庙、洛岭桥、政和洞宫山、龙滩桥等旅游景点,有政和白茶、政和工夫、政和茉莉花、政和银针白毫、政和锥栗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