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宁新街道 | 隶属:兴宁市 |
行政代码:441481003 | 身份证前6位:441481 |
长途区号:0753 | 邮政编码:514000 |
车牌号码:粤M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约10.32万人 | 人口密度:3559人/km2 |
辖区面积:29平方公里 |
宁新街道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是兴宁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东连永和、坭陂,南靠刁坊,西邻福兴,北毗宁中,总面积29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和5个居委会,人口 103163人。宁新地处兴城东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与市区共享发达的交通、通信、供水和供电设施。辖区内交通四通八达,205国道、S225线、梅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梅河高速公路兴宁境内东出口站在辖区洋里村,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网络。同时辖区内有岳宫市场、富兴市场、商业城市场、东风市场、东城市场和大岭、洋里商品集散地等,其中东岳宫市场是粤东最大的商贸中心之一,东风市场是兴宁市纺织原材料集散地。 便利的交通及产品原材料集散地为宁新的纺织企业与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保障,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围绕“保平安,促发展”这一中心,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和管理,落实综治责任制。并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发挥“四长”接访联动作用,接访工作由-变为下访,确保社会稳定,2005年至2006年被兴宁市委、市府评为“综治先进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每季度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各类事故隐患,特别是加强企业的消防、烟花炮竹等方面的管理。
-
经济建设
农业农村工作。突出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选送部分技术骨干到梅州市委党校学习,全面提高了农民素质。帮助搞好劳务输出,加大农村闲散劳动力转移,分别送几批农村青年到海丰鞋厂等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广种植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提高农业经济效益。2006年粮食总产10432吨,优质稻占95%以上。招商引资工作。调整招商引资思路,挖掘招商资源,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上新台阶。利用《梅州日报》、梅州电台等媒体积极向外推介宁新。今年成功引进了总投资上亿元的海丰鞋业有限公司。并充分发挥“纺织专业镇”的优势,热情邀请外资企业家莅临参观考察,引进了一批纺织企业落户宁新,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
基础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确定的“一库两区三路十项工程”的工作目标,成立工作组负责市重点 项目东风新区建设、官汕路改造、205国道寨仔段扩宽、和山河东城段改造、会展中心建设、黄岭公园建设和兴宁一中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确保各项工程建设有序进行。 科教文卫工作。全面实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今年宁新中学初中升高中录取率再创辉煌,稳居全市农村初级中学前茅。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农民入保率达71%以上,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环境资源管理。努力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实行垃圾集中运载处理,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和清扫保洁制度,突出抓好沼气推广,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提高绿化栽植率和村庄林木覆盖率。2006年,阳光村被梅州市评为“生态示范村”。[1]
文峰塔位于兴宁市宁新街道办事处文星村长陂岭。兴宁文峰塔建设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已有200多年历史。相传建塔前,兴宁近三十年未占科甲,县令仲子履认为山川文气不足,倡导主持兴建此塔以兴……详情>>
“九厅十八井”是客家民居的三种典型代表(土楼、九厅十八井、围龙屋)之一,广泛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客家地区,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详情>>
东升围位于宁新街道办东风村,始建于宋代(1127年),于1279年建成,距今730多年。东升围坐北朝南,为三堂六横三围的围龙屋,是兴宁境内最老的围龙屋,俗称“九厅十八井”。建筑占地12000……详情>>
长兴围(花螺墩),位于宁新街道大圳村花螺墩,始建于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三堂六横三围围龙屋。分布面积153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107.4米,进深67.8米,建筑占地面积6533平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