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码头

襄阳码头

襄阳码头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的襄阳码头分布于襄城、樊城的汉水两岸,共有31座。其中襄城码头位于汉江南岸,分别为檀溪、罗家、夫人城、临汉门、官亭、铁桩、拱宸、长门、闸口;而樊城码头分布于汉江北岸,分别为火星观、米公祠、大码头、龙口、公馆门、林家巷、左家巷、邵家巷、望岘亭、余家巷、莫家巷、官码头、占吉庙、五显庙、回龙寺、汉阳书院、基峨巷、苏家巷、湖南馆、马道口、梯子口、迎旭门。

在漕运兴盛的年代,襄阳城内有21条小街巷可直通河岸码头,大小船行20多家。民国年间,襄阳因船运业发达,水路运输达到一个顶峰。据《襄樊交通志》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前后,根据把头势力划分,汉江5公里多的江边共分布有11个半码头,其中襄城3个,樊城8个半。襄城上自小北门,下至长门,依次有小北门、大北门、长门。樊城上自大码头,下至梯子口,依次有大码头、公馆门、晏公庙、官码头、占吉庙、回龙寺、基峨巷、马道口、梯子口(半个),两岸码头工人约有千人。

襄阳的这些码头鳞次栉比、形态各异、功能有别,有专门的人渡码头,有专供官员渡江的官码头,有主要用来运货的商用码头,还有主要用于军事防御的军事码头和便于架设浮桥的铁桩码头等。商用码头也有比较固定的用途,有的专属于某个大商号,有的则专门装运某一类货物。樊城的两千余家商号每年出入的商品丰富,囊括山杂货、食盐、芝麻、煤炭、木材、油和粮食等,价值在600万银元以上,相当于今天超过十亿元的物资。

背靠码头的中山前街和中山后街就是当年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上世纪40年代的前街,一水儿青石板铺成,制皂厂、酱园、绸缎庄、银楼、药店、盐行鳞次栉比,货物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些货物,大都通过汉江运输而来。茶馆、饭庄及各类摊点遍布两岸,人声鼎沸,仿若街市。“日有千人撑篙,夜有万盏灯火。”可以遥想:满河船桅,纤夫盈堤,沿江纤夫起航的号子声动十里,小船划向大船,大船靠向码头。

据《襄阳府志》载,襄阳码头最早为陡坡式土码头,现存码头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在襄阳知府郑敦允的主持下,将原陡坡式土码头改为条石阶梯式码头,有些还在码头上建牌楼。由于历史的原因,码头上的建筑设施被先后拆除,唯码头尚存。

2008年,襄阳码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襄城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码头会感兴趣:

走遍襄城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