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古城墙

重庆古城墙

重庆古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

类型:古建筑

地区:重庆市渝中区

批次:第七批

1、通远门城门及城墙修建于明代。城门为拱形顶,条石砌成,其中部分残损。城门高5.33米,宽3.5米,厚7.41米。在其左右残存城墙约100米。通远门原筑有瓮城,由于年代久远,现已全毁。原来的通远门是重庆城区的边缘,出门向西为佛图关,是通往成都的要道。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区的扩展,通远门现在位于市区中干道上,三条公路在这里交汇,每天车水马龙,人流不断,城门洞下市井生活悠然自得,原来守护城区的关隘如今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所。通远门城壁顺山势而筑,居高临深,呈现出典型的具有山城特色的古城墙,具有较高的建筑科学、艺术观景价值。重庆城墙构筑历史从公元前316年仪城江州—公元226年建兴四年蜀都护李严大城—南宋时期为抗击蒙(元)军侵犯,由彭大雅、余介先后构筑山城防御体系,直至明朱元璋(公元1368-1398)年间,又大规模地重修了一次重庆。清乾隆《巴县志》:“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储奇门、金紫门、南纪门、通远门、临江门、千厮门为九开门。翠微门、金汤门、人和门、凤凰门、太安门、定远门、洪崖门、西水门为八闭门。”明城完全是石头结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者为了保护其既得利益不得受外族的侵犯,构筑城池,作为防御设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市政的变迁,高墙深池有的被夷为平地,有的还尚有保存。重庆渝中遗留通远门古城墙,其创建、演变的悠久历史过程,充分反映了巴渝儿女的勤劳、勇敢与智慧,也反映了重庆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作为重庆母城的重要史证,对历史的陈迹有着重要意义,对重庆古城考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该处于1992年3月1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东水门城门及城墙修建于明代,是重庆老城正东的大门。现存的东水门城门宽3.2米,高5米,厚6.7米,属石卷顶城门洞,附近有200余米的石城墙一段,高约6米。因城门朝东,与东去的长江流水同向,而得名。条石城垛及门大体如旧,为单门,门洞呈拱形,门额上的“东水门”三字已风化。东水门城墙面临长江,孤峙江中,险厄天成,气势巍峨,呈现出典型的具有山城特色的古城墙,具有较高的建筑科学、艺术观景价值。重庆城墙构筑历史从公元前316年仪城江州—公元226年建兴四年蜀都护李严大城—南宋时期为抗击蒙(元)军侵犯,由彭大雅、余介先后构筑山城防御体系,直至明朱元璋(公元1368-1398)年间,又大规模地重修了一次重庆。清乾隆《巴县志》:“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储奇门、金紫门、南纪门、通远门、临江门、千厮门为九开门。翠微门、金汤门、人和门、凤凰门、太安门、定远门、洪崖门、西水门为八闭门。”明城完全是石头结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者为了保护其既得利益不得受外族的侵犯,构筑城池,作为防御设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市政的变迁,高墙深池有的被夷为平地,有的还尚有保存。重庆渝中遗留的东水门古城墙,其创建、演变的悠久历史过程,记载着昔日的水码头及重庆母城沧桑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巴渝儿女的勤劳、勇敢与智慧,也反映了重庆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作为重庆母城的重要史证,对历史的陈迹有着重要意义,对重庆古城考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该处于1992年3月1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东水门及城墙已纳入“湖广会馆”历史风貌协调区。

延伸阅读: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渝中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古城墙会感兴趣:

走遍渝中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