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
1、梯子峪村
  梯子峪村位于大桃之乡平谷区大华山镇。村域总面积1.69平方公里,49户,150口人,明代成村,其中森林面积138.32公顷,林木覆盖率高达98.78%。村内有200年至500年以上古老树核桃树26棵,最大直径1米多,两人合抱而不能搭手。山上自然分布有狍子、猪獾、猫獾、豹猫、果子狸等。山前,实施台地造林工程,面积420亩,栽植大批彩叶、常绿、乡土植物。山下,实施了花园式村庄建设,打造了月季花墙、葫芦
2、北沟村
  渤海镇北沟村位于怀柔区西北部,距怀柔城区18公里,村域面积3.22平方公里,全村136户,356口人,党员32名(包括2名预备党员)。2010年人均收入14180元,村级固定资产700多万元。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自2004年北沟村换届以来一直在王全书记的带领下,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代表队伍建设、管理,从基础设施工作入手,狠抓环境治理和基建工作,多方争取资金,先后实施了柴草
3、铁炉村
  铁炉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西部,距延庆城区26公里,距昌平区十三陵景区10公里。该村自然资源丰富,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该村四面环山,大秦铁路、西(西二道河)铁(铁炉)路依村通行,铁泰路延庆段已通车。北运河支流流经此村,注入十三陵水库。全村主要经济一是依靠林果业,种植品种有红果、板栗、核桃、仁用杏等。二是成立旅游合作社,利用冶铁文化、抗战时期昌延联合政府干休所遗址、新民居建设等开展民俗旅游、
4、石家营村
  石家营村位于马坡镇西北部,全村160户,445口人,有北京卓良模板有限公司、北京欧韵家具有限公司等企业25家,全村228名劳动力,就业率达95%。石家营村以发展二、三产业为主,先后引入了涉及整体橱柜、办公家具、异型模板等企业25家,2008年全村实现税收7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2000元。06年以来,该村先后投资2200万元,完善村政设施建设,建起了京郊农村第一个村邮站,建成了电脑室、图书室、市
5、李家庄村
  岗南镇李家庄村是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所在地,是岗南水库移民村,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自然环境优美,红色历史悠久。全村81户,262口人,总面积约2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57亩,村“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村党支部连续五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48年4月,中央城工部从山西到达李家庄村,1948年9月,中央城工部更名为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曾经接待了大批民主人士。1949年3月,中央统战部离开李家
6、贾庄社区
  贾庄社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集镇,地处省会石家庄西部山区,井陉矿区的北大门,国家级山口重镇——贾庄镇政府所在地,地域面积6平方公里,居住区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2280亩,人口6000余人,1500余户,社区党总支下辖7个支部,共有党员251名,居民代表50人,俗有“九龙探海”、“旱码头”之美称。全国敬老模范社区、省级美丽乡村、省级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八大旅游度假区之一。
7、板厂峪村
  板厂峪村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距离秦皇岛市29公里,全村面积1113公顷,耕地面积100公顷,山地面积850,368户1100人。该村现有旅游景区1个。全村有线电视、无线通讯达到90%,农房改造率达90%,农网改造率达90%。硬化主干道、支干道及入户路30公里。经过二十年造林、管护,板厂峪村林木面积达到8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5%,核桃树、板栗树漫山遍野,百花争艳,各种鸟类、动物逐
8、大石砬村
  大石砬村位于长梁乡东南3公里处,距县城32公里,辖沟口、大石砬、小干沟、大干沟4个自然村,全村578户、1401人。该村总面积4.3万亩,其中耕地总面积1.28万亩,林地面积2.1万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11户、656人,贫困发生率9.06%,现有贫困户69户、127人,属河北省深度贫困村之一,主要致贫原因为缺技术、疾病和缺劳力。全村贫困户拟在2019年底基本出列,另有14户特别贫困户拟于202
9、王炭嘴村
  王炭嘴村位于县城东北部约七公里处,地下矿藏以石灰岩和铁矿石为主。全村共有130户、321口人,耕地面积为258亩,劳动力218个。全村人口中以石姓为主,占到全村总人口的64%。近年来,王炭嘴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不论是在村容村貌的整治和建设还是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新建了入村石桥,硬化了入村公路和村里的街道,安装了路灯,建起了农民公园和村民健身广场。2007
10、王夭村
  古魏镇王夭村位于县城最北端5公里处,是一个山区行政村。王夭村由原来的王夭、阴夭、地前三个行政村合并,辖11个自然村,16个居民组,全村有农业人口811户,3062口人。村班子成员9人,党员61人,村民代表55人。耕地面积10298亩,其中水浇地6089亩,旱地4209亩,人均耕地3.4亩。2010年底统计,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968元人民币,其中长沟、茨沟、长坡、佛夭、枣庙坡5个条件较差的自然村人均
11、河湾村
  河湾村紧邻国道、省道、高铁站,紧邻乔家大院景区、九沟风景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古城、与平遥古城相距20公里,地处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中段,紧邻湿地公园河畔,沿河两岸有400亩森林覆盖,河畔建有十公里自行车赛道和湿地公园旅游路。该村始建于西汉,已有2000年的历史,汉中山王妃罗女迁祁为食邑地。全村罗姓占98%,是中国著名小说家罗贯中的故里,现存有罗氏家谱,罗氏神祗,罗氏祠堂,贯中故居、砚台和贯中古墓
12、霞庄村
  霞庄概况霞庄村是停河铺乡所辖行政村。地处东经113。25;北纬36。22,位于黎城沉积盆地的北部,全村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256户,797口人,共有耕地1950亩。东距东阳关十五华里,北行五里是蟒山,东北接苏村,东南邻北停河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霞庄村有“远见近不现”的地理特点,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霞庄村历史文化悠久,相传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便有人定居,曾由余李两姓共同居住建村。
13、侯村村
  侯村村简介郑村镇侯村村地处沁水县东南方向,东临晋城,南依阳城,西距侯月铁路一箭之地,是郑村镇的南大门。全村218户,688口人,耕地面积710亩,林地面积4000余亩,辖区总面积3.3平方公里。201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人均纯收入16500元。侯村村连续1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1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和谐村,市级和谐乡村的。2012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获得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
14、民主村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是自治区级文明村,2018年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民主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以巴彦淖尔创建“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契机,坚持举绿色旗、走生态路、打特色牌、产精品物、创文化村的原则,通过精心谋划和布局,产业结构呈现出“一林二养三瓜菜”的良好格局,一林:即主攻林果业,二养:即突
15、莲花吐村
  莲花吐,为蒙汉混称,译为“莲花盛开的地方”,因村内著名的莲花湖、莲花泡内每年夏季莲花盛开美不胜收而得名。甘旗卡镇莲花吐村位于科左后旗西南部,距甘旗卡镇政府所在地38公里,是一个蒙、汉、满三个民族杂居的村。2006年嘎查村合并时与临近的沙家村合并为莲花吐村,合并后全村有4个自然村,327户,1029人口,总土地面积72000亩,其中耕地面积25005亩,草牧场面积4949亩,林地面积33840亩,其
16、小美林村
  小美林村位于美林镇西北部,属高寒山区,海拔高度1100米至1800米,无霜期100天左右,有效积温不足2000℃。总面积24.7平方公里,森林覆被率达86%以上,是内蒙的重要林区和天然氧吧,也是周边地区人们工作之余休闲观光度假的好去处。受地理环境条件制约,小美林村传统的种植方式收益较低。为保护资源环境,2005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北京美林正大集团开发建设美林谷。该项目依托美林谷境内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17、联丰村
  塔尔湖镇联丰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属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属河套平原,沉积了较厚的湖相地层。气候上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雪集中,日照充足。建设田园综合体总规划面积5万亩,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的先行区,建设“百一园一田园综企百园”工程的示范区,实施乡村振兴的样板区。突出“一村一品,一品一园,合体”特色产业,发挥传统林果产业优势,在联丰村四、五社建设占地1100亩的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
18、大堡子村
  大堡子村位于田家街道西南部,毗邻中华路,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屯,8个村民小组,共计646户,2562人。全村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全覆盖。村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以超市、浴池、小型污水处理、弱电落地、金融服务(ATM)、垃圾处理、广场、卫生所、文化站、公交与城市交通互联,实现城乡一体化、清洁能源入户为代表的民生工程全面实施。稻田养蟹立体生态模式稳中有进,进中有新;民宿产业乘势而兴,成为乡村
19、筐子沟村
  筐子沟村全村共有8个居民组889人,辖区面积85平方公里,森林面积占6700公顷。筐子沟地区四季分明,这里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更有全国3A景区——筐子沟风景区,从2015年开业至今,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是抚顺市唯一呈原始状态的自然森林景区,也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景区。近年来,筐子沟村以筐子沟风景区旅游业为依托,快速发展。同时,始终把公共环境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立足生态建设村的目标,
20、红村村
  红村村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南八家子乡大凌河北岸,距朝阳市区16公里,距北票市区30公里,滨河公路、锦承铁路全线贯通,交通便利。建村历史达1000余年,始建于大辽时期,多座辽代古墓群、清朝公主墓出土于此。现有居民566户,人口1714人。红村村南邻辽西第一大河--大凌河,北靠大黑山,山青水秀,景色宜人。从高处俯瞰全村,房舍错落,黑瓦白墙,绿水与青山交相辉映,俨然是一颗镶嵌在绿色丛林中的明珠。湾延曲折的大
21、红穆村
  红穆村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东南部,是穆家坟和红花峪两个自然村的合并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东南西三面环山,北是川流不息的大汤河、出行交通便利。全村共4个村小组,447户,1562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建成20亩绿色名贵苗木培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弓长岭温泉滑雪场位于村西山,占地100公顷,是辽宁省内最大的滑雪场,是集旅游观光,专业比赛于一体的大型休闲场所。年游客接待量10万人。
22、英那河村
  英那河村位于仙人洞镇东北部,下辖14个居民组,现有户籍人口2205人,耕地面积5600亩。周围群山环绕,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里面鸟语花香,景色优美,环境宜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雕、白尾海雕等8种。20世纪90年代初,辖区内兴建冰峪沟4A级景区,逐渐开辟登山、漂流、垂钓等旅游项目。依托旅游产业,致力打造“精品村庄”,全村拥有农家乐、民宿等餐饮企业32家。全村种植草莓、蓝莓果蔬3000余亩,为
23、通江村
  通江村位于宽甸县东部山区,地处两省三县交汇处,东与吉林省集安市一桥架通南与镇江镇绿江村接壤、北与本溪市桓仁县五里甸子镇隔江相望,滔滔浑江流经全境、丹集公路贯穿全村。该村总面积35400亩,林地面积27130亩,水没地面积3000多亩,可以利用水面积2000多亩,产业发展大榛子2500多亩,林下参3000多亩,辖内无任何工业企业,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是建设农产品冷藏库和村集体养蜂项目。通江村是下露河朝
24、四克基村
  四克基村全村共有511户,1475人。幅员面积1025公顷,其中森林面积49公顷,耕地面积482公顷,湿地面积127公顷。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四克基村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为根本,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狠抓生态环境建设,落实长效机制,引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修建水泥路4670延长米,修建排水沟300延
25、夹皮沟村
  夹皮沟村河水域面积2.6公顷,贯穿夹皮村境内,桥20余座。全村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林地面积3660.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全村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达50余种。耕地面积249公顷。目前,夹皮沟村生态文化、环保意识在逐步加强。全村13个自然村屯基本上实现了,油渣水泥路户户通;家家吃上自来水;杖墙统一整洁;森林管理有制度;发展有特色种养殖。现在的夹皮沟村以通往集安市303国道,通集高
26、黄家崴子村
  黄家崴子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头道松花江从村前蜿蜒曲折流过,通化至白河的列车停靠1分钟,电影“火车一响”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在该村拍摄。该村创建抚松县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是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所处区域被称为“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人参之乡”、“蓝莓之乡”;距“长白山第一温泉小镇”温泉度假村仅13公里;“长白山崖柏自然保护区”在村东头不足1华里。黄家崴子村创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27、百路村
  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百路村,是黑龙江省仅有的两个鄂温克族集聚村之一,村落始建于1647年,幅员面积59000亩,境内原生植被良好。村西是31200亩的原生态森林草原,其中乡土珍惜乔灌木50000多株。百路村2018年进入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瑟宾节”承载传承之地。该村在近几年的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坚持以生态立村,借助村域的森林、河流等生态环境资源,培育乡村生态文
28、索伦村
  索伦村始建于1647年,是嫩江流域是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地,森林面积350余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3.6%,是天然氧吧。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较多,三北防护林覆盖全境,住宅区绿树成荫,道路旁花树茂密,农家院绿树掩映,风情园景色宜人,黄花岛景区内鸟兽嬉闹,是人们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的理想之地。春有黄花盛开、夏有鱼歌篝火、秋有果木采摘、冬有冰雪乐园。近年来索伦村两委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实
29、百兴村
  海伦市联发乡百兴村平坦的水泥路、漂亮的砖瓦房、宽阔的体育广场,优美的环境、整洁的村容,使百姓真切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过去百兴村道路年久失修,路况极差,而且牲畜粪便到处都是。2006年,百兴村被确定为新农村试点村以来,通过国家拿一部分,包扶单位赞助一部分,村里筹一部分的办法,2008年投资400余万元,新建通乡通村公路13公里,投资55万元,新建7000平方米的广场和入户桥200余座,并栽植3
30、西安村
  大美龙江的海伦市海北镇西安村,位于海北镇西2公里,耕地11347亩,1个自然屯,6个村民组,456户,人口1766人。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法国神父路平在海北镇建立“圣若瑟屯”大天主教堂,开启了海北镇历史的长河,西安村也随之拥有百年“小天主堂”的美誉而远近闻名。近年来,本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养生示范村,趟出了一条以旅游产业开发,打造“文明富庶西安”的康庄之路。打造出山门怀古、春畦种菜
31、中心村
  中心村位于现张江镇中南部,东至外环线,与环东村接壤,南同长元村相邻,西傍横沔港,北靠十村村。辖区约2.1平方公里,有11个自然宅村及环西小区4个村民组组成,下辖小桥、奚家、顾家、永德、永生、王家、太原、养正、吴家、周家、安乐。2010年底,全村1250户,农村人口3794人。通过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现有外来人口12080多人。农村地区的外来人口集聚增多,原因在于浦东地区的大开发,许多
32、新中村
  新中村位于新村乡中部,辖区范围18个生产队,占地总面积6458亩,耕地面积3855亩,水稻面积2470亩,河蟹塘面积680亩,柑橘面积620亩。全村在册人口1964人,总户数834户,全村党员79名,村民代表39名,全村60周岁以上老人579人,村级两委班子成员4名,负责全村各项事业和日常工作,村级经济较为薄弱,无实体企业,近几年来全靠财政转移支付为此日常工作。全村区域内水系、道路等主要基础设施已
33、徐姚村
  徐姚村位于重固镇的西北,是重固的西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5120国道、油墩港等自北向南穿村而过,东临白鹤镇的青龙村,西临沈联村,南连章堰村,北与鹤联村相接徐姚村由原徐园村和原姚联村连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新村民委员会坐落于同三国道东侧。原徐园村在解放初期是原属章埝乡的徐家宅、顾园的两个行政村。成立公社后合并为一个大队,各取一字,改名为徐园大队。回复乡镇村建制后,命名为徐园村。该村位于镇区西北部
34、东庄村
  东庄村地处练塘镇南侧,南临大蒸江,北与泾珠村了、练塘工业园区相连,东与蒸浦村夹江相望,西与徐练村相连。老松蒸公路与朱枫公路贯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2002年7月村行政区划调整,由原庄圩、蒸东两村合并而成。现全村有庄前港、桥湾、西小蒸、东浜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区域面积3.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438.8亩,鱼塘面积262.8亩。2002年10月新建东庄村社区活动中心,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
35、界浜村
  界浜村位于周浦镇东北部,2002年11月由原界浜村、窑墩村合并组成。界浜村东与旗杆村相连,南与瓦屑社区、瓦南村相接,西与红桥村接壤,北与康桥镇新苗村、川沙镇赵行村为邻;下辖18个村民小组,1219户,2892人,其中男性1395人,女性1497人。全村总面积约3.2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6.46公顷,粮田34.6公顷,常年蔬菜面积137.46公顷,鱼塘面积25.4公顷。界浜村境内东西向河道主要
36、张阳村
  宜兴市湖滏镇张阳村位于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羡生态旅游区内,全村现有人口2512人,区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2012年工业总产值超亿元,农林牧副渔总产值达2.8亿元,村级实现可分配收入409万元。张阳村掩映在青山秀水中,这里林壑优美,民风纯朴,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悠久,有明代文征明述文记载的、被誉为荆溪十景之首“玉潭凝碧”,有相传张道陵和张果老相继修道的道教福地“张公洞”,茶圣陆羽赖以著述《
37、西棘荡村
  西棘荡村位于柘汪镇西北部,共有8个村民小组,2769口人,村庄总面积4196亩,耕地面积1900亩,2007年成立村级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125名,2018年村集体收入5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100元。该村坚持以发展工业经济和特色农业为着力点,围绕黄桃种植、精品苗木、多肉种植、颗粒加工等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6年为响应“生态优先、绿色环保”关停140家颗粒加工小作坊,合并成
38、红安村
  红安村位于黄海之滨的东台市安丰镇东南角,沿海高速贯穿全村南北,352省道傍依村北,三仓河穿村而过,水陆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良。全村总人口2400余人,占地面积约8000亩。红安村是传统的栽桑养蚕大村,拥有桑园1500亩。该村致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培育生态文化逐步建成“家园”、“文化园”、“林园”、“果园”、“菜园”、“葡萄园”、“桑园”、“生态园”8个特色园,以及有机大米种植、良种种植“2基
39、北村村
  “我感觉我们村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生活变好了,现在感觉非常满足。”柳泉镇北村村的村民刘广聪说。以前北村村曾一度被脏乱差的环境所困扰,如今的北村村,村容村貌靓丽,道路干净整洁,村民的生活越来越舒适。整治臭水沟2008年10月,刘广铎当选为北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广铎上任后,正值铜山大力开展“清洁城乡,美化家园”活动,他决定抓住这个机遇,彻底整治北村村的环境。在环境整治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是臭水沟治理工程
40、郭寨村
  宣堡镇郭寨村位于宣堡镇南大门,泰孔公路穿村而过,全村耕地面积2650多亩,总人口3006人,2013年完成三业总产值2.38亿元,人均纯收入达16970元。近几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绿化模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连续两年被评为泰州市全面小康建设十强村、泰州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土地集约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