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1、南湖村
  “南湖没有湖,半岭没有岭。”这句名言是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四清工作队之口。一九六五年由福建古田县派往福清东张的四清工作队,分配到各个村(当时称:生产大队)搞四清工作,最后剩下半岭大队和南湖大队时,总队长就问其中一位小队长王大瑜说你要去哪个大队由你挑,王大瑜说:我就去南湖大队吧!另外一位毫无挑剔地去了半岭大队。过了几天队长集中到东张公社开会时,大家问王大瑜:南湖的风景优美不?改天我们也去浏览浏览。王
2、后园村
  后园村位于福清市龙高半岛中部的西南部,距离市中心25公里,离乡镇5公里,全村行政区域总面积2.2平方公里,辖区有二 个自然村; 分别,后园、 旺宅,18个村民小组组成,582户,2150人口,1485个劳动力,党员39人,其中有5个女党员,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280亩,其中拥有大棚蔬菜种植面积468亩年产3500吨蔬菜,发送到全国各地销售,主要产品为尖椒。近些年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创先争优活动,全
3、上坤村
  上坤村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三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181111217。
4、泽岐村
  泽岐村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三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181111231。
5、牛峰村
  牛峰村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沙埔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181110218。
6、善山村
  一都镇善山村地处福清市西北部山区,是一个拥有着光荣使命历史的老区村,距镇区3公里,与莆田、永泰仅一山之隔。全村拥有山地面积3.1万亩,耕地面积830亩,枇杷种植面积1.2万亩,户均22.6亩,人均6.7亩,福州市名特优水果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枇杷生产示范基地,是我村的农产品技术产业。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新引进铁观音茶叶种植600亩,嫁接甜橄榄种植面积200亩,油菜种植面积200亩,已初现成
7、江田村
  江田村系江田镇政府所在地,由一个主村和烟台自然村组成,西邻友爱村,东接长林、下沙、克明等村,北滨东海,南面群山。江田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600亩,旱地600亩,山地占9000亩,可供企业使用沙漠地占700亩,横片商业用地380亩。全村2480多户,8683人,共有村干部26人,其中“两委”干部9名,一般干部17名,全村党员134名。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477元。 近年来,江田村逐渐
8、琅峰村
  琅峰村有2249户,8346人。总面积约7.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070多亩,林地面积4600多亩。
9、青桥村
  青桥村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总户数650户,1887人,由青桥、岭顶、高山顶三个自然村组成,13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2名,村“两委”成员7名,村民代表37名。
10、大目溪村
  大目溪村,全村户籍人口1189人人,250户,辖3个自然村。由28个姓氏组成,是个多姓村,著名的大目溪环村而过,风影秀丽。
11、楼格村
  楼格村总面积5650亩,人口共423人,其中党员21人。辖有2个自然村,全村以农业为主,全村种植有大量的优良脐橙----52号。
12、洲头村
  洲头村位于闽侯县南通镇西北部,距福州市区约18公里,距南通街1公里。东邻泽苗村、西连上洲村、南隔南通村、北靠大樟溪与方庄村相连。村内河13条,全长7公里,贯穿村头村尾,5条主干道,15条支路,5条便行道,计13280米,如蜘蛛织网一样遍布全村每个角落。洲头村下辖两个自然村, 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800亩,耕地面积900亩,总户数593户,总人口1691人,村民代表41人,党员51名。洲头村两委
13、雪峰村
  雪峰村位于大湖乡西北部,东邻岭头村,西接大池村,南毗兰田,北连廷坪良地村。全村土地总面积为16638亩,山地13648亩,耕地2115亩, 辖雪峰、天洋、天湖等3个自然村,计有242户,1024人。雪峰村宋至清属侯官县,同为永安乡(永靖乡)嘉祥东里30都,清末属大湖区,民国29年属第六区墙雪乡,民国34年,属大湖乡蓝雪保,民国37年,属大湖区大湖乡,1949年9月属第九区大湖乡,1950年9月属第
14、梧溪村
  梧溪村是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洋里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121202221。
15、下屿村
  下屿史称阜屿,以阜屿岛为村,地处罗源湾南岸,位于连江可门港开发区内,距连江县城35公里。全村1100多户,4100多人,是一个以海为田的纯渔业村。 渔业发展以海水养殖为主,近内海渔业捕捞、育苗、海产品加工销售为辅。网箱养鱼和浅海养殖是其特色产业,主产大黄鱼、真鲷、美国红鱼、石斑鱼、海带、牡蛎等特色海产品。现有海带、龙须菜、太平洋牡蛎、江篱等浅海养殖面积4800多亩,网箱养殖7500箱。从事渔业生产
16、后湾村
  后湾村位于黄岐半岛东北端,三面临海,扼南北航道之咽喉,与马祖列岛仅一水之隔,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景观奇特,名胜古迹甚多“北茭鼻”风光闻名海内外,全村陆地面积0.74平方公里,总户数1865户,总人口6995人,拥有各类大马力渔船155艘,产业以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上运输为主,辅以冷冻、制冰等相关配套企业,是我省著名渔村。北茭村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人文景观丰富,宋代初叶建设的“天后宫”以及“东升寺
17、百胜村
  百胜村归属福建福州连江县晓澳镇,距福州72公里,到连江县城18公里,是福州市第一大行政村。1、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民国18年,连江共设8个区,149个乡镇,附乡397个,百胜乡正式成立,它在第三区,第13乡。1950年,百胜镇区划上位于连江县二区。1952年4月,连江县继续更改行政区划,不过百胜镇被保留,仍在连江县二区。1956年11月,百胜与官岭、透堡、定海、北茭这5镇改为乡。1958年,连江县
18、中麻村
  人口2524人,户数578户。历史上地名为:二十八都。【林氏宗祠】建于清朝年间,占地300平方米。为濂江林氏,户数300户,八代同堂。林氏源流研究会委员:林增津T:6330959【张氏宗祠】占地400平方米。张姓的祖先,可以直接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而不必像许多别的姓氏一样,须得费点力气才能拐弯抹角地找到自己是黄炎子孙的证明。光是这一点,张姓的人就要比别人幸运而神
19、江湾村
  江湾村位于下宫乡东北部,北邻东海,东邻松皋村、西邻初芦村,辖江湾、下沃2个自然村,辖区面积4737.2亩,其中耕地200亩,全村216户,总人口773人。村民主要从事海水养殖和近内海捕捞生产,盛产海带、鲍鱼、真鲷、羊栖菜等水产品。为了加快江湾村渔港建设,在县领导和县发改局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该项目从2007年开始动工建设,下宫乡江湾村三级渔港项目该项目建设基本完工。
20、石湖村
  石湖村是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梅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124101214。
21、官庄村
  官庄村是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云龙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124200204。
22、茶口村
  茶口村是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塔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124107202。
23、后洋村
  后洋村位于桔林乡北面,海拔280米,距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水泥路已通往行政村。全村总面积17281亩,其中:耕地面积2484亩,林地面积11675亩,果园地面积447亩,水域面积1670亩。共有344户,1225人,20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5人,0正式党员55人,预备党员1人,其中女党员7人,外出务工党员15人。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其中支部成员4人,村委会成员3人。全村育龄妇女265人,“
24、云山村
  云山村位于岭路乡藤山片,系老区村,距乡政府所在地23公里,东与长坑村相连,西南与本乡寨下、对山村交界,北与城峰镇相邻。村部所在地云山自然村海拔820米,土地总面积11平方公里,林地1.38万亩,耕地面积710亩,园地720亩。有1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8户,总人口为608人。
25、潭后村
  潭后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南部,属岭路乡,海拔150米,距县城10公里。西界赤锡乡,北邻岭路村,东连藤山,南接寨下村,是省级重点自然旅游区青云山所在地,也是老区革命活动根据地。宋代属中和乡元辅里,元代分属十一、十二都,明、清时期又为中和乡元辅里;民国初属县城区,民国25年属一区,民国27年属泉山乡。1949年9月起,分别隶属一区、城关人民公社岭路管理区、岭路人民公社。1985年建村,下辖潭后、洋
26、下长治村
  下长治村系福州市罗源县起步镇平洋(原)十二行政村之一。东邻沈厝村,西与上长治村接壤。距县城约六公里路程。  村落面积为  平方公里。全村240户,约一千人,6个村民小组。  [历史人文] 下长治与上长治原是一个行政村,俗称“张郑”。61年正式划分成两个行政村。现在口头上称上长治为“张郑”,下长治为“暮下”。  下长治主要姓氏是黄、郑两宗。  郑家始祖德山公,第三代孙端兴,字善初,明建文元年官授太医
27、琅坑村
  一、本村基本情况 琅坑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北与古田县接壤。全村土地总面积6001亩,其中:耕地面积731亩、山地面积4630亩。全村辖琅坑、廷坪洋、桥上岭等3个自然村,人口487人,其中,低保户19户32人,五保户1户1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63元。全村现有党员36人,村两委干部4人。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琅坑村尽管经济相对落后,但村“两委”仍积极筹资坚持为民办实事。琅坑村相继完成了路灯
28、塘下村
  一、本村基本情况塘下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西与闽侯县接壤,北与古田县接壤。全村土地总面积13521亩,其中:耕地面积 1138亩、山地面积11685亩。全村辖塘下、洋门堂、水楼、晏潭等4个自然村,253户839人,其中,低保户16户27人,五保户6户6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82元。全村现有党员25人,村两委干部6人。 二、 经济发展情况:塘下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塘下村仍积极筹资坚持做好为
29、沈厝村
  沈厝村系福州市罗源县起步镇重要行政村之一位于罗源县西北部,距离罗源城关4公里,东邻万吨码头20公里,座落在巍峨的茅山与秀明的笔架山之间,有一望无际田野和绿意盎然的花卉基地,邻镇所在地1公里多,南接省道于线(通往高速公路)800米左右,村落面积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560人,共360户,辖1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建筑景观] 沈厝村旧称福建省福州府罗源临济里仙茗境,开祖自浙江入闽,定居仙茗
30、井水村
  井水村概况 井水村位于鉴江镇东北部沿海突出半岛,三都澳入口处,该村海域水深20米以上,不冻不淤,可建20万吨以上泊位码头,具备良好的港口自然条件.该村山观水色风景独特,山上景观千姿百态,是一个天然的石头动物园,海上毗邻官井洋,是垂钓、帆船、游艇等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土地总面积2.4平方公里,山地面积0.14万亩,耕地面积137亩(其中:水田46亩,旱地1亩),总95户430人。紫菜、海带、鲍鱼养殖是
31、新览村
  新览村位于紫薇山下,西踞鹤岭,东傍鹤溪,后背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由仕后、新光、路上、路下4个自然村组成,共936户,3066人,现有党员83名,村“两委”成员7名,村民代表45名。近年来,新览村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新览蘑菇种植业已成为鹤上镇的示范基地。
32、古坑村
  古坑村位于同安西北部,辖寨下、美岐山、石狮、周厝洋、殿前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500户居民,人口1681人。农民人均年收入6950元。古坑村设党支部,党员总数82人。村主要经济收入有:山地承包款、务工、种植生姜、茭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于2000年开始动工新建,目前已投入使用。活动场所占地面积1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2平方米。活动场所具备的主要功能有:老人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活
33、上宅村
  上宅行政村下辖上宅、后田洋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634亩,508户,1667人。2008年经济总收入为2399万元,人均收入8761元,经济以蔬菜种植为主,养殖业、工业为辅。
34、后埔村
  后埔行政村下辖后埔、西洋、田中央、下寮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7228亩,1124户,3727人。2008年经济总收入3210万元,人均收入5820元。经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35、兰石村
  兰石村系书峰乡第一大行政村,东西南北方向分别与榜头镇、本乡西坑村、本乡四黄村、社硎乡湖洋村交界,距乡政府10公里、县城20公里。全村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1600多亩,山地8000多亩。全村总人口4300多人,1005户,辖7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村内有二所完全小学,村内河流密布,水源丰富,241县道贯穿我村,主要村道都已铺设水泥路面,基础设施完善,市、县多次授予我村文明村称号。改革开放
36、东溪村
  东溪村位于仙游县钟山镇驻地南侧4公里,仙庄公路东侧,东边与省级风景区九鲤湖只隔6公里,南与卓泉风景区只有2公里。庄仙公路从南向北纵贯全境,交通便利。村内硬化道路6㎞,村村相通。东邻钟山镇湖亭村,西邻钟山镇南兴村,南邻钟山镇卓泉村,北邻钟山镇呜和村。全村辖区面积约6.2平方公里,村内总人口2450人。下辖:苍前、梨山、坑里、度下、宫后、大妹、上柿、下柿、王厝、岭头10个自然村,共18个村民小组。 本
37、江东村
  江东村简介 江东村位于木兰宁海下游南侧,黄石镇在村西南角,相距有3公里左右。东接海边遮浪村,南接三华村,西接清中清后村。西北于桥霞村毗邻。全村方圆面积约3平方公里,分村分四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1371户,人口5749人,村配备两委干部9人,聘干5人,党员271人,其中预备党员8人,全村经济作物以水稻为菜田季节性承包种植,瓜果、蔬菜,靠近海堤长期做承包养殖海产,村两边边角种植枇杷、龙眼,农民人
38、园头村
  华亭镇园头村东临万坂村,西靠南湖村,南依仰天山,北伴木兰溪,村域面积4.8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450亩,由前社、后社、过湖三个自然村组成。在村总户815户,在村户籍人口3000多人,在全国各地居住人口3000多人,侨居马来西亚、港、澳、台等人口3000多人,总人口逾万人,是城厢区的第一侨村,享有“文化绿洲”的美誉。园头村山环水抱,果树成林,绿荫如盖,还有天然游泳池,鲎山等天然景观,素有“兰溪绿洲
39、岭下村
  岭下村基本概况 岭下村位于榜头镇东北角山麓旧何岭古道之下,东北临钟山镇,西接仙庄公路,南靠何麓村,北倚何岭。总人口2440人,下辖11个村民小组,党员60人,村两委干部6人。系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有耕地面积690亩,山地面积6000多亩,其中生态林面积4420亩。近年来,我村先后多次被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单位。2005-2008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县平安村”称号,2006年-201
40、埔柳村
  埔柳村位于华亭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部,东与前柳村相邻,西与涧口村、走马亭村接壤,南与华亭社区居委会相邻,北靠赖厝村、隆兴村。现有莆永高速、濑榜路自东向西横跨我村,华亭至五云村道自南往北贯穿,村内村道总长约七公里,已基本完成硬化。全村现有耕地七百多亩,山地两千三百多亩,果地一千七百多亩。全村人口6038人,系华亭镇第四人口大村,辖埔头、柳园、山仔、西山、下铁灶五个自然村,二十四个村民小组。设三个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