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
1、西城街道
  西城街道
2、东城街道
  东城街道
3、官池镇
  官池镇位于大荔县城正南10.5公里处,该镇东临西寨乡,西连八鱼乡,南界渭河与华阴市相望,北接石槽乡,居沙苑腹地,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77平方公里。是大荔县对外交流的“南大门”。  官池一名,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唐曾在北设沙苑监,筑沙苑城,豢养军马,筑舍建村,故名“官池”。明代属华至乡,清代道光时属南乡,光绪时为第十二保,民国时设渭阳区,1950年属第六区,1958
4、羌白镇
  春秋战国时期,大荔境内人烟稀少,随着历史长河的推移,到魏晋南北朝时候,五湖内迁延续至宋隋,各少数民族多入关中平原,形成大荔戎,其中以羌族后代为主,经过长时间与汉民族融合,在羌白地界繁衍生息至今。使这里成为人口约32000人的一个大镇,共17个行政编制村,108个村民小组。   羌白由于独特的气候、土壤、水分条件,种植西瓜历史悠久,享负盛名,羌白西瓜的独特特点——个人、沙甜、皮薄、水分含量高,同时,
5、朝邑镇
  朝邑镇位于大荔县城东14.8公里处。辖15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89个村民小组,34个省、市、县驻朝单位,总人口23979人。耕地3.2万亩,土地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  朝邑镇原为朝邑县旧址,历史悠久,据《朝邑县志》所载,朝邑一名始于西魏大统六年(公元540年),已有1 400多年历史。1958年大朝并县后,朝邑县城改为镇,后为朝邑公社。1 98 3年命名为朝邑镇。现为大荔县东部
6、许庄镇
  许庄一名,起源于南北朝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相传那时山西许姓迁移此建村,命名许庄,村东尚有许氏祖坟,村西还有许氏花园遗址,明时为大德乡晏安里。清咸丰时,置北乡第二十四保,民国 时期。设许原乡,建国时期设二区、许庄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省政府批准为建制镇,命名为许庄镇。   大荔县许庄镇地处县城正北7.5公里处,108国道穿镇而过,许--冯、许--安公路横贯东西,交通这十分方便
7、安仁镇
  安仁镇位于大荔县城东北20.8公里处,东接步昌乡,南连朝邑镇,西邻户家乡,北靠两宜镇,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形,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7公里,总面积57.1平方公里。全镇辖23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134个村民小组,3.3万人,占耕地55019亩。  工农业以及农副产品情况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扬克难攻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
8、韦林镇
    韦林镇位于大荔县城东南22公里处,东邻国营沙苑农场, 南濒渭河与华阴市五合乡相望,西北分别与本县西寨乡、官池镇接壤。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06个村民小组, 23000余人,是大荔县人口最多的移民乡镇。-行政区划  韦林镇辖19个行政村:韦林、仓头、仓西、长城、会龙、火留、望仙、泊子、阳昌、迪西、东一、东二、东三、新合、迪东、柳园、仁东、仁中、仁西。-经济发展  韦林镇经济以农
9、下寨镇
  下寨镇位于大荔县西南20公里处,地处大荔县的西边缘,是大荔的西大门,南与张家乡接壤,西与临渭区相邻,108国道穿境而过。东西长11.8公里,南北宽7.5公里,总面积37.2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5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万人,总耕地面积41500亩。下寨镇南沙北垆,南沙是“108”特产的主产区,北垆是棉瓜生产基地,该镇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5℃,日照充足,资源
10、两宜镇
  陕西省大荔县两宜镇是历史名镇。位于县城东北30公里处,与山西,合阳、澄县毗邻。是大荔县东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也是文化、科技、医疗、教育的中心集镇。辖内共有17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户数5165,人口20783,年末拥有耕地47000亩。其交通邮电事业发达,水利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气候温和,景色宜人,瓜果飘香,牛羊成群,文化娱乐活跃,医疗卫生齐全,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日益
11、赵渡镇
  赵渡乡是三门峡移民返库重建乡(镇)之一,地处大荔县城以东约二十五公里,位于黄河、洛河、渭河交汇之处,东依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南临渭河与潼关县毗邻,西靠洛河与韦林镇相接。目前,全乡辖10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960人。 古镇赵渡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春秋战国时期,赵渡是古芮国的建都之地,1929年赵渡曾出土过历史价值极高的“芮国鼎”。特别是,清朝时期,赵渡出现了“爱民扶英”御史刘重麟、“救
12、埝桥镇
  埝桥镇位于大荔县城以西7.5公里处,全乡共有18个行政村, 96个村民小组,28326口人,56041亩耕地,境内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充足,灌溉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大(荔)蒲(城)公路横穿全境。自1996年发展设施农业以来,埝桥乡目前己成为全县发展设施农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产品知名度最高、市场份额最大的特色水果大棚之乡。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反季节蔬菜走俏天南海北。设施农业被县委、县政府命名
13、苏村镇
  苏村镇位于关中东部大荔县城西南18.7公里处,地处沙苑南部。南临渭河与华县接壤,北靠八鱼乡,西接张家,与渭南市毗邻,东贴官池接大华路。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半沙半垆。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77.9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7万亩。全乡辖8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4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5人。  境内交通便利,东(阳)张(家)公路穿乡而过,连接大华路和渭南市,共穿全乡7个自然
14、范家镇
  范家镇位于大荔县城东北27.5公里,实际路程37.3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4°37′,东经110°09′,东至黄河,西连两宜镇,南和步昌乡接壤,西北与高明镇毗邻,北隔金水沟与合阳县马家庄相望。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总面积164平方公里。辖范家、雷南、福佑、雷北、南乌牛、北乌牛、东寺子、西寺子、井庄、建龙、加西、营西、北歧、南歧、北干、上辛、店干、南干、结草、金水、裕西、华原、辛村、加
15、双泉镇
  双泉镇位于大荔县城东北22.5公里处,下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耕地面积5.8万亩。区域内光照充足,灌溉便利,积温高,水质好,属哈蜜瓜的优生区。其产品色绿黄、内桔红、味甘甜。瓤肉多,口感好,耐贮运,比新疆哈蜜瓜上市早。2005年,双泉镇种植哈蜜瓜10000亩,面积扩张到伯士、朝邑、步昌、安仁等乡镇,种植上采用了锅炉加温等高效技术,哈蜜瓜较往年成熟期有望提前3-6天,五月上旬全面上市。热情、
16、冯村镇
  冯村位于大荔县城西北12.2公里处,总面积45.5平方公里, 13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1万。   冯村镇因驻冯村而命名,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有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址先生设计,上世纪二十年代修建的洛惠渠系,有陕西省重点工程二期抽黄工程干渠东西横贯全境。全镇有耕地面积46151亩,经济以农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是渭南市设施农业的发源地。历史上冯村是一个粮丰棉朔、林木
17、段家镇
  段家镇位于大荔县城西北20公里处,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南缘,铁镰山西端,地形南高北底,梯次下降,呈三级台塬格局。东与许庄镇接壤,西与蒲城县平路庙相望。东西长22.5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74.1平方公里。全乡辖20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1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万。段家乡海拔530米,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4℃,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平均降雨量514mm,无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