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3]
81、石棉县
  石棉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雅安市最南端,东连汉源县、甘洛县,南接越西县、冕宁县,西依九龙县、康定县、北与泸定县毗邻。距离省会成都365公里,距雅安市城区210公里。境内山高谷深,山地为主,河流纵横,岭谷相间。有贡嘎山、大雪山、令牌山、黄草山、鸡冠山 、坛子山等主要山脉,最高海拔5793米,最低海拔780米;县域属中纬度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冬春无严寒,夏秋多雨无酷热的特点,干湿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82、芦山县
  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属雅安,盆地周山区县。北与汶川,东北与崇州、大邑县,东南与邛崃,南与雨城区,西南与天全县,西北与宝兴县相连。距成都180公里。幅员面积1364平方公里,辖6镇9乡。人口12万。 芦山历史悠久, 自秦时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史遗存十分丰富,尤以汉代文物著名,有“汉魂”和“汉代文物之乡”之称,被四川省名命为“历史文化名城”。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曾两次经过芦山,并在芦山设
83、宝兴县
  宝兴县位于四川西部,雅安市北部,夹金山下,幅员面积3114平方公里。辖3镇8乡54个行政村,5.4万余人。1930年建县, 因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取《礼记.中庸》“宝藏兴焉”之意而命名。这块迷人的土地栖珍藏奇。“动物活化石──大熊猫”,以其发现最早并命名、保护和贡献最大、活体存量最多而闻名遐迩。这片神奇的热土掩玉埋金。“宝兴白”大理石以其储量丰富,易于开采,“洁白无瑕、质地细腻、抗折性强、出材率高
84、马尔康市
  县城马尔康镇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驻地,是全州政治、文化、金融、信息中心。 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北部。县府马尔康镇为川西北交通 、贸易中心。面积6632.7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5.62万,为藏族聚居区。“马尔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 。昔为校磨、卓克基、松岗、党坝四土司辖地。1953年建立马尔康办事处,1955年设立马尔康县,1958年自治州州府机关迁此,成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
85、松潘县
  松潘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06′—33°09′,东经102°38′—104°15′之间。东接平武县,南依茂县,东南与北川县相邻,西及西南紧靠红原县、黑水县,北与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接壤。县境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112.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8608.37平方公里。县城进安镇,海拔2849.5米,距省会成都335公里,距州府马尔康431公里,“九环线”西线沿岷江纵
86、金川县
  金川县位于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渡河上游。幅员面积5432平方公里,总人口7万,全县共有藏、羌、回、汉等14个民族。 县境东邻小金县,西靠壤塘县,南与甘孜州丹巴县接壤,北同马尔康县毗连。距省会成都487公里,离州府所在地马尔康92公里。 金川素有塞上江南、嘉绒故土、中国雪梨之乡、东女国之美誉。地表海拔在1950米至5000米之间,属明显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因受
87、小金县
小金县   县名来历 藏名赞拉,凶神之意。因境内小金川得名。小金川因沿河产砂金得名。人 口 1990年,全县人口72510人。清代之前全是藏族聚居地,人口众多、经乾隆两征金川之后,人口骤减。战后,清廷推行改土归流,移民设屯。大量相领屯土移民和内地民户进入,人口有所回升。现有城镇人口8013人、农村人口 64497人。人口出生率25 31‰,自然增长率13.81‰。民 族 县境属藏族聚居地之一。总人口中藏族34
88、黑水县
  黑水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北端的岷江上游,与闻名遐迩的九寨沟毗邻,介于东经102°35′—103°30′,北纬31°35′—32°38′之间。  县人民政府驻芦花镇,距省会成都310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76公里。邮编:623500。代码:513228。区号:0837。拼音:Heishui Xian。县名来历  以境内黑水河得名。黑水为藏语“措曲”意译,“措”
89、若尔盖县
  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
90、红原县
   红原县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1960年建县,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红原”。红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南距成都450公里,北距兰州640公里。境域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6.2℃,年降雨量为753毫米。全县幅员面积8400多平方公里,辖9乡2镇、36个行政村
91、泸定县
  泸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二郎山西麓、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 部,界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 东与石棉县相连,位于东经101°46′-102°25′,北纬29°54′-30°10′。 南北长69.2公里,东西宽49.9公里,全县总面积2165.35平方公里 (未含争议区域面积198.48平方公里)。 全县辖4镇8乡,57个村民委员会,居住着汉、藏、彝、回、羌、蒙、苗、纳西族等14种
92、西昌市
  西昌位于四川西南部,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力量。西昌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2大平原)腹地,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南北最长约20公里,东西最宽约43公里,幅员面积2651平方公里。全市辖38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4个居民委员会,231个行政村
93、会理市
  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会理县,设立县级会理市,以原会理县的行政区域为会理市的行政区域。会理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正南端,处于攀西资源开发区腹心,西连攀枝花,南与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州相邻,扼川滇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川西南与滇西及南亚商贸往来周转重地,为古丝绸路必经要塞,素有“川滇锁钥”之称。全县辖50个乡镇,304个行政村,幅员4522平方公里,总人口43.3万。
94、会东县
  会东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南端,全县幅员面积3227平方公里,总人口36.78万人。境内拥有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优势和发展潜力,素有“攀西明珠”之美誉。会东自1952年7月1日建县,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由贫困落后向文明富裕迈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全县人民乘改革春风,举改革大旗,坚持两个“一三三”发展战略,紧紧围绕“11988”富民兴县目标,
95、普格县
  普格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位于四川西南、凉山州东南部。全县幅员面积1918平方公里,辖3个镇、31个乡,151个行政村,7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6647人,其中农业人口125233人,占总人口的91.7%。有汉、彝、回、布依等16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03079人,占总人口的75.4%;彝族人口102270人,占总人口的74.8%。
96、冕宁县
   冕宁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邻越西、喜德,南接西昌、盐源,西连九龙、木里,北与石棉县接壤,北距省会成都470公里。辖2个农村工委6个镇32个 乡。有汉、彝、藏、回等20多个民族,全县总人口32007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931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2%。  冕宁县历史悠久,人民勤劳,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便在这块地上耕织狩猎,繁衍
97、越西县
   越西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邻美姑县,南接昭觉县、喜德县,西界冕宁,北连甘洛县、石棉。幅员面积2256.47平方公里,辖9个地区工委、5镇、36个乡、288个村、908个村民小组、2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3.45万人,   县境内多山,气候属西昌巴塘亚热气候区,天气凉爽,雨量充沛,四季不太分明。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马铃薯、小麦、荞麦。土特产有苹果、花椒、核桃、生
98、甘洛县
   甘洛县隶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位于四川西南部,攀西地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东与峨边县、金口河区接壤;南与美姑、越西两县相连;西与石棉县交界,北临大渡河与汉源县相望。县内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575米,县城海拔1070米。县城年均气温16.32℃,年均降雨量830毫米。县人民政府设在新市坝镇,建成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6385人。全县辖7镇21个乡,225个
99、綦江区
   綦(qi)江县全县辖石角镇、东溪镇、赶水镇、打通镇、石壕镇、永新镇、三角镇、隆盛镇、郭扶镇、篆塘镇、丁山镇、安稳镇、扶欢镇、永城镇、新盛镇、中峰镇、横山镇等17个镇和古南、三江、文龙等3个街道。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14.5%;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4985元,同比增长21%。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53.5%;辖区内财政总收
100、白银区
    白银市白银区位于黄河中上游、甘肃腹地,是白银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素以“铜城”闻名遐迩。区域总面积1372平方公里。现辖强湾、武川2乡、王岘、四龙、水川3镇和人民路、公园路、工农路、四龙路、纺织路5街道,有45个行政村,31个社区,总人口27.78万人。  辖区内大中型企业20多家,白银有色金属公司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年生产能力3
101、会宁县
  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
102、武山县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的渭河上游,东连甘谷,南靠岷县、礼县,西接漳县,北邻陇西、通渭二县。地处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均向中部河谷川区倾斜,海拔在1365——3120米之间,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6℃,降水量500毫米。县境东西宽57.5公里,南北长59.5公里,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辖6镇9
103、静宁县
  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长征片区(红二十五军)
104、环县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北部,东临甘肃华池县、陕西定边县,南接甘肃庆城、镇原县,西连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同心县,北靠宁夏盐池县。东、西宽约124公里,南北长约127公里,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33万人。是早在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建立了红色政权的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丘陵沟壑区,山大沟深,地形复杂,山、川、原兼有,梁、峁、谷相间。全县大部分地区属环江流域,为温带大
105、华池县
   华池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东北与陕西的志丹、吴旗、定边接壤,西南与省内的庆城、环县、合水为邻。全县共辖3镇16乡13.1万人,有汉、回等8个民族,总土地面积37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5.9万亩,山地占85.4%。县内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320-510毫米,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140-160天,具有发展农、林、牧、渔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县人民政府驻柔远镇,邮编:745600。代码:62
106、镇原县
  镇原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地区西南部,东邻革命胜地延安,南眺六朝古都西安,西接省会兰州,北界塞上明珠银川。全县共辖 7镇17乡215个行政村2008个自然村,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总人口51.98万(2005年),其中,农业人口约48万,少数民族6个,包括回族、维族、蒙古族、撒拉族、藏族、赫哲族,共51户241人。行政区划  镇原县辖7个镇、12个乡:城关镇、屯字镇、孟坝镇、三岔镇、平泉镇、开边镇、太
107、通渭县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介于东经104°57′~105°38′、北纬34°55′~35°29′之间,海拔为2521~1410米,平均海拔1970.5米。东南、南分别与秦安、甘谷县接壤,西南、西分别与武山、陇西县相邻,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安定区、会宁和静宁县毗邻,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连结兰州、白银、平凉、天水等地的重要枢纽。政区划分  全县共辖6镇12乡、332个行政村、3个社区、
108、岷县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地处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几何中心,享有陇原“旱码头”和“千年药乡”的美誉,境内海拔为2200 -3872米之间。全县辖18个乡镇,境内聚居着多个民族,总人口45万余人,其中城镇人口4万余人,总面积3578平方公里;境内山峦环抱,洮水绕城东流,草场广阔,资源丰富,山川秀美,是甘肃南部亟待开发的一块宝地。地理位置:
109、宕昌县
  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
110、迭部县
   迭部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南州东南部,白龙江上游的高山峡谷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02°55′~ 104°05′,北纬33°39′~ 42°20′之间。海拔高度1600米~4920米之间。全县辖12个乡,52个行政村2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万人,系藏民族聚居区。总土地面积为5108.3k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75公里。县境内青山碧水,层岭叠章,遍布悬泉、飞瀑、神
111、原州区
   原州区是固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辖7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153个行政村,38个居委会。 【气候条件】原州区气候属内陆暖温带半干旱区。由于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全年大部分时间受高压空西北风的环流影响,受青藏高原大气团的控制,境内降水少、蒸发量大,干燥度较高,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四季气候分明。冬季寒冷漫长,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差异性大,春季和夏初雨量
112、西吉县
  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长征片区(红二十五军)
113、隆德县
  隆德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地处北纬35度21分至35度47分、东经105度48分至106度15分之间。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宁朔;襟带秦凉,拥卫西辅,有关陇锁钥之称。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41公里,全县幅员面积985平方公里。总人口156023(2019年),其中男性人口80994人;女性人口75029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8:100,人口密
114、彭阳县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西连宁夏原州区,东、南、北分别环临甘肃省镇原县、平凉市和环县,1983年由原固原县分设建县,现辖4镇8乡,156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户籍总人口25.0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8.91万人,占75.22%;回族7.76万人,占30.98%,人口密度98.81人/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66万人,总土地面积为2533.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5.3万亩。
115、吴起县
   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西北邻定边县,东南接志丹县,东北边靖边县,西南毗邻甘肃华池县。地处东经107°38′57″至108°32′49″,北纬36°33′33″至37°24′27″之间。南北长93.4公里,东西宽79.89公里,总面积3791.5平方公里。  纵观全县地貌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233—1809米之间。境内有无定河与北洛河两大流域,地形主体结构可概括为“八川二涧
116、甘泉县
  甘泉县地处陕西省延安市中部,总人口73507人,其中农业人口53600人,总面积2284.7平方公里。210国道、西延铁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黄陵---延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甘泉历史悠久,西周即有史载,秦置雕阴县,北魏初置临真县,唐武德元年置伏陆县,天宝元年改甘泉县。名胜古迹有秦直道遗址、隋炀帝赐名的“美水泉”、唐代建筑白鹿寺、千年银杏树、宋代古墓群等。革命旧址有毛泽东发表“雪地讲话”
117、定边县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地处鄂尔多斯草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素有“旱码头”和“三秦要塞”之称,与靖边县、本县安边镇合称“塞上三边”。总土地面积 6920 平方公里,位列全省第三位。总人口35.9万人。共辖1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16个镇。有12个社区、185个行政村。县域历史悠久早在夏、商、西周时期就有原始部落的游牧活动。秦汉时期定边属于新秦的一部分。北魏时设大兴郡,西魏
118、隆回县
   隆回,寓名龙回。相传古时有一苍龙携八小龙自境内九龙山麓起程,往东海腾飞,中途回望,昔日盘地,云蒸霞蔚,灵秀钟聚,顿生恋故之情,于是折首回归,安营九龙。从此,润物造化,衍 育众生。诗般的神话,美丽的传说,给隆回增添无限风光和神采。基本概况  邵阳市隆回县境地处湘中偏西南,雪峰山脉西南端,东西窄,南北长,总面积2855.86平方公里。境内南部多为丘岗,北部多为山地,丘陵起伏,山峦叠嶂,自然景色蔚为壮
119、洞口县
   洞口县地处湘中偏西南,雪峰山东麓,资水上游。县域面积2200平方公里,辖10个镇、12个乡,人口 83万,以汉族为主,有瑶、苗、回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3个)。   洞口县于1952年正式建制。这一方水土哺育了众多的仁人志士,近代反袁护国民主主义革命家蔡锷就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代。这里还是原海军参谋长袁也烈将军、著名教育家刘寿祺的故乡。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战天斗
120、绥宁县
   绥宁县历史悠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森林资源蓄积量居全省之首,因境内森林茂盛,山奇水秀,被誉为“神奇的绿洲”。农村已初步实现电气化,全县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  绥宁县地处东经 109°49′~110°32′,北纬 26°16′~27°8′。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东邻武冈、城步,西连靖州、会同,南抵通道,北与黔阳、洞口接壤,县城距邵阳市208公里。绥宁周朝时为荆州之地,战国时属楚。唐代绥宁名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