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5]
161、钟山区
   钟山区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六盘水市,是西南川、滇、黔、桂、渝四省一市的“旱路立交桥”、贵州西部大城市六盘水的中心城区,处于滇黔两省结合部、贵阳——昆明两大城市的中心点,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中心带,是西南铁路、公路交通的十字路口。东接省会贵阳,北邻四川、重庆,南连广西,南下出海,西可穿越云南通往东南亚,区位条件十分突出。  城市建设行政区划钟山区是1988年建立的市辖县级行政区,是“中国
162、红花岗区
   红花岗区位于贵州省北部,总面积595平方千米(《简册》)/622.3平方千米(《贵州年鉴》)。2003年末,总人口63.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87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新华路,邮编:563000。行政区划代码:520302。区号:0852。拼音:Honghuagang Qu。  红花岗区辖8个街道、8个镇:老城街道、万里路街道、中华路街道、南门关街道、延安路街道、舟水桥街道、中山路街道、北
163、七星关区
  七星关区地处东经104°51—105°55,北纬27°03—27°46。东北与金沙县接壤,东与大方县相邻,南与纳雍县连接,西南与赫章县、西与云南省镇雄县毗邻,北与四川省叙永、古蔺县隔赤水河相望。最高海拔2217米,最低海拔470.1米,平均海拔1511米。年均降雨量954毫米,无霜期250天左右。全区辖35个乡镇(其中6个民族乡),6个街道办事处,524个行政村,22个居民委员会。2010年总人口
164、兴义市
  兴义市总体概况贵州省兴义市位于东经104°51'-104°55',北纬24°38'-25°23',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历来就是西南地区一个重要商贸中心,素有“黔桂锁钥”之称.  兴义市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黔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东与本省安龙县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林
165、凯里市
   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东西长51.7公里,南北宽44.3公里,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市内有苗、汉、侗等民族。是一个以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为国家乙类对外开放地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人口44.29万,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是全国少数民族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地理位置凯里市位于
166、都匀市
  都匀环境优美,城市建设成绩突出,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食品卫生示范先进市及贵州省经济强市、贵州省园林城市、贵州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都匀城位于“九溪归一”的剑江河畔,众多河流汇入沅江源头剑江穿城而过。碧玉般的剑江水,沿江两岸莺语流花,青山耸翠,是一个山水交融、山青水秀的天然生态环境。都
167、五华区
  五华区位于昆明市西北部,因境内五华山而得名。辖区面积397.86平方公里,辖1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88.09万人。按照“商贸立区、工业兴区、科技强区、立足社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区之首。 人文五华,魅力之都。五华区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分布着58个国家和省、市、区级重点保护文物、人文景观和众多名胜古迹。智力资源丰富、
168、盘龙区
   盘龙区是昆明市辖区之一,因盘龙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盘龙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早在3万年前,盘龙大地便有古人类活动。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成为人类繁衍生息之地。战国时期,已经进入文化水平较高的青铜时代,并迅速地向铁器时代过渡。唐永泰元年(765年),南诏王阁罗凤派其长子凤伽异在昆明筑拓东城,意在开拓东境。拓东城址在今盘江和金汁河之间,即今盘龙区大部分地区。拓东城的兴建,开启
169、官渡区
云南省博物馆   官渡区是昆明四城区之一。是昆明城区的东南部分。西隔滇池与西山区相望,南接呈贡县,西北与五华区、盘龙区相邻,北对嵩明县,东则与宜良县接壤。  官渡区总面积552.2平方千米。总人口52万人(2004年)。区人民0驻关上关兴路320号,邮编:650220。代码:530111。区号:0871。拼音:Guandu Qu。  官渡区也是昆明主要交通枢纽的集聚地。昆明站、机场以及大部分汽车客运站都位于本区。题
170、西山区
云南民族村   西山区西山区是昆明市区的一部分,是昆明城的西南部分。东濒碧波荡漾的滇池,与官渡区、呈贡县隔水相望,北与五华区、富民县接壤, 西邻安宁市、禄丰县,南连晋宁县。总面积791.14平方千米。总人口42万人(2004年)。(图片即为昆明西山龙门与滇池。)  区人民政府驻地马街。邮编:650100。代码:530112。区号:0871。拼音:Xishan Qu。   本区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
171、晋宁区
  晋宁县是滇文化发样地。航海家郑和故里。世界著名磷都之一。位于滇中,居滨池西南岸。面积1391平方千米。人口25.5万(1997),其中彝、回、哈尼等少数民族占9.5%。辖昆阳、宝峰、晋城、古城4镇及6个乡、2个民族乡。 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邮编:650600。代码:530122。区号:0871。拼音:Jinning xian。------------------------------------
172、宜良县
    宜良县有悠久的历史,西汉元封二年设昆泽县,属益州郡,蜀汉时期属建宁郡,西晋属晋宁郡,隋属昆州,唐初设新丰县,隶郎州,南诏时期西爨西迁后,乌蛮罗裒部筑城居住,称罗裒龙,属拓东节度辖,宋大理时期属善阐节度,元宪宗六年设大池千户,属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升大池为宜良州,二十一年改州为县,属中庆路。明、清沿称宜良县,属云南府。民国时期废府一级政区,县直属省管辖。1950年设宜良专区,县为专署驻地。195
173、石林彝族自治县
石林风景名胜区     石林,素有“天下第一奇观”之称的石林风景区。坐落在昆明南边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城86公里。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全县共有石林面积40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体的,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  所谓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各
174、沾益区
  沾益是珠江源头第一县,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曲沾盆地北缘,东邻富源县,南连麒麟区、马龙县,西接会泽、寻甸县,北与宣威市毗邻。国土面积2814.89平方公里,辖5乡2镇4街道、130个村委会(居委会)。有汉、彝、回、苗、白、壮、哈尼等19个民族,常住人口44.62万人。沾益是云南省最早建制的县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三分三合”,1997年恢复县置。沾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1370多年的建制历史,是云
175、蓝田县
白鹿原影视城   蓝田概况 蓝田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属西安市。面积1969平方千米。2008年人口63余万人,主要为汉族。县人民政府驻蓝关镇。  邮编:710500  代码:610122  区号:029   历史沿革 秦置县,以地产美玉(次等美玉叫蓝)故名。北魏并入霸城县,后复设蓝田县。北周升为郡后又置蓝田县,袭至今。地形地貌  蓝田县地貌地形复杂,南部为秦岭山地,中西部川、塬相间,北部是横岭。海拔418—24
176、周至县
  周至县南依秦岭,北濒渭水,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9′-108°37′,北纬33°42′-34°14′。总面积2956平方千米/2974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二曲镇,邮编:710400。代码:610124。区号:029。  周至在尧舜代时,即为古骆国,夏属古雍州,商称郝国,周秦之际,置之内史,地属京畿,汉武置县,即名周至,相沿至今。   《元和郡县图志》称:“山曲
177、王益区
  王益区位于陕西省铜川市中部,地处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候适宜。东北部与印台区接壤,西南部与耀州区相连,东南部与富平县毗邻。王益区是铜川市市辖区,于1980年4月建制,原名铜川市城区,200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更为现名。王益区下辖黄堡镇和王家河、王益、红旗街、七一路、桃园、青年路街道办,面积162.2平方公里,人口20.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28万人。王益历史文
178、凤翔区
  凤翔区位于关中盆地和渭北黄土台塬西部。宝鸡市东北。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簘的华山隐士簘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面积1179平方千米。凤翔县辖12个镇、5个乡:城关镇、虢王镇、彪角镇、横水镇、田家庄镇、糜杆桥镇、郭店镇、南指挥镇、陈村镇、长青镇、柳林镇、姚家沟镇、尹家务乡、唐村乡、董家河乡、范家寨乡、汉封乡,250个行政村,8个社区。人口51.5
179、眉县
  眉县隶属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下,行政区域横跨渭河两岸,地形地貌由南而北依次为山区、浅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渭北平原区,总体呈现“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西距宝鸡市65公里,东距省会西安市120公里,东与周至县接壤,南和太白县毗邻,西连岐山县,北界扶风县,全县总面积863平方公里, 居全省第80位,其中农耕地374668亩,全县辖10镇2乡,155个行政村。
180、杨陵区
小湋河绿海花谷+特色农庄集群   杨陵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东以漆水河与武功县为界,南以渭河与周至县相望,北以河与扶风县毗邻,西与扶风县接壤。东、西各距西安、宝鸡90公里。   政区沿革 上古黄帝时代,本区属岐伯、有邰国。尧舜时代,是古农师后稷“教民稼穑”的封地。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57年)县城迁往中亭川(今武功县武功镇),以后隶属武功,随武功变革而变革。1979年成立杨陵特区。1982年杨陵区作为独立县级行政建制归由宝鸡市管辖,1
181、乾县
  乾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北纬34°19′36〞-34°45′05″,东经108°00′13〞-108°24′18〞。总面积994平方千米/1002.7平方千米。总人口56万人(2004年)。  乾县在黄帝时称好峙,为祭天之所.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峙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建都咸阳,好峙属京畿辅地.北魏时改好峙为漠西县,隋
182、长武县
   长武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距离咸阳市165公里,介于东经107度38分至58分,北纬34度59分至35度18分之间,县境北临宁庆县,与子午岭相望,南依岐凤县,与陇塬县、关山余脉相近,东与彬县相连.成为渭北与陇东高原结合部的过渡地带。县境南北长30.05公里、东西宽27.23公里,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海拔在847- 1274米,耕地面积29.9万亩,且以山坡为主,人均耕地不足2
183、彬州市
  彬州市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版图形似一正写的“人”字。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为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在咸阳市发展总体框架中处于“尾翼”位置,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区位优势相对明显。福(州)银(川)高速公路,312国道,准备开工建设的西(安)平(凉)铁路从彬县而过。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境内流长104公里,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全县总面积
184、合阳县
   合阳县总面积1227平方千米。总人口44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715300。行政区划代码:610524。区号:0913。 合阳县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地区东部,黄河中游西侧,总面积1341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辖12镇4乡353个村民委员会。2005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GDP)1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55万元,城镇居民人口可支配收入4600元,农民人均
185、富平县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总土地面积1233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08度57分—109度26分,北纬34度42分—35度06分之间,全县南北长48千米,东西宽35千米,东邻蒲城、渭南,南接西安市临潼区、闫良区,西连耀县、三原,北依铜川市,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有西包、西禹、富闫高速公路和106省道,咸铜、西韩两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  富平县处于鄂尔多斯地
186、韩城市
    韩城市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隅,距省会西安240余公里,北依宜川,西邻黄龙,南接合阳, 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乡宁、万荣等县市相望。地处北纬35。18'50"~35 52'08",东经110.7'19"~110 37'24"。南北最长处50.2公里,东西最宽处42.5公里。边界总长168公里 。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0.79%,耕地42万亩 ,地形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下辖7乡(
187、华阴市
   华阴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西距西安120公里,东距洛阳230公里,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总面积817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岳华山所在地。199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93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被国家科技部等28个部委联合命名为西北地区首家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  华山历史沿革  战国魏华阴邑。秦改设宁秦县。西汉高帝八年(
188、安塞区
  安塞区古为白翟地,秦汉以来设置高奴县,隋唐五代为金明县,宋设置安塞堡,于南宋淳佑壬子年(1252)立县,距今已有750余年。安塞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正北,西毗志丹县,北靠榆林市靖边县,东接子长县,南于甘泉县、宝塔区相连,东经108°5′44″至109°26′18″,北纬36°30′45″至37°19′3″,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县境南北直线距离9
189、志丹县
   志丹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的故乡,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都”。全县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现辖6镇5乡1个管理区1个街道办事处,200个村委会,3个社区,1114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万人,人口密度为35.4人/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海拔1093-1741米,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水52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无霜期
190、南郑区
  南郑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06°30ˊ-- 107°22ˊ,北纬 32°24ˊ-- 33°7ˊ之间。县域南部与四川省通江县、旺仓县接壤,边界长度分别为48.7公里、94.2公里、15.8公里;西与陕西省宁强县、勉县为邻,边界长度分别为37公里、83公里;东与城固县、西乡县毗连,边界长度分别为79.3公里和39公里;北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想望,边界长度为40公里,县界总长度围437公里。
191、府谷县
府谷县    府谷(Fugu)县位于举世瞩目的“神府东胜煤田”腹地,北与内蒙古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东与山西省保德和河曲相邻,总面积3212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人2(2004年),是陕北工业第一强县,也是陕西省0公布的2007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之一。主要产业有煤炭、煤电以及载能煤化工,县人民0驻府谷镇,邮编:719400。行政区划代码:610822。电话区号:0912。地理交通  府谷县位于
192、靖边县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区。全县总面积5088平方公里,按地形地貌分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介于1123-1823米之间,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为395mm。  全县共辖23个乡镇(场),214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9.4万。 县内交通便利,307国道和210国道穿县城而
193、大通县
   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属省会西宁市辖县,全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辖22个乡、6个镇,41万人,人口密度129人/平方公里。自然资源  物产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场234万亩;林地面积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4%,位居全省第一。野生植物众多,药用植物有160多种,赤芍、青艽、茵陈、大黄等远销北京、上海等地。沙棘林面积12万亩,白桦林面积6万亩,开发生产的沙棘油、沙棘汁、白桦汁等产品具
194、湟中县
  湟中县位于西宁市西部。总面积2430平方千米。总人口49万(2007年)。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蒙古族等。县人民政府驻鲁沙尔镇,距省会西宁25千米,邮编:811600。代码:630122。区号:0971。拼音:Huangzhong Xian。地处湟水谷地及两侧山地,由滩地、丘陵中山和高山三种地形组成,除湟水河自西向东流径县境北部外,大南川、小南川、康缠川、云谷川等13条河流呈扇形汇集湟水河,
195、湟源县
  key 湟源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的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宁格铁路、109国道、青新公路穿境而过,素有海藏通衢、海藏咽喉之称。位于东经100°54ˊ至101°25ˊ,北纬36°20ˊ至36°53ˊ之间。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62公里,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海拔在2470-4898米之间。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0℃,无霜期27-71天。湟源历史悠久,古
196、乐都区
  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中下游,东接民和区,西连平安区,南临化隆区,北与互助区毗邻,东西宽64公里,南北长76公里,区域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86万亩。全区海拔1850米至448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为6.9℃,年平均降雨量为335.4毫米,无霜期144天。兰青铁路和高速公路横穿而过,区城西距省会西宁市63公里,距曹家堡飞机场36公里,东距兰州市168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197、永宁县
  永宁县地处宁夏平原中部,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郊县。全县国土面积1020平方公里,辖1街道(杨和街道)、5镇(李俊镇、望洪镇、杨和镇、望远镇、闽宁镇)、1乡(胜利乡),政府驻杨和街道,总人口20.4万人,有汉、回、满等13个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8%。境内沃野千里、沟渠纵横、鲤鲫逐波、林丰粮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行政区划  永宁县辖1个街道、5个
198、灵武市
水洞沟文化遗址   灵武,古称灵州。地处宁夏引黄灌区的精华地带,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全市总面积4639平方公里,总人口23.7万,其中回族人口11.1万人。全市非农业人口11.5万人,占总人口的48.5%。1996年5月灵武撤县设市,1997年12月被自治区纳入宁夏经济核心区范围,2001年2月被规划为全区的能源重化工基地,2002年10月被银川市代管,融入了“建设大银川”的战略框架,从此,为灵武市经济发展带来了
199、利通区
  利通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偎依黄河东岸,是宁夏引黄灌区的精华之地,吴忠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1384平方公里,辖8镇4乡、106个行政村、3个农场(办)、21个社区,总人口41.48万人。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827.7元和14905.2元。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00、青铜峡市
黄河楼   “塞上明珠”青铜峡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牛首、峡口两山对峙,黄河穿峡而过,山光水色相映,宛如开然铜镜,“青铜峡”由此而得名。青铜峡历史悠久,秦代起就有行政建置,属北地郡富平县地;清雍正二年设宁朔县。现全市辖6镇8乡3个农林场,共有104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有汉、回、满、蒙等16个民族,总人口24万人。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 青铜峡市地理位置优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