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
81、新河镇
  一、概况新河镇位于沭阳县城的西北部,新沂河的北岸,离205国道和-公路3公里,沂淮铁路穿境而过。镇域面积48.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人口3.9万。该镇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周圈花园更是闻名遐迩,当年担任淮海区主任的李一氓曾留下“胡家花园秀,淮海第一家”的诗句。明代嘉靖年间由当地进士胡琏始建于此,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到了清代,康熙初年,花园又传到胡琏的后人进士胡简敬手中,
82、省庄村
  省庄村:位于张省路南侧,村内有龙池山等。
83、大圣社区
  大圣社区村简介 马鞍街道大圣社区村位于六合区最北部,与安徽省天长市汊涧镇接壤,宁连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北部干线穿村而过,素有“南京北大门”之称,特色产业“大圣牌”水芹声名远扬。今年9月22日经村居合并,新的大圣社区村由原大圣、杨营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21.3平方公里,现辖58个村民小组,共有1932户、7130个人口,2012年村农民人均收入可达11200元。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共有党
84、常乐镇
  常乐镇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国家卫生城市和苏中苏北全面小康第一达标市——江苏省海门市城区东郊,由原常乐、平山、麒麟三乡镇合并而成。全镇总面积98.13平方公里,总人口7.77万。辖23个行政村、3个街道社区。常乐,江苏名镇,地灵人杰。清末状元,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张謇诞生于此。张謇一生创办了7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并在南通进行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早期现代化实验”,对我国
85、谢湖村
  谢湖村:位于厉庄中学东北1公里处。
86、娘庄村
  娘庄村:位于丁集镇东北2公里处。
87、丁伙镇
  江都市丁伙镇辖区面积80.9平方公里,人口5.01万人,下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和1个水产养殖场,是“全国花木名镇”。近年来丁伙镇坚持以“工业强镇、花木富民、环境育人、协调发展”为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更富活力,更具实力,更显魅力的“三力”丁伙,经济与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经济总量6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7.5亿元,财政收入53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0元。
88、丁庄村
  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位于革命老区、国家5A级风景区、道教圣地—句容市茅山镇。村地域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约16770.4亩,全村辖24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居民住户1135户,在册人口3455人,其中党员128人;残疾人40,低保41户,90人,五保25户,80岁以上老人99人;村办集体企业2个,农业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3家,民营企业9个,农家乐12家,2014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6
89、沈高镇
  姜堰市辖镇。1959年建沈高公社,1960年并入夏朱公社,1962年析建沈高公社,1983年改沈高乡,1990年设沈高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9公里。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2.1万。姜溱河南北贯通,盐靖公路过境。辖夏朱、夏西、超幸、新湾、夏北、沈舍、万舍、沈高、双杨、丁河、汤潘、美星、刁舍、夹河、河横15个村委会和沈高1个居委会。农业以棉花、油菜、大豆种植为主。工业有纺织、机械、仪表、医疗、建材
90、东盾村
  东盾村:位于董浜镇东大门,东沿白茆塘,南倚里睦塘,西靠虞东公路,北面与北港村相接。江南公路支路穿村而过,虞东公路傍村而行。2004年由原横浦、归市等二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4.09平方公里,辖42个村民小组,共有1012户,3571人。
91、新安镇
  新安镇始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政府驻地。南与淮安市涟水县灰墩镇接壤,北隔龙沟河与张店镇相望,东与三口镇、南与新集镇为邻,西临李集乡。4月,镇政府迁到人民东路1号集中办公区,镇域面积14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78万亩,辖29个行政村、4个社区、340个村(居)民小组、5.44万户、17.50万口人。2013年,全镇累计实现地区工农
92、合兴村
  合兴村:位于四甲镇西南2公里处。
93、段山社区
  段山社区:地处拦山河西岸,拖龙山东麓,104国道穿境而过。全村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两个自然村,共有居民540户,1876人。
94、大市村
  大市村:位于本乡西北部,东邻陇西村,南接仕厦村,西与歌舞村相邻,北靠瑶琳镇百岁村,由原大市、龙家山、赖田坞、长丘田、新村等五村合并而成,距桐庐县城26公里,05、16省道17公里,常住人口2762人,农户889户,共有27个生产组,行政区域面积21.6平方公里。
95、恩岱垟村
  恩岱垟村由原来的桥头洋、恩坑、板岱头三个老行政村合并起来的新行政村,总面积16383亩,管11个自然村,总人口1382人。恩岱垟村耕地面积1138亩,林地面积15102亩,13年人均收入6493元。恩岱垟村的主要发展产业是猕猴桃和毛竹,猕猴桃面积就有2450亩,其中有收入的是1500多亩,毛竹林面积5700亩。
96、吴村村
  吴村村:区域面积9.20平方公里,辖17个承包组,农户496户,人口1782人。
97、光明村
  光明村现有人口3086人,农户749户,33个村民小组,分布全村13个自然村。全村共有党员96名,团员20名。共有水田3354亩。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3亿元,村可支配资金5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3158多元。近年来,全村主要以二大产业为增收目标。农业除水稻种植外,重点以传统产业雪菜种植为主,利用无公害基地的优势,年平均种植面积保持在5600亩左右。目前,现有个体雪菜深加工企业6家,年
98、外婆坑村
  以前的外婆坑村是一个只有71户人家的小山村,九十年代初,人均收入还不到270元,当时都是靠番薯等食物当正餐吃,玉米、米几乎没有,80户人家就有40条光棍,村里流传着几句俗语,很形象的概括了外婆坑村当时的情况:新昌有个外婆坑,有囡不嫁这条坑,三餐吃的六谷羹,干活行路是牛耕,缺钱缺粮缺姑娘。由于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外婆坑村的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村民生活水平相当低下,是绍兴市15个贫困村之一。如今的外
99、下张家村
  来到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下张家村,远远的看见一幢幢花园式的小楼鳞次栉比,家前屋后,绿化美化,彰显茶乡特色;走在乡间的水泥路上,缤纷翠绿的茶花立于道路两旁,象一个个美少女展现着她们柔美绚丽的姿容,欢迎着远方的游客;进入这片花田绿海,那生机勃发、景观宜人的满眼花木,春情荡漾,清芬无处不在   我村位于金华市北郊,是国际山茶花物种园的坐落地,是“中国茶花之乡——竹马乡花卉生产基地”,交通便利,北二环,
100、坛石镇
  概述:坛石镇,属江山市,位于市境西北部,东北距江山城区虎山街道13公里,距市治衢州46.5公里。清末(1910年)设坛石乡,民国15年(1926年)属江山县第五自治区;民国23年(1934年)改属江山县第六指导区。1949年江山解放以后,设坛石区(初称郑家坞区),辖坛石、吴村等四乡。1956年撤区归县直属,1957年复设坛石区辖坛石等乡,1958年坛石乡改设坛石公社。1983年6月,撤坛石区机关复
101、新兴镇
  2013区划调整:根据《浙江省政府关于同意设立松阳县新兴镇的批复》文件,松阳县撤销新兴乡、新处乡、谢村乡建制,合并建立新兴镇,下辖44个行政村。新兴镇地处松阳西北边境,距县城14.4公里,北邻遂昌县,西连谢村乡,南接古市镇,东与赤寿乡隔松荫溪相望,辖区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87亩,山林面积44152亩,下辖20个行政村,9814人。乡政府内设5个办公室,现有在职干部31名,其中副科以上干
102、梅岘村
  梅岘村位于涌泉镇西南部,沿83省道而建,原有梅岘、石灶头两个自然村,1991年梅岘自然村迁移至石灶头,合二为一。全村265户、963人,是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8567元。梅岘村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加快发展这一文章:   一是突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我村以种植柑桔为主,总的种植面积有2000余亩,年产量2000吨,年销售额550万元。仅去年,就开发优质桔园600亩,柑橘已成为村
103、董家村
  董家村位于龙翔街道东部,南接皂林,东连南王,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区域面积3.96平方公里,所辖11个村民组,农户629户,总人口2409人。全村耕地面积4100 亩,其中水田面积2700亩,旱地面积 1400亩。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12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8654元,全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分别被评为桐乡市“先进基
104、大黄山村
  大黄山村位于村头镇东南部山区,距镇政府6公里,辖扛爬岭、大黄山、洞岭湾、岭头4个自然村,共151户,522人,盛产毛竹、有机茶叶等,环境优美,适合居住。
105、水湖镇
  水湖镇是长丰县城关镇,位于县境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中心。  一、人文环境  1、地理、气候  水湖镇位于省会合肥最北部,东邻定远十里黄乡,南界本县徐庙、左店、罗塘乡,西连淮南曹庵,北接淮南孔店。地处江淮丘陵北部,为沿淮河湖滩地平原,高塘湖与瓦埠湖分水岭东坡,地面起伏较小,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岗湾兼有,沿高塘湖地势低洼,等高线最高程为周老岗40米,最低程为大周圩18米。属亚热带季风
106、沟西村
  沟西村隶属埇桥区西二铺乡,位于市区西10 公里处,生态环境优美,气候适宜,东靠合徐高速公路,西邻濉溪县,南通宿涡公路,北靠乡政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下辖11个村民组,土地面积7716亩;有978户4156人。多年来,我们坚持农业科学发展不动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了村民收入的稳步增加。村先后被评为宿州市小康示范村、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村和省、市级新农村
107、十九里镇
  亳州市辖镇。1958年成立十九里公社,1983年设区,1992年建镇。位于市区东南9.5公里处。沿涡河0头10座,亳(州)蚌(埠)公路贯穿东西,京九铁路纵穿南北。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4.9万。辖马小楼、李新楼、马寨、钱楼、刘阁、十九里、火神庙、园艺、孙庄、林场、杨桥、陈小庙、朱庄、张庄、马庄、李大-庄、汤庄、梁庄、郭井、李小楼、李小寨、李门楼、李楼、姜屯、刘大-庄、薛菜园、温陈、李大楼、小杨庄
108、李兴镇
  太和县李兴镇位于县城西北部,处于两省三县市(安徽省、河南省,太和县、界首市、郸城县)交界处,是省政府确定的中心镇。全镇人口6,7万人,耕地6.9万亩,桔梗种植面积6万亩,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桔梗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桔梗系列产品远销韩国、 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该镇中药材种植除桔梗外,还有白木、白芍、白芷、紫丹参等。李兴镇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生产基地+ 农户”的产品化
109、杨饭店村
  杨饭店村位于施集镇东部腹地,距滁州市市区18公里,滁梁路(滁州至肥东梁园)穿境而过,规划建设的滁州市大西环经过该村。全村面积13.8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人口0.32万人,耕地0.32万亩,可养水面850亩。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40名。全村拥有山场1.1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0.5万亩,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板栗、茶叶、栎碳等是该村的特产。生态旅游是该村的一大特色,投资1
110、中垄村
  泉塘镇中垄村地处泉塘东南角,村域7.1平方公里,耕地5400亩,可养水面600余亩,现有1065农户,4063人,流动人口997人,下辖15个自然村。村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112名党员,村两委干部7人。农业生产以水稻、席草、荸荠、河蟹养殖等为主。
111、倪河村
  塔畈乡倪河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俗称“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距潜山县城70公里。全村共有27个村民组,516户,农业人口1838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8名。辖区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0亩,林地山场面积12000亩。茶叶是倪河村的主导产业,全村现有大小茶场8家,茶园面积4100亩。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全村拥有小型水电站6座,总装机容量3300千瓦。近年来,党建工作不断规范,基础设
112、刘福村
  刘福村位于五星乡中心部位,是五星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总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23亩,辖32个村民组,总户数1370户,人口5056人。刘福村设党总支一个,下辖3个支部,8个党小组,党员共计121人,其中女党员10名,总支(支部)委员共计10人。村-李国华,书记主任钱宗文,副书记杨振华。该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省级“百佳生态村”。盛产的压土芹芽蔬菜得到国家质量体系无公
113、河西村
  河西村位于石台县城东部横渡镇,距石台县城9公里处的鸿凌河以西,东邻本镇兰关村,西接香口村,南接横渡村,北交本县仁里镇。紧靠省道325。全村总面积2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7亩(其中水田616亩),山场面积12000亩,茶园645亩,果园面积2000亩。森林覆盖率88℅,植被覆盖率95℅.全村辖16个村民组,501户,共有人口1785人。2006年,河西村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级生态村、
114、七房村
  七房村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的东南端,地处两省(安徽、江苏)、四县(当涂、芜湖、宣城、高淳)交汇处,辖10个自然村,总面积230公顷,其中耕地2300亩,水面900亩,农户630户,人口2378人,2010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0500元。围乌公路横穿境内,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全村以蟹苗培育为主导产业,以水产养殖、生态循环农业、粮油加工等其它产业为辅,多轮驱动。现已建成了蟹苗培育、生态农业、水产养
115、高峰村
  高峰村位于中国竹子之乡——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东亭乡东南部,东南接浙江省安吉县昌硕故里鄣吴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高峰村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是卢湖竹海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文化古迹和生态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现状。高峰村总面积13.6平方公里,总人口3400人,耕地1200亩,拥有毛竹山11000余亩。村内有私营企业30余家,以竹制品加工为主,其中年产
116、南庄村
  南庄村位于漫水河镇东南部,白莲崖水库上游,东邻大化坪镇,南与太阳乡接壤,西与李家河村交界,北至安家河村,境内山高岭大、沟壑纵横,交通通讯条件差,一直制约着南庄村发展;全村辖15个居民组、308户、1342人、自然村庄113个。国土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8.5亩,水田面积766亩,旱地面积232.5亩,林地面积8300亩。南庄村地处大别山腹地,淠河流域上游,是个典型的山区村。土地肥沃,气候温
117、青山村
  青山村,位于董奉山东面山脚下,由上房、楼下、前王几个地区组成。由于这里地肥土沃,气候宜人,瓜果飘香,四季常青,故得“青山”之美名,是青山派黄氏的发祥地。旧属善政乡廉风里,元为十一都四图。东邻屿头村,西靠董奉山,南连湖南村,北接福坊村。有624户,人口2220人。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600多亩,耕地面积447亩。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6362元。2011年至2013年,村财收入7
118、书峰村
  书峰村位于书峰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2公里,东与榜头镇接壤,西与大济镇交界,南邻书峰乡鲤岭村,北连书峰乡四黄村。全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人口3498人,999户。2004年,被省民政厅、司法厅授予“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被省妇女“双学双比”领导小组授予“全省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被仙游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现存清代古建筑漈颈宫,被县人民政府
119、吴山镇
  大田县辖乡。1984年建吴山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93.3平方公里,人口0.9万。省道新集公路贯穿乡境。辖吴山、张坑、科山、锦山、梓溪、和洋、程堂、东埔、阳春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红薯。.
120、枧头村
  枧头村位于溪口镇东西部,距镇6公里,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分35个自然村居住,635户,2473人,耕地面积5495亩,山林面积21440亩(其中1968年无偿划拨给县林业局11000亩),果山面积7000余亩。党支部正式党员73名,村两委干部7人组成,人杰地灵,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2012年实现人均收入8100元,村财增收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