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灵水村
  灵水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境内,距京城78公里,距109国道4公里。四周群山环绕。海拔430米,村落面积6.4万平方米,士地分布在村落四周山坡,农业经济生产为杂粮,干果以核桃著名。 灵水先人以“风水”理论择地建村,定“四神砂”而立玄武(龟形)为村形。整个村庄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围合封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西收,前罩抓鬏山,后靠莲花山,依山泉而建,水绕村而流,构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体
2、鸡鸣驿村
  鸡鸣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偏西北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又称鸡鸣山驿。该驿因山而得名,因驿而设城,以驿名定城名。鸡鸣驿是全国现存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独占鳌头的地位。 鸡鸣驿村位于怀来县最西段, 距乡政府0.5公里,平均海拔680米,属丘陵、河川地区。村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年末耕地总资源441公顷,常用耕地441公顷。全村1780户,5091人(本年度出生64人,死亡3
3、皇城村
  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原名郭峪中道庄,是清代名相、《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的故居,因为康熙皇帝曾两次驾临而改称皇城村。陈廷敬晚号午亭,所以,“午亭山村”是它的别称。“皇城相府”之名则是旅游开发的产物。皇城相府是一座城堡式古代官宦家居建筑群。皇城相府开城门9座,城墙总长1700米,城墙平均高12米,大型院落16座,各种房屋640间,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皇城相府又分为
4、张壁村
  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是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古代城堡式村落。在这个占地仅0.1平方公里,东西宽374米,南北长244米,堡墙周长1100米的袖珍城堡里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完好的城墙、街巷、民居、寺庙群、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文物古迹。这些背后又留下了众多耐人寻味的千古谜题。张壁古堡的创建年代和古地道的形成年代无证可考。比较集中的说法是隋末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末刘武周
5、西文兴村
  西文兴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境内。以“柳氏民居”出名,该居所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依山而建,起势作“凤凰展翅”,总占地面积达30余亩。整个建筑大体分为外府区、中部、内府区等三个部分。内府区为全封闭建筑,进入内府区只有两门可通,其四角有小戏台、观河亭、赏景亭、府门楼等。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后人曾在山西沁水县境内的“柳氏民居”聚居数百年。“柳氏民居”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西文兴村,该村
6、美岱召村
  美岱召村位于包头市土右旗美岱召镇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城寺结合庙宇。 美岱召因十七世纪初麦达里胡图克图-在此坐床传教而得名,一直延传至今,成为村名。美岱召建设年代久远,建筑规模宏伟,风格独特,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美岱召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在建筑上更有独特的风格。它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而建,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庙。寺内有
7、渔梁社区
  歙县徽城镇渔梁社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城南约1公里处,2010年11月根据上级村级区域规模调整部署,由原渔梁街和渔梁村合并而成,属村、居民混居型社区。它东至人民路,南至鲍川村,管辖面积0.25平方公里,村落沿练江北侧向东、西两端呈带状分布。千余米的渔梁街穿村而过,并在村落中形成约400米长的商业街市,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辖区内有被称为“江南都江堰”的国保单位渔梁坝、安徽省唯一的一家私人博
8、江村村
   江村613户,2237人,21个村民小组。江村,虽叫江村,却并不依江傍水,江村是个隐于群山的山村。江村位于旌德县白地镇境内,江村距黄山风景区仅37公里。江村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江村更以其中走出的众多名人及保存完整的名人故居而著称于世。 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支委3人,党总支书记江长水。全村党员77人,女党员11人,下设4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江村,建于隋末唐初,是一个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
9、培田村
  培田村位于福建连城县宣和乡,福建西部山区的这个客家小山村。培田村中,古宅建筑面积达到七万平方米。其建筑之博大,保护之完好,藏品之多,文化底蕴之深,在它被发现后素为外界所叹服。 培田村距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余脉自北向南直落此地,好像三龙怀抱;村外五个山头,又像是五虎雄据,风景宜人。 培田古居民群以“大夫第”、“衍庆堂”、“官厅”等为代表,占地都在六千九百平方米以上,是著名的“九
10、下梅村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景区以东,从度假区乘车6公里便可到达,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丰厚。 村中保留下来30余幢明清古民居建筑,枕溪而建,有巨商的豪居,官宦的府第,儒生的学堂,最具代表性的有:邹氏大夫第、邹氏家祠、程氏隐士居、西水别业、方氏参军第等建筑群。这些建筑以砖木为主,东阁西厢、楼台歇屋、天井花园,一应俱全,布局考究、工艺精湛。 村中每座古民居大门都有装饰精美的砖雕,图案多以吉祥的动植物或
11、渼陂村
  渼陂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这里汇发达的古代商业文明以及红色文化于一体。规模宏大的明清建筑,鳞次栉比;数不清的石刻、木刻、彩绘、楹联、牌匾、雕屏,无不隐含了庐陵人非凡的智慧和生活趣味,折射出精深博大的庐陵文化的熠熠风采,更记录着这块红土地的沧桑岁月。 渼陂古村山抱水环,天然形胜。村内的总祠永慕堂,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翘角飞檐,镂花斗拱,红石檐柱,石柱四面皆镂刻着嵌有“永慕”二字的20余副长联
12、理坑村
  理坑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原名理源,距县城 56公里。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 理坑明清宫邸群沱川理坑,建村于南宁初年,村崐落嵌于锦峰秀岭之中,苍松翠竹与黛瓦粉墙互衬倩影,崐古道石梁湍湍流水相映生辉。 理坑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
13、朱家峪村
  朱家峪村位于章丘市官庄境内济王公路南侧,距明水城5公里。距省会济南40公里,从309国道(济王路)南行1.5公里便到朱家峪村。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0公顷,林地面积120公顷,人口1550人。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后改为富山峪,明洪武四年(1371),朱氏家族先祖朱良胜自河北枣强县迁此定居。因朱系国姓,与皇帝朱元璋同宗,故改名朱家峪。朱家峪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保存了大量自然、人文景观,
14、临沣寨村
  临沣寨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425103200。
15、大余湾村
  大余湾北靠木兰山、东望木兰湖,位居木兰生态旅游区的中心,虽然距今已有630余年的历史,但仍保存着明清建筑房屋40余栋。这里的民居石块砌墙,青瓦盖顶,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石板路桥,穿村跨水;石墙围村,城郭御敌,其建筑风格凸现着儒家厚德载物与安居乐业的思想文化,是华中地区罕见的明清风水建筑文化遗产。大余湾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明洪武二年(1369年),余姓大户从江西北部婺源、德兴迁往今天的木
16、南社村
茶山东岳庙   南社村位于茶山镇东南面,距离东莞市区约18公里, 交通便利,占地面积4.13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690人,外来人口约1万人。2016年,南社村村组两级经营总收入为3362万元,纯收入为1808万元,集体经济保持稳步增长。自2015年以来,茶山镇南社村连续6次登上央视节目,使茶山乃至东莞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呈现在全国人民眼前。其中,央视4套《记住乡愁》栏目播出《南社——孝敬有方
18、碧江社区
碧江社区   碧江社区居委会位于北滘镇镇区东北5.8公里处,是顺德的“东大门”;辖区总面积为8.9平方公里,共有12个居民小组,社区常住人口28000人,其中户籍人口14827人。据县志记载:碧江源于宋代建村,古称“迫岗”,因村内土岗有二岩石相互挤迫而得名,后用同音字改称碧江,并沿用至今。碧江原属番禺紫泥司龙头堡,明景泰三年(1452年)划入顺德县治,民国期间属第三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为乡级镇,先后属第三
19、莫洛村
  莫洛村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梭坡乡境内。距县城5公里,海拔高度在1900——2000米之间。莫洛村三面环山,西临大渡河,地势由东北向南倾斜,系高山峡谷地貌。村面积20公顷,全村以藏族为主,少量汉族杂居,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较低,区内居民以农业为主,相当完整地保持着嘉绒藏民族传统的习俗和居住文化。   “嘉绒”即“女王的河谷”。迄今仍流行多种走婚习俗:爬房子、钻帐篷、顶毪衫、抢手帕等等。婚姻
20、迤沙拉社区
  迤沙拉村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东南端,距镇政府8公里 。迤沙拉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汉族和彝族生活习俗高度融合的“中国第一彝族自然村”。 村子里虽都是彝族,但却有外姓汉族人。迤沙拉村地处川西、滇西交界处,建筑物多江南水乡特色,房屋户型一般以小四合院为主,均属土木结构,板筒瓦屋面,细部多有板壁装饰、木刻雕花,做工精细;独特的谈经古乐,600多年来,一直在这个偏僻的彝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