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
21、燕坊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燕坊,古称鄢坊,又名鄢家坊,始建于南宋初期(绍兴至淳熙年间)。燕坊地处吉水县金滩镇赣江西岸,距吉水县城约10公里,与吉州接壤,直通赣粤高速公路。村庄现有150余户,人口700余人,多姓共居,和睦相处。飞檐翘角坡屋顶,青砖黛瓦马头墙。燕坊古村至今保存完好的建筑有明清古宅102栋、牌坊13座和宗祠6座。这些极具庐陵风格的建筑,以它的华丽和典雅,诉说着悠远的传奇与辉煌。无处不在的石雕木刻
22、汪口村
  汪口行政村隶属于婺源县江湾镇, 介于东经117°56′18.29″~118°1′50.16″,北纬29°19′1.95″~29°22′51.61″之间,驻地汪口村,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距离江湾镇8公里、县城23公里、景德镇84公里,安徽省黄山市101公里。溪-婺公路、景-婺-黄高速、京-福高铁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汪口行政村辖13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960余户,人口达3400余人,耕地
23、东楮岛社区
  东楮岛村位于宁津街道办事处最东端,于明神宗万历年间建村。该村北东南三面环海,西面一路通陆,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传统名居“海草房”以石为墙, 海草房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腐”等特点;用海水里生长的植物海带草作为材料铺缮屋顶,冬暖夏凉,百年不腐,是颇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全村现有海草房650间,其中,最古老的海草房始建年代大约是在清顺治年间,距今有300多年
24、滚龙坝村
  滚龙坝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内,是以土家大姓向氏家族居住为主的自然小村落,也属恩施州“民族民间生态文化保护区”之一。 该村坐落在山间-地,左有黄龙尖龙河,右有“青龙”洋鱼沟,如滚龙滔滔汇流入天坑,源源不断地保佑着向氏家族的绵延子孙,由800年前的独姓落业、四房发达,成为今天200余户,800余人的小居聚、大杂居的民族村落而得名。 村内现存有明清古建筑及有保护价值的近现代建筑群70%保存较完整。
25、上甘棠村
  上甘棠位于湖南省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的夏层铺镇。上甘棠村是汉武帝时代苍梧郡谢沐县城所在地,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保留着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汉代古石桥。如画的山水,古色古香的建筑,朴素的村民。 贯穿全村有一条古老的石板路,路两边都建有铺店。明、清时期,这里这农村集市贸易中民心,至今还有浓厚的商贾气息,昔日酒肆之店迹犹存,游人到此自然会联 想到杜牧的“水村山廓酒旗风”的诗句。周氏在此定居124
26、高椅村
  高椅村位于湖南省会同县,沅水上游雪峰山脉的南麓,近贵州省。杜甫《咏怀古迹》中有一联:“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句中“五溪”之一的雄溪,即现在的巫水,就在高椅的东面。高椅这个名字听起来蛮特殊的,一问才知这里原名渡轮田,显然古代是一个渡口。后来,因村寨三面环山,一面依水,宛如一把太师椅,把村子拥抱,于是更名为高椅村。   村里85%以上的人都姓杨,据说是南宋诰封威远侯杨思远的后裔,都是侗族。
27、干岩头村
  干岩头村位于富家桥镇西南部,地处湘南五岭山脉南麓。村院一律坐南朝北依山傍水而建,南倚锯齿岭,东鹰嘴岭、凤鸟岭,西青石岭。 境内有保存较完好的6个明清古建筑院落,每个院落相隔200至300米,互不相通,自成一体。院落皆背倚青山、面临小河,其中最大的一座院落是清同治年间任翰林院编修的周崇傅所建。建筑结构大都为三进三厅,宏大严谨,宽敞明亮,飞檐斗拱,错落有致,体现出浓烈的湖湘文化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28、大岭村
番禺大岭村   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面、国康大道路旁,面积约3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片,总人口2406人。耕地面积约1900亩,村年纯收入约240万元。大岭村距离市区15公里,离石楼镇中心城区约3公里,交通比较方便,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村委会积极发展经济,建有一个约180亩的菩山工业区,增加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大岭村风景优美,山青水秀,村落布局良好,历史遗存丰富,传统建筑精美,2007年
29、塘尾村
塘尾村    石排镇塘尾村位于东莞市东部,占地面积1.57平方公里,村内道路四通八达,太和中路、石岗大道、李横路三条大道穿过村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塘尾村内的古村落,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环境生态和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于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村落以古围墙为界,依自然山势而建,村落布局严谨,保存完整,房屋类型多样,建筑风格兼备,岭南特色浓郁,是明清时期岭南建筑的典型,为南粤地区
30、翠亨村
孙中山故里   翠亨村是中山市南朗镇辖村,位于中山市境东南部,也是在南朗镇东南部。东临珠江口伶仃洋,与珠海市淇澳岛隔海相望,南连珠海市金鼎镇,西靠五桂山,东北与崖口村相邻。京珠高速公路经村东穿过。中拱公路纵贯村内。翠山路东连中拱公路,西接城桂公路,经逸仙水库边穿过。是中山市东南部水陆交通要塞之地。 2002年4月,由翠亨、下沙、石门三个村民委员会合并为翠亨村民委员会。全村面积27.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58
31、大芦村
  大芦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东郊8公里处,号称“荔枝村”,大芦村古宅最值得一游的是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文化住宅群,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古宅依山傍水,古静幽深,藏有文天祥手迹等大量的文物珍品,见证着历史的辉煌,最宝贵的是这里藏有三百多副明、清时期创作的传世楹联,有着珍贵的人文历史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村里的池塘临水树龄二百至四百年不等的荔枝树犹如摆放在青砖绿瓦古宅前的一
32、高山村
  高山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内,玉桂公路从村经过,交通十分方便。村北有大容山为北靠,东有金马山,文笔岭围绕,西面有寒山圣境遮拦,南有清湾江蜿蜒而过。 高山村古建筑是以两广地区宗祠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民居群。保存着明清古宗祠13座,古民居60座150幢,古火砖巷道9条,以及古井、古戏剧场、古石碑、古城墙等一批古建筑,浓缩着浓厚的明清民俗文化底蕴。这些古建筑大多保持完好,以绍德祠、思成祠、致齐祠、
33、隆里村
  隆里村位于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内。始建于唐代,是明朝的重要军事城堡。虽经历600多年风霜侵蚀和火灾的劫难,但整座城貌依然是我国南方高原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   唐朝诗人王昌龄曾经贬谪于此,隆里的龙标书院、王昌龄祠、状元桥、状元墓都是后人为纪念王昌龄而建的。隆里民族传统文化厚重而又多彩,唱汉戏、吟故事、玩龙灯被视为三大民族文化瑰宝,蜚声国内外。   自此至清末,隆里这一军政建置基本不变。古之隆里,“城
34、肇兴寨村
  肇兴寨村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境内。肇兴亦名肇洞,为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人民政府驻地,距黎平县城南72公里,座落在群山环抱的山间坝子之中。肇兴河清澈透明,蜿蜒曲折,穿寨而过。全寨分三个村,为黎平县最大而又最古老的侗寨之一。   肇兴寨内吊脚楼鳞次栉比,戏楼、歌坪点缀其间。最出名的是五座戏楼和五座风雨楼桥。寨内有5座气势雄伟的鼓楼和5座建筑独特的花桥,蜚声中外。寨中一条主要街道由东而西,两旁建有学校、
35、诺邓村
  诺邓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境内,自唐代南诏时期以来近1300年村名一直没有改变,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 汉代,这里的盐业经济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因盐而设县。唐代,云南新开了诺邓并,从而也就开始了这个盐井村落的历史。 诺邓村最古老的建筑是“万寿宫”。“万寿宫”为元代建筑,其时是外省客商的会馆,到明初,将会馆改作寺庙,原称“祝寿寺”,现存明代碑记有诗:“朝贺明时习拜舞,万年祝寿听山
36、郭麻日村
  郭麻日村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以西,是同仁土族集中的地区。郭麻日村属年都乎乡,为同仁古寨之一。其古城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 村里最有名气是郭麻日寺,藏语全称“郭麻日噶尔噶丹彭措林”,意为“郭麻日具喜圆满洲”。该寺1981年开放,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大经堂、弥勒殿等建筑。郭麻日寺出名的是时轮塔,为安多藏区最大的佛塔。其建筑风格之特、造型之美、耗资之巨、民族特色之浓,在我国藏区首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