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1、静升镇
  灵石县辖镇。1958年设静升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15公里。108国道过境。辖静升、旗介、集广、尹方、苏溪、南浦、南原、草桥、后沟、帅家山、柳树原、靳断墕、椒仲、史家山、核桃洼、土黄坡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炭、焦化、运输、建筑等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蔬菜。古迹有商代墓群,苏溪村的资寿寺、文庙、文峰塔、魁星楼等。静升镇位于灵石县城以东12公里处,东屏绵山、西望汾河,
2、云冈镇
  大同市南郊区辖镇。1958年建云冈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区境北部,距区府15公里。面积119.4平方公里,人口1.2万。109国道过境。辖红墙、石头村、水泉、麻村、张寺窑、兴旺庄、刘官庄、荣华皂、栗庄、校尉屯、榆涧、竹林寺、吴官屯、白庙、姜家湾、大南沟、三道沟、云冈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莜麦、谷子。著名的云冈石窟位于境内。.
3、晋祠镇
  太原市南郊区辖镇。1958年设晋祠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府10.8公里。面积74.4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晋祠、索村、东院、长巷、南大寺、北大寺、花塔、赤桥、西镇、杨家村、小站、小站营、王郭、南张村、新庄、东庄、东庄营、万花堡、三家村、野庄、牛家口、青阳河、窑头、下石、吴家峪、三泉头、五坡、明马、新建村29个村委会。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境内晋祠博物馆和天龙山系级重点文
4、杏花村镇
  汾阳市辖镇。1958年建杏花村公社,1984年设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15公里。面积85.4平方公里,人口2.3万。冀孝公路过境。辖杏花村东堡、杏花村西堡、辛庄、武家垣、下堡、冯郝沟、上堡、安上、小相寨、小相、杠村、石老、永安、山庄头、张兴村、霍头、窑头、官道、庄上、上庙20个村委会。酿酒业发达,杏花村汾酒厂位于境内。农业主产高粱、小麦、玉米。风景名胜有杏花村竹叶青公园。古迹有金代太符观。
5、碛口镇
  临县辖镇。1958年建碛口公社,1984年设镇。距县城48公里。面积58.31平方公里,人口2万。通公路。辖西山上、下寨上、香草港、西高家坪、樊家沟、尧昌里、高家庄、侯台镇、西湾、寨子山、西头、冯家塔、马杓峁、南刘家里、南原上、槐树洼、向阳、下塔上、圪垯上、重彩塔、南墕头、黄家峪、霍家沟、陈家山、陈家圪凹、木瓜墕、陈家塬、前李家山、河南坪、下前后山、南冯家会、寨子坪、白家山、下张家山34个村委会和
6、娘子关镇
  娘子关镇位于平定县东北部45公里处,与河北省井陉县毗邻,扼晋冀两省咽喉,为山西的东大门,是我国万里长城著名雄关之一,称“天下第九关”。镇内山峦起伏、百泉喷涌、雄关巍巍、长城蜿蜒、溶洞瑰奇,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全镇辖24个行政村,面积171.1平方公里,耕地17000亩,其中水浇地5500亩,总人口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人。2002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
7、汾城镇
  襄汾县辖镇。县政府所在地。1961年设汾城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82.1平方公里,人口3.8万。临新路过境。辖西中黄、南中黄、程公村、李果、张高、薛庄、尉村、三公村、太常村、北高一、南高一、大有村、孝村、良陌、高家庄、汾阳岭、阜育村、定兴村、单家庄、南关、西圪塔、东坡、东关、城内、北关、长子头、北中黄27个村委会。主要工业产品有焦炭等,农产品以小麦,棉花为主,盛产苹果。该镇程公
8、河边镇
  定襄县辖镇。原为五台县辖地,1947年划归定襄县,1958年属东方红公社,1961年析设河边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57.1平方公里,人口2万。忻(州)河(边)铁路及忻(州)阜(平)干线公路过境并设站。辖河一村、河二村、河三村、河四村、青南、青北、牛台、南作、陈家营、芳兰、山底11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高粱、玉米、小麦为主。镇办石刻工艺厂所产仿古砚工艺精湛,美观大方
9、东阳镇
  东阳镇位于榆次区西南边缘,海拔高度799.4米—804.6米。是榆次、太谷、清徐三区县的交界处,也是榆次区的南大门。北距榆次市18公里,距省城太原43公里。东西宽12公里,南北长9.2公里。全镇总面积为59.63平方公里,折合89440.5亩,其中耕地54344.08亩,人均耕地1.95亩。  全镇现辖21个行政村,总户数8310户,总人口27845人,其中农业人口26189人,非农业人口1064
10、东观镇
  东观镇位于晋中市祁县县城东部,距祁县县城11公里,是祁县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辖36个村,总面积108.6平方公里,总人口5.27万人,是全国十大重点建设集镇之一,国家发改委 “2004年—2010年经济开发示范镇”,山西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中心集镇。2009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9.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88元。   东观镇原名东管,据县志记载,清乾隆45年已易名为东观镇
11、麻田镇
  左权县辖镇。1958年设麻田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1.4万。左(权)涉(县)公路、阳(泉)涉(县)公路、阳(泉)涉(县)铁路过境。辖上麻田、下麻田、云头底、南窑、树坪、军寨、上口、下口、东坪、上南会、下南会、武军寺、菜园、稻地、小目口、苏公、前紫城、后紫城、圪料山、峧沟、老十亩、土崖上、大林口、大林峧、坪树、南蒿沟、寺上、熟峪、连家峪、安窑底、南柳背、羊林、
12、丁村村
  丁村民居始建明代,清代续建,历时近400年,现存宅院33座,房舍498间,占村庄大部分面积,基本是明清时期丁村的原有布局。各院落建筑布列不同,造型雕刻亦异。多数建筑上留有年款题记和匠师姓名,是研究中国北方村庄民宅布局和建筑形式的重要实例,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幢幢气势恢宏的古民居,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古石器;这里记叙着明清建筑的辉煌,更记录着旧石器时代文明的足迹;这里便 是 全 国 重 点
13、皇城村
  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原名郭峪中道庄,是清代名相、《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的故居,因为康熙皇帝曾两次驾临而改称皇城村。陈廷敬晚号午亭,所以,“午亭山村”是它的别称。“皇城相府”之名则是旅游开发的产物。皇城相府是一座城堡式古代官宦家居建筑群。皇城相府开城门9座,城墙总长1700米,城墙平均高12米,大型院落16座,各种房屋640间,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皇城相府又分为
14、郭峪村
   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是一座城堡式村落。堡内是独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乡村第一城”。郭峪村历史久远。据说最早是因姓氏命名。郭峪村的行政建制在明代为里,清代初为郭峪镇。民国六年(1917年)始称郭峪村。现在的郭峪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为了防御流寇和农民起义军而修建的。城呈东西窄南北长的不规则形状,高12米,阔5.3米,城周1400米。城堡设东、北、西城门3座,另有东水门1座、有敌
15、北洸村
  北洸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北洸乡境内,距离县城西南5公里处,南临凤凰山,北傍108国道、南同蒲铁路。北洸村所处的晋中盆地属于暖温带季风影响下的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类型,村周围皆为农田林网,自然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北洸村占地10000亩,村镇建设占地2000亩,基本农田8000亩,有农户1360户,人口4462人,是一个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的传统农业村。北洸村是北洸乡政府所在地,村内还驻有北洸乡派出所
16、张壁村
  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是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古代城堡式村落。在这个占地仅0.1平方公里,东西宽374米,南北长244米,堡墙周长1100米的袖珍城堡里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完好的城墙、街巷、民居、寺庙群、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文物古迹。这些背后又留下了众多耐人寻味的千古谜题。张壁古堡的创建年代和古地道的形成年代无证可考。比较集中的说法是隋末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末刘武周
17、西文兴村
  西文兴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境内。以“柳氏民居”出名,该居所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依山而建,起势作“凤凰展翅”,总占地面积达30余亩。整个建筑大体分为外府区、中部、内府区等三个部分。内府区为全封闭建筑,进入内府区只有两门可通,其四角有小戏台、观河亭、赏景亭、府门楼等。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后人曾在山西沁水县境内的“柳氏民居”聚居数百年。“柳氏民居”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西文兴村,该村
18、大桥村
  大桥村简介 大桥村位于北留镇北3公里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全村312户、823口人,劳动力514人。2009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3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4641元。我们大桥村在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重视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先后多方筹资60余万元,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本村的组织活动场所,从而为强化党员管理教育和开
19、西庄村
  西庄村是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双池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130102214。
20、湘峪村
  郑村镇湘峪村地处沁水县最东部,位于泽州、阳城、沁水三县交界处,辖湘峪村和东山村两个自然村,占地面积7.6平方公里。2012年全村有420余户,1400余口人,党员57名,耕地面积1380余亩,林地4000余亩。2012年底,全村经济实现收入2544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3811元。湘峪村中有明清时期修建的古城堡——三都古城,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村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