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6]
201、澄源村
  澄源村:澄源乡是距离政和最远、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镇。澄源村是澄源乡所在地,处于澄源乡中心位置,全村现有住户1400户,人口4300人,下辖东大楼自然村,共13个村民小组。唐代咸通年间,由许姓自上洋村迁入立村,取名汀洋村,清同治四年(1865)改称澄源村,随后有陈、吴、王姓陆续迁入,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村史。目前,街巷均铺设水泥路面,全村耕地面积4376亩,茶叶、烟叶、高山蔬菜是该村
202、西岩村
  西岩村 分里西岩、外西岩2个自然村,行政村驻地外西岩村。外西岩村系张姓开基,全村均姓张,讲周宁县方言。地处杨源乡东南端,为最僻远村庄。民国末期有住宅30栋,住50余户280人。1985年公路通车,村经济、文化得到发展。1988年有住宅52栋,住80户476人。村中有张氏宗祠及风水林榅树10余株,大者胸径为1米余。森林资源较丰富,盛产毛竹、笋干等;有毛猴、野猪等野生动物,以及鸳鸯风景保护区。全行政村
203、大溪村
  大溪村 原为荒山野林。约在700多年前黄姓祖先开荒造田建房居住。因有大溪沿村流过而得村名,村庄座落在洋田中,视野广阔,景色秀丽。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有住宅38栋,住54户380人。曾为小公社驻地。1971年建成电站,解决照明;并建成大溪至下峡公路。1988年有住宅85栋,住108户580人。现为大溪行政村驻地。大溪行政村下辖大溪、下峡等7个自然村,共有人口1217人,耕地面积2041亩,其中水田19
204、禾洋村
  禾洋村是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725202200。
205、宝岩村
  镇前镇宝岩村位于镇前西北部,是省定老区基点村之一。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405户,村民1710人,农田926亩,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之一,村民收入以种植水稻、毛竹、茶叶为主。
206、下园村
  下园村是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镇前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725104204。
207、前溪村
  前溪村驻地下洋村,1987年之前,前溪村村部驻上山村,1987年村部驻地迁移到下洋村,建盖村部办公楼1座,砖木结构,占地504平方米,会场1座,占地380平方米。前溪村位于政和县东北部,与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安南乡接壤,下辖5个自然村,分别坐落在政和最高峰海拔1698米的香炉尖山峰南麓,平均海拔860米,分6个村民小组,1018人,全村总面积22400亩,其中林地面积16000亩,毛竹4000亩,
208、凤头村
  凤头村位于政和县西北部,地处风光秀丽的奖山东麓,是闽北著名的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距政和城关40公里,距“宁武”“松建”高速互通路口仅4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村庄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村内现存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的原始楠木林和0政和第一支部旧址、陈贵芳故居、七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在中国0早期革命时期就涌现出以杨则仕、陈机水为代表的一批杰出0员和威震敌胆的革命先辈陈贵芳同志等人,曾一度誉满八闽的政和县三大
209、西表村
  西表村是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东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725101209。
210、项溪村
  项溪村紧依风景秀丽的白马山脚下,位于松溪县中部,距渭田镇6公里,距县城26公里。东与旧县乡游墩村、洋前村接壤,南接祖墩乡的甫场村,西、北与本镇董坑、渡头、潘墩村相领,是一个封闭的地理环境。全村由李墩、东门、下蓬、溪边、新村六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共有417户,1637人,全村有林地面积1.9万亩,其中用材林1.15万亩,毛竹林1112亩,茶园700亩。有卫生医疗所3家,食杂零售店10家,
211、山源村
  祖墩乡山源村地处闽北山区,东邻渭田镇,南邻坑口村,西邻溪后村,北与严地村交界。全村辖八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230户,总人口856人。全村总面积6.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8800亩,毛竹山4500亩,耕地面积1041亩。距离松溪县城26公里,全村80%的农户安装使用程控电话和手机,电视入户率达89%。全村共有党员36人,2011年工农业总产值近480万元,人均纯收入5600元,山源以农业生产为
212、严地村
  严地村位于松溪县祖墩乡的北部,距县城38公里,属老区基点村,全村共有172户,670人,5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2345亩(其中:竹山6100亩,茶果园350亩),耕地面积890亩。严地村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农民收入主要依靠林、竹、笋、烟叶和粮食等产业。
213、溪后村
  祖墩乡溪后村地处松溪县北部和浦城水北街镇毗邻,距松溪县城27公里,距所属乡政府5公里,全村辖七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369户,总人口1460人。全村总面积20125亩,其中,山林面积17500亩,生态公益林4000亩,其中毛竹林1000多亩,其它经济林200多亩、耕地面积1170亩。2012年人均收入6520元,全村党员61人,是革命老区村,该村主导产业为农业,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烤烟、水稻、毛竹
214、坑口村
  坑口村位于竹高垅山脚下北区,东与岭完、溪畔村为邻,西与祖墩下店村大元弄自然村为邻南与“302”省道公路为邻,北与岩辟下为邻。全村三个自然村,程坑、坑口、古油。8个村民小组,302户,总人口1226人。全村总面积12220亩。耕地面积1875亩,其中水田1475亩。耕地用地面积9800亩。生态林面积350亩,毛竹林面积1489亩。全村90%的农户安装使用程控电话和手机,电视入户率达100%。2012
215、下店村
  祖墩乡下店村位于闽北山区,东与溪畔村交界,南与花桥乡为邻,西与登山村接壤,北与上店相邻。全村辖五个自然村(岩下、花婆甲、龙塘后、大源弄、下店)九个村民小组,247户,总人口1022人。全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近3千亩,毛竹山350亩,耕地面积1200亩。下店村是位于祖墩乡政府所在地的村,属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距离松溪县城23公里,全村80%的农户安装使用程控电话和手机,电视入户率达10
216、吴山头村
  吴山头村位于松溪县茶平乡的东部,在湛卢山脚下,距县城八公里。全村山林面积共有6819亩,其中生态村1002亩,毛竹山1745亩,茶山975亩,板栗90亩,荒山40亩。吴山头村全村人口共有680人,共190户。吴山头村主导产业为农业,农民收入主要依靠茶叶、蔬菜、板栗和粮食等产业。
217、古弄村
  古弄村位于松溪县溪东乡的北部,距县城四十二公里,属老区基点村,2008年以来被县里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村共有390户,1513人,8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9045亩(其中:竹山6300亩,茶果园650亩),耕地面积1050亩。古弄村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农民收入主要依靠林、竹、笋、烟叶和粮食等产业。林地面积16442亩,生态林公益林面积3775亩,林木绿化覆盖率94.47%。2010年被
218、大布村
  大布村位于东经118°35′,北纬27°35′,地处松溪河谷平原中部。距县城6公里,拥有土地面积2.8万亩,其中山地面积1.9万亩,耕地面积3727亩。辖区内有两个自然村(大布、外屯),12个生产小组,936户人家,3380人。共有两大民族(汉族、畲族)居住在本村,其中汉族人口占96.5%,畲族人口占3.5%。大布建村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现有古民居建筑20多座,至今保存完整。三座古寺庙(
219、浑头林村
  位于建阳区莒口镇的浑头林有这样一座传统的古村落,清澈的溪水绕村缓缓流过,青翠的树木郁郁葱葱地连成一片,路上随处可见“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场景浑头林不仅是建阳美丽乡村,而且还是省传统古村落。整个村庄保留了五十余家古民居,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走近浑头林,发现这个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村,建筑风格带有很强的“防御思想”。整个村庄就像一座城堡,由青石堆砌成的高墙将整个村庄
220、小源村
  长埂小源村位于莒口镇东北部,地处“莒将公路”中心位置。该村文化积淀厚重,自然环境优美,始建于明朝,是由朱熹幼年老师刘子翚的后裔迁徙到此而建,于2015年11月被列入第一批福建省级传统村落名录。据了解,“小源村”之名是刘氏后裔为纪念先祖与理学大师朱熹而起,“源”字便来自于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建阳区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加强对小源村保护和开发,根据村庄特色,
221、书坊村
  地处书坊乡集镇中心,区域性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0.517万亩,山地面积2.3万亩.全村现有910户,总人口3763人,辖有16个村民小组。我村主要有烤烟、水稻、食用菌三大支柱产业。全村农业等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全村已实现公路硬化、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广播、宽带“六通”工程,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书坊村地处书坊乡集镇中心,是拥有3589人口的大村,农业基础牢固,农业产业基
223、坎头村
  坎头村是2011年邵武市文明村。2003年被列为邵武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位于东经117°17′53″,北纬27°12′12″。距城区约45千米,东接鹿口村、南邻危冲村、罗前村,西连坎下村、北通朱源村。坎头村隶属于邵武村和平镇,因建于田埂尽头,方言“埂”即“坎”,故名坎头村。解放后到1961年与坎头同一个大队,后因工作不方便,坎头与朱源分开成为两个村,取名坎头大队和朱源大队。2011年末,辖区总
224、横坑村
  横坑村是革命老区村,省级生态村,闽江源头,第十一届邵武市级先进村。横坑村至今还较完整保留明、清时期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60多座,均为青砖碧瓦,纯一色明清建筑,大门和大厅门均以石条为框,门框三围浮雕松鹤、祥云。厅内百年壁画色彩依旧鲜艳,每扇门、窗上雕刻的图案各不相同,都非常的精巧。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7度38度,北纬27度30度,地处邵武市西南部,东北与泰宁县,上青乡交界,西南于江西省、黎川县、
225、将石村
  将石村,距今600多年的邵武市历史文化名村,地处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46公里,距世界地质公园泰宁30公里,现在是肖家坊镇所辖第四大村,共有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11.6平方公里,总人口1516人。曾是邵武南部地区重要的商贸地,原区公所、人民公社所在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将石村内城堡式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地域特征十分明显、颇具特色,因其保存内容的完整性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既有清
226、和平村
  和平村是邵武市和平镇政府所在地,也是全镇最大的行政村。北与危冲村相连,东距大埠岗政府6公里,南邻大埠岗镇河源村距泰宁县18公里,西靠肖家坊镇。 村落与村民村落面积22.6平方公里,全村共1098户,3864人,辖4个自然村,以东、南、西、北门命名,共24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村民勤劳朴实,善良热情,遵纪守法,在文明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于2001年获市文明村称号。 人文建筑和平村的历史人物杰出
227、大埠岗村
  大埠岗村位于东经117°02'28〞,北纬27°09'02〞。处邵武市南部,西与和平村相邻,东北与李源村连接,东与竹源村接壤,南与河源相通。村部距市区32公里。●名称来历大埠岗村原是一片山岗,元代生人口剧增,商业勃勃兴旺,名为大埠市,后改名为大埠岗。●政区沿革大埠岗村原是一片山岗,相传在700年前(南宋末期)村周边黄竹成林,生长在“鼻”形山岗上,而改名为“黄竹鼻”。元代生人口剧增,商业勃勃兴旺,名
228、梅村村
  梅村村,位于新罗区万安镇北部,距万安镇集镇20.5公里,与连城县的莒溪、曲溪、赖源等乡镇毗邻,全村耕地面积1878亩,山林面积2156亩,森林覆盖73%,辖6个自然村(梅村头、梅村、梧宅、上寨、下寨、群英 ),9个村民小组,共354户,1362人。驻地梅村圩农历每月逢三日为圩天,为新罗、连城、上坑三县边区农副产品集散地,梅村群众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以外出打工为辅,主要土特产有笋罐、风鸭、香菇
229、南卓村
  南卓村位于白沙镇政府所在地西部2公里,距龙岩中心城区44公里,毗邻白沙水库风景区,境内风光秀丽,森林植被保护良好,是白沙集镇后花园和饮用水源重要保护区域。【全村概况】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96户1045人,常住人口720人,党员40人;耕地1050亩,山林2.54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6万亩,竹林8000多亩,茶园800多亩,现有茶叶制作加工厂6家、毛竹加工厂1家。主要资源、主要产业
230、官洋村
  官洋村简介 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官洋村地处白沙镇东部,距白沙集镇5公里,是白沙镇的第三大村。全村有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人口为1636人,党员有52人,其中女党员16人。全村总面积13605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花生、蔬菜和甘蔗等农作物。耕地面积1602亩,林地面积12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257元。辖区内有4个机砖厂、2个竹器厂、2个沙场、1个耐火厂。
231、西洋村
  西洋村位于双洋镇内,下辖两个自然村(西洋和赤洋埔),包括四个村民小组,现有192户,共698人。现有土地面积1.88万亩,耕地面积0.07万亩,林地面积1.26万亩。年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1600 mm之间。人文概要:西洋村历史悠久,至今仍保存较多的文物古迹,有庆德堂、世昌堂等古民居及登瀛桥等古建筑,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民风淳朴。资源概
232、高东村
  高东村是高头乡第一大村,与南靖县书洋镇毗邻,是永定县的东部边界,是高头集市的所在地,面积320公顷,全村有13个自然村,1164户3822人,党员86名,有一所完中和一所完小。主要产业以水稻、茶叶和红柿等水果为主。全村有红柿面积2350多亩,年产1100吨,其中田禾塘出产的日本甜柿远近闻名。创办于1950年的金丰中学位于高东村,是省二级达标高中学校,目前有学生1800多人,教职工180多人,近年来
233、新南村
  新南村位于湖坑镇东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衍香楼”所在地,全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下辖岐坑头,紫庭坪、张明斜、辉星、园在、田背洋、石薮、新隆、老共和、薛福等10个村民小组,其中岐坑头,紫庭坪、张明斜为革命基点村。全村现有人口480户计1800多人,有耕地面积2735亩,林地面积11626亩,距离集镇5公里。新南村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土园楼(衍香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楼点,现还
234、实佳村
  实佳村是永定县边缘的一个小山村。东和南靖县相隔,南与平和县毗邻。三面环山,一条小溪从南到北贯穿实佳、南江、南中、新南和洋多等五个村庄,流向湖坑,谓之南溪,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70户1891人,党员65人(其中女党员7人),距永定县城50公里,湖坑集镇8公里,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391亩,山林面积6580亩。在革命战争年代,张鼎丞、刘永生、伍洪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该村蛟塘革命基点村进
235、中川村
  中川村位于下洋镇南部,离集镇1公里,是爱国侨领胡文虎的故里,著名侨村。全村现有779户2713人。中川文化底蕴深,曾涌现出“一门五进士”“三代四司马”“父子进士”等奇特的文化景观。近现代更是涌现出“六大名人”——“锡矿大王”胡子春,“万金油大王”、爱国侨领胡文虎,民国中央参政员胡兆祥,艺术大师胡一川,外交家胡成放,新闻女王胡仙;中川民间艺术多,中川“大锣鼓队”、元宵“迎花灯”等民间艺术形式在继承传
236、富川村
  富川村区划:14个村民小组,包括下科组、中科组、上科组、红光组、桥光组、茶罗科组、沙罗坪组、宝湖组、富石组、塘科组、上宝坑组、红一组、红二组、红三组;10个自然村,包括科坪里、侨光、茶罗科、沙罗坪、宝湖、富石、塘科、上宝坑、码头、豪仕科。人口:513户,1672人。自然资源:林地1万余亩,耕地1400亩。产业:早熟李、橙子、蜜柚。
237、思贤村
  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是中国-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祖籍地,是“海峡文化交流基地永定客家文化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贤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占地面积为18平方公里,全村现有人口1563人。是福建省生态村、福建省“点、线、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龙岩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思贤村具有四大优势:一是区位凸显。思贤村地处福建、广东两省交界处,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距龙岩中心城市70公里,离永定县城40公里,“
238、三联村
  三联村区划:7个村民小组,其中吉里一组、吉里二组、清潭组、石壁背组、溪头一组、溪头二组、溪头三组,4个自然村,其中吉里、溪头、清潭、石壁背人口:730人。主要产业:养猪、种菜。
239、社前村
  社前地处抚市镇政府所在地,省道“福三线”穿境而过,距永定县城30公里,龙岩46公里,厦门170公里,交通极为方便,经济十分活跃,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700湖,2687人,二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是抚市镇最大的行政村。社前历史悠久,原名社坛,是一片洋段荒丘,社前的先辈胸怀大志,见识高远,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园1478年)迁到这块群山拱秀,抚溪索绕的宝地定居创业。早在两百年前,这里就是条丝
240、西陂村
  临城镇西陂村地处临城镇西北城乡结合部,全村面积3370.7亩,其中耕地面积437亩,山林面积688亩;村部距城区仅1公里,有黄屋、刘屋、吴陂、矸子坑、张葛屋、兰田6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人口468户,1783人,党员64人。二环路从矸子坑、张葛屋、兰田3个自然村贯穿而过,是城区规划的重点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