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71]
2801、波密县
通麦大桥    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帕隆藏布河北岸。地处东经94度0007-96度3004,北纬29度2106-30度4026。全县总面积1657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扎木镇,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636公里。 1959年成立波密县委。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北麓。为冲积平原。最高峰明朴不登山,海拔6118米。县城所在地扎木镇,海拔2700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温8.5℃ ,1 月均温- 0.2℃,7月均温1
2802、治多县
   治多县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青海省青南高原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中西部,约占北纬33°02′—36°16°′,东经89°23′—96°23′之间。东西长621公里,南北宽243公里。东与玉树县为邻,南与唐古拉山乡和杂多县接壤,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毗连,东北隔通天河与曲麻莱县相望。   全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峦重叠,河流沟岔纵横,水流湍急。土地决面积达80220平方公里(折合120330000
2803、隆子县
   隆子县位于西藏南部、山南地区中偏北、喜马拉雅山东段北麓。面积105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亩,草场面积800万亩,森林面积30万亩。总人口3万人。现辖1个区,14个乡,86个村民委员会。  隆子藏语意为“万事顺利,实力雄厚”,古称“涅”。吐蕾时期属约茹的涅东游(千户所之意),设千户长,藏语称为“东本”。帕莫竹巴政权时期建宗,宗址设在现松巴乡,至今已有的0年左右的历史。噶厦政府时期曾把隆子宗
2804、苏尼特左旗
    苏尼特左旗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北部。该旗东接阿巴嘎旗,西连苏尼特右旗,南邻正镶白旗、正蓝旗,北与蒙古国为邻,国境线长达316千米。总面积33469平方千米,总人口3万人(2003年)。  旗人民政府驻满都拉图镇,邮编:011300。代码:152523。区号:0479。拼音:Sunitezuo Qi。  行政区划  苏尼特左旗辖3个镇、2个苏木:满都拉图镇、巴彦淖尔镇、查干敖包镇、巴彦乌拉苏木
2805、汤旺县
  2019年7月13日,伊春市召开动员大会,宣读《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伊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新设立汤旺县,由原汤旺河区、乌伊岭区合并而成。东北、东与嘉荫县相连,南部与丰林县接壤,西部与逊克县毗邻。
2806、曲麻莱县
  曲麻莱县位于青海省境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北部。总面积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4年)。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以上。县人民政府驻约改镇,距州府驻地310千米。邮编:815500。代码:632726。区号:0976。拼音:Qumalai Xian。  地处青南高原江河源头,横跨通天河(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县境西北部为宽谷大滩,地域辽阔,东南重山叠岭,县域内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其中
2807、尼玛县
  尼玛县位于西藏北部、那曲地区西北部。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万(2003年) 。辖1个镇、13个乡,83个行政村。尼玛藏语意为“太阳”。原属纳仓部落。  根据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国函字212号】批复成立尼玛县:设立尼玛县。辖申扎县的查桑、文布、邦多、甲谷、卓瓦、尼玛6个区,班戈县的荣玛区和该县新划的嘎琼区。县人民政府驻尼玛,由那曲地区管辖。  尼玛县地处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带,北有昆仑山
2808、稻城县
  稻城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东侧。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界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理塘县,总幅员面积7323平方 公里,呈长条形。1990年,全县辖3个区、14个乡以及金珠集市1个,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全县有藏族、汉族、纳西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黎族、白族等民族,共有人口25445人,其中藏族2449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6.27%。县人民政府
2809、工布江达县
  工布江达县地处西藏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雅鲁藏布江以北、尼洋曲中上游地区。面积128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亩,草场面积17.2万亩,林地面积234万亩。总人口近2.2万。 辖9个乡,127个村民委员会。  工布江达县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3500米,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降雨量在646毫米左右,年均日照2016小时,无霜期160天。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县耕地面积53129
2810、浪卡子县
岗布沟冰川    浪卡子县地处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是山南地区海拔最高的县,也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面积802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0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草场面积680万亩。总人口近3.1万。辖16个乡,113个村民委员会。   浪卡子藏语意为白色鼻尖。吐蕃时期属约茹管辖。14世纪中期,帕竹地方政权在此设浪卡子宗。1954年噶厦分设浪卡子、白地两宗,归洛喀基巧管辖。1960年,浪卡子宗和
2811、达孜区
  达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拉萨河中游。总面积1361.38平方千米,辖5乡1镇,21个村民委员会,131个村民小组。到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为2582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达孜县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獐子、野羊、雪鸡、虫草、贝母等。风能、水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物有铬、铜、金等。近年来,特别是中央第三次、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发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达孜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812、阿尔山市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总面积7409平方千米,总人口5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137800。代码:152202。区号:0482。拼音:Aershan Shi。  行政区划  阿尔山市辖:林海街道、新城街道、温泉街道、天池镇、白狼镇、五岔沟镇等。历史沿革  1992年12月5日,成立阿尔山经济开发区,计划单列,直属兴安盟领导。  1996年6月1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
2813、达坂城区
   邮编:830039 代码:650107 区号:0991 拼音:Dabancheng Qu 达坂城区总面积5188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达坂城镇。 达坂城区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降水量少,冬季时间长,春秋多大风。  达坂城区位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南部,距乌鲁木齐市区86公里,区境西临大湾乡和托里乡,东南与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交界,北接芦草沟乡
2814、班玛县
  班玛县位于州境东南部,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总面积6452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4年)。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以上,还有汉、回、土等民族。 班玛县辖1个镇、8个乡:赛来塘镇、多贡麻乡、马可河乡、吉卡乡、达卡乡、知钦乡、江日堂乡、亚尔堂乡、灯塔乡。县人民政府驻赛来塘镇,距州府驻地315千米。邮编:814300。代码:632622。区号:0975。拼音:Banma Xian。唐代以前属羌地
2815、乌兰县
茶卡盐湖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东部。总面积10784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3.9万人。以汉族人口居多,蒙古族为主体,还有藏、回、土等20多个少数民族。  县人民政府驻希里沟镇,距州府驻地110千米。邮编:817100。代码:632821。区号:0977。拼音:Wulan Xian。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四周高山矗立,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地势低平,盐湖和沙漠广布。境内有希赛盆地、
2816、乡城县
  乡城乡城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陲,横断山脉中北段,地跨东经99度22分—100度04分,北纬28度34分—29度39分,东邻稻城县,北接理塘县,西与巴塘、得荣县毗邻,南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接壤。全县东西宽68.6公里,南北长120.7公里,幅员面积5007.78平方公里,辖三个片区工委,1镇11乡,51个村民委员会,130个村民小组。县治桑披镇,海拔2856米,
2817、噶尔县
219国道    噶尔县地处西藏最西部、沿森格藏布和噶尔藏布流域,是西藏18个边境县之一。面积17197平方公里。耕面积0.89万亩。总人口0.98万。辖4个区,1个镇,11个乡,36个村民委员会。  噶尔县是西藏阿里地区行署的所在地,海拔4350米,因位于狮泉河畔而得此名。也叫“狮泉河镇”,藏意为“兵营、帐篷”,因清政府派蒙古族将领甘登次旺率军攻退了敌军,当时清军曾在此扎营,由此而得名。  噶尔县在一大片红柳滩
2818、尼木县
    尼木,藏语意为“麦穗”。元时译作“聂摩”。明时译作“聂母”。清文献中又写作“尼莫”、“尼穆”、“尼木”、“尼冒”等。民主改革前尼木境内分为尼木宗和麻江宗,1959年合并二宗建立尼木县,隶属拉萨市管辖至今。县府驻塔荣镇,位于县西北部,临近麻尼公路,人口1千余人。   尼木县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位于拉萨市西南140公里。面积32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万亩,林地面积25.6万亩
2819、久治县
   久治县,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辖县,青海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位于州境东南部,东南与四川省接壤,东北与甘肃省相邻。 县府驻智青松多(康赛乡辖地)人口1.7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以上。面积8592平方公里。辖6乡。历史  古为羌地,唐隶羁縻州,后属吐蕃王朝,宋属吐蕃厮,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  明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清属中郭罗克千户和查洛赛千户牧地,隶四川省松潘镇管辖,青海建省
2820、察隅县
   察隅县地处西藏东南部,东临云南省德钦县和西藏昌都地区左贡县,南面与缅甸和印度接壤,西与墨脱县,北与左贡、八宿、波密县毗邻,距地区所在地八一镇537公里,距邦达机场397公里,距拉萨960公里。全县总面积31659平方公里(实控面积19200平方公里),辖3乡3镇、96个行政村,人口25823人。  边防重地。察隅县是西藏自治区重要边境县之一。边界线总长588.64公里,占全区边境线的八分之一还多
2821、岭东区
  岭东区面积908平方千米。总人口9万人(2004年)。  邮编:155120。代码:230503。拼音:Lingdong Qu。行政区划  岭东区辖6个街道、1个乡:中山街道、北山街道、南山街道、东山街道、中心街道、西山街道、长胜乡。历史沿革  岭东区,因区政府驻地位于出汗岭东侧,故名“岭东区”。中华民国时期,于境内发现露头煤,遂有附近矿商来此开矿,建立了富安矿,相继形成屯落,隶属富锦县第五区管辖
2822、镶黄旗
   镶黄旗总面积4960平方千米,总人口3万人(2003年)。  旗人民政府驻新宝拉格镇,邮编:013250。代码:152528。区号:0479。拼音:Xianghuang Qi。  行政区划  镶黄旗辖2个镇、1个苏木:新宝拉格镇、巴彦塔拉镇、翁贡乌拉苏木。历史沿革  系满族八旗名之一。1960年设旗。    2000年,镶黄旗辖1个镇、9个苏木:新宝拉格镇、翁贡淖尔苏木、宝格达音高勒苏木、翁贡乌
2823、米林县
  米林县地处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面积为94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亩,森林面积480万亩。总人口1.5万,辖8个乡(其中一个民族乡),100个村民委员会。  米林藏语意为“药洲”。米林县的前身为则拉岗宗。1959年8月成立米林县人民政府,因县府设在米林村而得名,隶属林芝专区管辖。1964年划归拉萨市管辖。1986年林芝地区恢复后,又划林芝地区管辖。1961年
2824、佛坪县
   佛坪县地处中国自然地理之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北部,东接安康市宁陕县、石泉县,北临西安市周至县和宝鸡市太白县,西南连洋县,距汉中150公里、西安200公里。古有傥骆、子午道,今有108国道和西汉高速公路穿越县境。全县人口3.5万,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佛坪是“大熊猫的故乡”和“中国山茱萸之乡”。  佛坪县辖2个镇、7个乡:袁家庄镇、陈家坝镇、长角坝乡、西岔河乡、十亩地乡、大河
2825、仲巴县
    仲巴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日喀则地区西部、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冈底斯山之间。总面积43594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拉让乡*,邮编:8588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3。区号:0892。拼音:Zhongba Xian。   仲巴县基本概况 仲巴县位于东经82°-84.76°、北纬29.15°-31.8°,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日喀则地区的最西端,喜玛拉山以北,马泉
2826、改则县
   县人民政府驻改则镇鲁仁居委会,邮编:859200。代码:542526。区号:0897。拼音:Gaize Xian  改则县地处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的东部、藏北高原腹地。面积9743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亿亩,可利用草场面积7000万亩。总人口1.5万。现辖5个区,21个乡,75个村民委员会。  西藏民主改革前,这里为改则、色锅和帮巴三大部落之地。改则、色锅、帮巴原是族名,后演变为部落的名称。分别
2827、得荣县
    “得荣”旧称“得隆”,原为巴塘土司辖地。1911年“改土归流”始设县治。民国时期属西康省管辖。1950年成立人民0,驻地松麦,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92年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巴塘县白松、茨巫、贡波3乡划归得荣,并将0驻地松麦乡撤乡建镇。地理位置  地处东经99°07′--99°34′,北纬28°09′--29°10′。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属金沙江干旱河谷区。北部与本州巴塘、乡城县相连,东南
2828、石拐区
   石拐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总面积619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14070。代码:150205。区号:0472。拼音:Shiguai Qu。  行政区划  石拐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乡:石拐街道、大发街道、大磁街道、五当沟街道、白狐沟街道、五当召镇、国庆乡。历史沿革  1999年8月10日,民政部批准(民发[1999]22号)将包头市石拐矿区更名为石拐
2829、加查县
     山南地区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东接林芝地区朗县,南连隆子县、曲松县,西至桑日县,北达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  加查,系藏语“汉盐”之意。加查是吐蕃时期活动频繁之地,属塔布地区。1951年前分设加查宗和拉绥,为塔布工布总管所辖。1959年,将加查宗和拉绥合并为加查县。  加查县南北长102.2千米,东西宽88.2千米,总面积4492平方千米。县政府驻地安绕镇。辖2个镇、5个乡。总人口1.67
2830、乌拉盖管委会
  乌拉盖管委会村
2831、天峻县
   天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南麓,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东北部,青海湖西北侧,西北部与甘肃省交界,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辖,是海西州主要的牧业县之一。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6°49′42″—99°41′48″之间,北纬36°53′—48°39′12″之间,全县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5%,其中天然草场和宜建人工草场2355.73万亩,占总面积的61.05%;退化黑土
2832、康马县
  康马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总面积5400平方千米/6176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康马镇,邮编:8575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1。区号:0892。  康马县基本概况 康马,藏语意为“红房子”,原属西藏噶厦政府江孜宗管辖。1960年康巴县成立,隶属江孜专区。1964年,日喀则、江孜两专区合并,康马县归日喀则地区管辖。  康马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
2833、白云鄂博矿区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铁、稀土、铌等多种金属共生矿床的矿区,归包头市管辖,是包头五个区之一称为白云矿区。蒙古语称“白云博格都”,意为“富饶的圣山”。位于包头市正北约150公里处,白云鄂博矿山东西延伸约20余公里,相对高度约200米,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7%,为除中国以外世界总储量的5倍多。  位于中国包头市北 150千米处的乌兰察布草原,周围是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辖地 。 白云鄂博为蒙古语
2834、阿拉善右旗
  阿拉善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邻蒙古国。总面积72556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2年)。  旗人民政府驻额肯呼都格镇,邮编:737300。代码:152922。区号:0483。拼音:Alashanyou Qi。  行政区划  阿拉善右旗辖3个镇、2个苏木:额肯呼都格镇、雅布赖镇、阿拉腾敖包镇和孟根布拉格苏木、阿拉腾朝克苏木。历史沿革  1961年设旗.旗因山得名,系“贺兰山”一名异译。系蒙
2835、申扎县
  申扎县地处西藏中部、冈底斯山和藏北第二大湖色林错之间。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中湖泊河流约23%,草场面积2400万亩,约占40%,山地、沙漠等约占37%.总人口2万。辖8个乡,73个村民委员会。   申扎藏语意为“皮火筒状山沟前”。古称纳仓德巴。1886年纳仓德巴改为申扎宗,由西藏噶厦政府直接委派宗本直至西藏民主改革前为噶厦政府所统辖。1959年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将原申扎宗和后藏达那伦珠则路卡的雅木地
2836、定结县
  定结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总面积5816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江嘎镇,邮编:8579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2。区号:0892。拼音:Dingjie Xian。   定结县基本概况 定结县位于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面积54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草场面积2.3万亩,林地面积约44
2837、伊吾县
  伊吾县位于新疆东北部、天山北麓东段,县境东西长215公里,南北宽175公里,国境线长274公里,总面积19519平方公里。县域地处高寒,群山环抱,最高海拔4888米、最低海拔260米,县城海拔1700米。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东西部气温差异大,最高气温43.5℃、最低气温-40℃。年降水量11.5—200毫米,年蒸发量2000—4378毫米;年无霜期最长175天,最短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
2838、兴山区
   兴山区位于鹤岗市的北部。面积27平方千米。总人口5万人(2004年)。  邮编:154105。代码:230407。拼音:Xingshan Qu。行政区划  兴山区辖4个街道:沟南街道、沟北街道、岭南街道、岭北街道。历史沿革  兴山区原名兴山市,是鹤岗市的发祥地。    兴山区,原名“笔架”,以附近“笔架山”得名。1918年兴华煤矿公司开矿挖煤,始称兴华矿山,简称“兴山”。头道沟子及南北工棚子是最
2839、新林区
大兴安岭市   新林区隶属于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管辖,是政企合一单位。区址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东北坡。东与呼玛县接壤,南与松岭区毗邻,西靠呼中区,北与塔河县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23°41′至125°25′,北纬51°20′至52°10′。南北长约108公里,东西宽约103公里。全区总面积8702.94平方公里。2017年,新林区辖7个镇,即新林镇、翠岗镇、塔源镇、碧洲镇、宏图镇、大乌苏镇、塔
2840、洛扎县
  洛扎县地处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南麓,为西藏自治区的区边境县之一。面积442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万亩。草场面积230万亩。总人口1.7万。辖3个区,18个乡,99个村民委员会。   洛扎因位于喜玛拉雅山脉南麓而得名。吐蕃时期为西藏约茹的千户之一。元朝时,洛扎属羊卓万户府辖,帕竹地方政权时期,这里就出现了多宗、僧格宗和拉康3个宗,直到西藏和平解放前同洛喀基巧管辖。1960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