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3]
81、米岗村
  米岗村委会位于广州市钟落潭镇西北面,面积约2.22平方公顷,下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00多人,是钟落潭镇最偏远的村委会。米岗村委会距离市区25公里,离钟落潭镇镇7公里,只有二条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弱。地处丘陵山岗地带,米岗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逐步形成山上种植速生桉,松树。水田种植水稻、花生,鱼塘养殖四大家鱼、塘基养殖瘦肉型猪的发展模
82、障岗村
  障岗村委会位于广州市广陈路边,面积约2.3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00多人,是钟落潭镇东部的村委会。障岗村委会距离市区31公里,离钟落潭镇2公里,农业耕作收入是目前主要的经济收入。村中的障岗古村坐北朝南,占地100余亩,人口400余人,以种植为业。特产有四季葱、木瓜、辣椒、中花白瓜、青骨柳叶菜心、荔枝等。尤其以四季葱的原产地而闻名遐尔。古村保持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可谓山灵水秀。村中具有
83、雄伟村
  雄伟村会位于广州市白云区(105国道)路边,面积约 2。5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00多人,是钟落潭镇较偏远的村委会。雄伟村委会距离市区30公里,离钟落潭镇8公里,只有一条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弱。地处丘陵山岗地带,雄伟村委会主要是靠种植荔枝、黄皮、龙眼水果为主。
84、黎家塘村
  黎家塘村会位于钟落潭镇北面毗邻花都市北兴镇京塘村,面积约 15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57多人,是钟钟落潭镇最偏远的村委会。黎家塘村委会距离市区30公里,离钟落潭镇5公里,只有一条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弱。地处丘陵山岗地带,
85、龙塘村
  龙塘村委会位于广州市广从四路(105国道)路边,面积约3.7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00多人,是钟落潭镇最偏远的村委会。龙塘村委会距离市区30公里,离钟落潭镇12公里,只有一条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弱。龙塘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利用本地土质优势,积极发展水稻、花生,鱼塘养殖等发展模式。
86、龙岗村
  龙岗村位于广州市北部的钟落潭镇流溪河泮,面积约 9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000多人,是钟落潭镇最偏远的村委会。龙岗村委会距离市区30公里,离钟落潭镇镇中心3公里,东面紧靠钟落潭镇中心区,西面距白云机场约8公里、北面有风景如画的流溪河环绕流过,南面是万顷良田,只有二条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弱。地处丘陵山岗地带,龙岗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长年以种植优质黄皮、龙眼等水果为主
87、红山村
红山村   红山村位于梯面镇西部,距离镇中心城区4公里,是广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基础建设扎实,环境优美,全村面积14.5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047人,总户数240户。通往王子山的县道横贯其中,交通较便利,村中现有豆腐花厂、桶装水厂、水电站等多家企业。村民主要种植水稻、蔬菜、花生等经济农作物,村集体种植了白榄220亩,花椒150亩、竹笋100亩。该村是乡村游的特色村,建有观光木长廊、木凉
88、联民村
  联民村位于梯面镇北部,距离镇中心城区2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300人,总户数355户,106国道从村镇中穿过,交通较便利,村中现有企业有路遥安康厂、明峻胶管厂、金农科技厂、桶装水厂等多家企业。村民主要种植水稻、蔬菜、花生等经济农作物,村集体种植了沙糖桔300亩、枇杷60亩,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该村为配合我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战略,积极打造高百丈自然风景区,吸引四方游客
89、文二村
  文二村委会位于花都区炭步镇西南部,处于花都区炭步镇总体规划中“一带两轴”的岭西大道发展带的最南端,西面有芦苞涌,与南海区、三水区隔水相望,面积约4.26平方公里,下辖8个经济社,总人口2070多人,是炭步镇最偏远的村委会。文二村委会距离新华城区31公里,离炭步城区18公里,对外交通主要是唯一一条南北向贯穿的文大公路。农业以种植水稻、香芋、葱、蒜、花生以及鱼塘养殖为主,文冈槟榔香芋是其最具特色的农业
90、社岗村
  社岗村委会位于炭步镇东南部,南与南海区相邻,面积约2.26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70多人。社岗村委会距离新华城区17公里,离炭步城区4公里,有陆仕公路连接镇区。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花卉以及鱼塘养殖为主,陆仕水产有限公司(台资)为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村内有部分小规模的个体私营企业。
91、骆村村
  骆村村委会位于炭步镇西南部,在华岭山脚下,西边与三水区仅一河之隔,东部北部和南部分别与本镇的华岭村、大涡村和唐美村交界,面积约6.2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33人,属炭步镇的远郊村委会。骆村村委会距离新华城区24公里,离炭步城区11公里,对外交通主要是唯一一条南北向贯穿的大涡---文岗公路,农业以种植水稻、香芋、蔬菜、花卉、以及鱼塘养殖为主,骆村辣椒是其最具特色的农产品,工业有五金加
92、义山村
  义山村位于狮岭镇西南部,在军田村、中心村之间,所辖范围面积4平方公里,下辖11个经济社,道路交通杨赤线狮岭至冯村路段以南,水泥路段交通较好;户籍人口31693人,801户;流动人口约4000人。主要姓氏是钟、罗、赖等。主要经济发展是第三产业和农业;落户企业大小有150多家,较大规模企业有4家。该村是狮岭镇皮革皮具业的发祥地,80年代的个体皮具小作坊带动了狮岭皮革皮具产业的发展。
93、旗新村
  旗新村位于狮岭镇东面,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本村户籍人口1777人,564户,流动人口约1800人。主要姓氏有钟、罗、古、梁、陈、张、叶、马、曾、邱等。该村经济发展主要以工业为主,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皮袋加工产业,落户企业52户,较大规模的企业有:华洋公司、拜尔公司、巨龙公司、森虎公司、凯声公司、胜捷公司。
94、联星村
  联星村位于狮岭镇的西部,辖区面积有10.3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为主,属下有4个经济社,交通要道有山前旅游大道,在村东面通过。村常住人口有570人,150户,是狮岭镇人口最少的村,主要姓氏有:麦、曹、潘、陈、黄等姓氏,主要经济以农业为主,村民以收入来源于农作物的收入。90年代引进了“中华万亩荔枝园”落户该村。
95、港头村
  港头村委会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都大道旁面积约2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00人,是花东镇东面的村委会。港头村委距离区政府30公里,离花东镇10公里,地处半丘陵地带,主要生产靠种养业和外出做工来发展经济,集体经济相对较弱,在贫困村行列。
96、联安村
  联安村委会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原花东片机场高速以北,面积约 17.7平方公里,下辖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300多人,是花东镇以北较为偏远的村委会。联安村委会距离花都区新华市区约20公里,离花东镇约6公里,只有一条村级公路与花都大道和山前大道连接,地缘优势相对较弱。地处革命老区山区地带,联安村委会利用本村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入了10多个无公害蔬菜种植场,建了小型的村级工业园,增加村级集体经
97、源和村
  源和村是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114104223。
98、丰群村
  丰群村位于赤坭镇北部,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96人。丰群村委会距离花都区约22.5公里,离赤坭镇6公里,只有一条过境乡村公路,路窄车多,地缘优势较弱。地处丘陵山岗地带,丰群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织带厂承包、鱼塘出租,增加村级微薄的集体经济收入。经过多年生产发展,形成山上种植速生桉,水田种植绿化苗木,鱼塘养殖四大家鱼的发展模式。绿化苗木种植已经成为主导产
99、瑞岭村
  瑞岭村会位于山前大道(赤坭路段)路边,面积约10.45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66多人,地处赤坭镇西北部。瑞岭村委会距离花都区约21公里,离赤坭镇7公里,有两条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弱。地处丘陵山岗地带,瑞岭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以盘景花木、绿化、花卉为村民经济支柱,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靠收房租、地租。经过多年生产发展,形成水田种植水稻、花生,鱼塘养殖四大家鱼的发展模式。
100、竹洞村
  竹洞村会位于古树大道路边,面积约4.79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80多人。地处赤坭镇北部。竹洞村委会距离花都区约20公里,离赤坭镇5公里,只有一条过境乡村公路,地缘优势较弱。地处丘陵山岗地带,竹洞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过多年生产发展,形成水田种植水稻、花生,鱼塘养殖四大家鱼的发展模式。
101、莲塘村
  莲塘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之东,距城区中心约4公里,面积约4.1平方公里,由莲塘新旧村等7各自然村组成。莲塘村有7个经济社,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5300人。工企业有针织、汽配等,迎宾大道、商业大道横贯村中,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102、蓝田村
  蓝田村位于赤坭镇南部,土地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可耕地6400多亩,其中:鱼塘2300亩,水田1700亩,花木2400亩,山林面积1万多亩。现状有一条过村道路,与村外赤坭大道相接,是蓝田村与外界联系的最主要通道。蓝田村的产业主要是以农业耕种、种植苗木、养殖渔业为主,地处丘陵山岗地带,蓝田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水产养殖、苗木花卉为村的经济支柱,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经过多年生产发
103、湾口村
  湾口村是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403105205。
104、新环村
  新环村是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0403106204。
105、泗喜村
  泗喜村是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403106206。
106、灯三村
  灯三村是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403106212。
107、灯笼村
  灯笼村是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403106211。
108、后兰村
  后兰村是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深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523102219。
109、后窑村
  后窑村是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深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523102208。
110、羊屿村
  羊屿村基本概况羊屿村位于南澳岛中北部,属半山区农村,由毗邻相连的三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2.98平方公里,耕地336亩,山地2030亩,海滩涂4000多亩,总人口1136人,共305户。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430.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8.4万元。2009年村人均纯收入3690元。
111、山顶农村
  山顶农基本概况 山顶农村地处县城东部,属纯农村单位。总户数160户,人口650人,党员13名,耕地面积115亩(其中水稻田85亩),山地总面积3200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作物种植为主,集体经济以兼营其他副业收入。年总收入19000元,人均收入3800元。
112、后花园村
  后花园村简介后花园村位于南澳县东半岛中部,海岛主峰果老山北侧,海拨 350-450米之间,长年山高雾多,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空气清新。 共69户,现有人口287人,设党支部和村委会各一个,班子健全,两委交叉任职4人,党员人数15人。由后花园、牛头岭、果老山、大篮口4个自然村组成,村落相距1.5公里山路左右,耕地面积122.98 亩,山地面积4100亩,山林覆盖率80%以上,可开发的山地面积210
113、上南社区
  上南社区基本情况井都镇上南社区,南临南海,辖区面积5.78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2274人,2204户,现有党员127名,“两委”干部12名,其中支部委员6名,居委委员6名,社区工作人员24名。上南居委是一个传统蔬菜种植村,农民主要从事蔬菜生产,全村蔬菜种植面积约2000亩。建有上南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占地2000亩,是汕头市“菜蓝子”工程主要的蔬菜供应基地,也是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认证点。近年来,
114、平湖新村
  平湖新村村情况简介平湖新村地处练江下游南岸,位于井都镇东北面,现有总人口2009人,共353户,0员45人,村“两委”干部6人,交叉任职2人;村域面积760亩,旱园面积380亩,水田面积100亩。2010年上半年,工农业总产值150万元,全村经济总收入410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1497元。近两年来,多次被评为“汕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汕头市文明村”、“潮南区文明村”、“潮南区先进集体”、“井都镇
115、审者村
  红场镇审者村是省定贫困村,位于红场镇中南部,均为山地丘陵区,是纯农山区村,水潘公路穿村而过,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山地面积5206亩,耕地面积139亩,全村总人口1507人(233户),种植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有青梅、杨梅等作物。村民姓氏主要有林、罗、邱等,经济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农业生产主要有种植青梅、杨梅、龙眼、油甘等。村两委会共有干部6名,其中支委会委员3名、村委会成员3名。村务公开民
116、潘岱村
  场镇潘岱村是省定贫困村,位于红场镇西部,与普宁市交界,均为山地丘陵区,是纯农山区村,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山地面积7003亩,耕地面积78亩,全村总人口1533人(295户),种植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有青梅、杨梅、茶叶等作物。村民姓氏有林、韩、雷等,经济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农业生产主要有种植青梅、杨梅、龙眼、油甘等。村两委会共有干部5名,其中支委会委员3名、村委会成员3名。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117、胪溪社区
  胪溪居委位于胪岗镇的东南部,东与潮阳区和平镇新龙村接壤,西与胪岗镇港头乡和胪岗居委交界,南与成田西岐乡相邻,北与上厝居委相连。省道237线和惠公路贯穿过胪溪居委,经田心高速路口可以直接上深汕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捷。2013年总人口3020户、18794人,是潮汕地区著名的侨乡之一。胪溪居委辖区内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农业发展事态良好。胪溪居委积极实施“工业和农业相结合发展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118、泗黄村
  泗黄村地处胪岗镇北部,紧靠潮南区党政综合办公用房,东邻新庆,北接324国道,与峡山接壤,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耕地面积1850亩。2013年底全村1911户,总人口11126人,党员118人。境内商贸活跃,工业基础较好。党支部连续几年被市、区、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示范单位”。 2007年6月泗黄村被区检察院挂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2009年被汕头
119、东新村
  东新村基本概况 东新村地处革命老区雷岭镇西南部,总人口3232人,629户,姓氏有张、陈、林等,两委干部5人,支委会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3人(村民主任兼支委成员),有党员43名,村“一会两组”配备齐全。全村有山地5759亩,耕地535亩,村民主要以种植荔枝为主,是一个山多地少的贫困老区村。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致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一方面是大力发展荔枝产业
120、东老村
  东老村基本概况 东老村地处雷岭镇东南方向,距离镇区3公里,与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美园村接壤,下辖东老、石夹2个自然村,总人口3858人,总户数715户,姓氏有张、陈、杨、林、李、方、黄等,“两委”干部8人,支委5人,村委3人,党员52人,村委会“一会两组”健全,两委班子整体素质较高,有一定的战斗力和号召力,多次被镇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村有山地5976亩,耕地569亩,种植业是村民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