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
1、盐边县
  盐边县属攀枝花市辖县,幅员面积3326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山区地形。盐边县城是一座新建的移民城,矗立在雅龙江畔,紧靠成昆铁路和108国道,距金江火车站和攀枝花飞机场仅30公里,距攀枝花市中心32公里,交通非常便捷,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全县31个乡(镇)均实现通车,通车里程达1200公里;程控电话已开通14个乡(镇),2000年移动电话和寻呼信号混合覆盖率将达100%;输变电网络完善,小水电比较发达,电
2、叙永县
   “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这是著名爱国将领蔡锷将军护国讨袁时留驻的咏叹。这是一座在城中可以聆听河流奔腾的城市,永宁河穿城而过,给这座四川历史文化名城平添了几分妩媚和灵性;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成都至贵阳,重庆至昆明两大轴线交汇点,与贵州、云南交界的南来第一城――四川省叙永县,自唐置蔺州、元置永宁路以及明设永宁宣抚司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正是在浩瀚的历史时空里,历
3、平武县
  平武处于绵阳北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东缘地带,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地处东经103°50′--104°58′、北纬31°59′--33°02′。东邻青川县,南连北川县,西界松潘县,北靠甘肃省,东南接江油市,西北倚九寨沟县。全县辖9镇16乡(其中6个藏族乡)、249个行政村、1489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186073人(2004年底),其中农业人口
4、青川县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秦岭南麓,白龙江下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青川自西汉置郡至今,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因“其水清美”,唐天宝元年始名为清川。全县幅员面积3216平方公里,辖11镇25乡268个行政村,有蒿溪、大院两个回族乡,总人口25万。青川山青水秀。青川年平均气温13.7℃,年降水量1027毫米,最高处海拔3837米,最低处海拔491米,气候特征为春迟、夏短、秋
5、金口河区
  金口河区位于四川西南部峨眉山南麓, 小凉山脉腹地,距乐山中心城区120公里,东南与峨边彝族自治县相邻,西与凉山州甘洛县、雅安市汉源县交界,幅员面积5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9%,最低海拔530米,最高海拔3321米,最大落差2700米)。行政区划辖4乡(和平彝族乡、共安彝族乡、永胜乡、吉星乡)2镇(金河镇、永和镇)41个村29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万人,其中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5000余
6、珙县
  珙县位于宜宾市南部,东与长宁,兴文县毗邻,南与云南威信县接壤,西与筠连、高县边界,北靠高县,秦及汉初即为“西南夷服地”,元末设珙州,明洪武四年改州为县,名珙县,沿袭至今。幅员面积1150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 珙县属山区县,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在海拔600——1000米之间。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全县山脉属南岭系。以云南大雪山分二干脉从南到北向县内倾斜伸展,境内以低山为主,间有丘陵槽坝
7、巴州区
   巴州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巴中市的下辖区,是川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1′~107°7′,北纬31°31′~ 32° 4′,全市幅员面积为2566平方千米。总人口129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636601。行政区划代码:511902。区号:0827。拼音:Bazhou Qu。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巴州区地形复杂,最高海拔1460米,最
8、若尔盖县
  若尔盖,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县域中西部,草原辽阔,水草丰茂,牛羊成群;东部,群山连绵,宜农宜牧。若尔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将其划为东西两部。东部群山连绵,峰峦叠翠,林涛澜荡;西部草原广袤无垠,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四邻分别与甘肃省玛曲、碌曲、卓尼、迭部四县和州内阿坝、红原、松潘、南坪四县接壤。东
9、丹巴县
  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甘孜州的东大门,东与阿坝州小金县接壤,南和东南与康定县交界,西与道孚县毗邻,北和东北与阿坝州金川县相连。幅员面积5649平方公里,境内高山对峙,峰峦重叠,峡谷深邃,景色独特。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700-5521米,县城位于大渡河畔的章谷镇,海拔1800米。全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56829人,是一个以藏、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解放后五十多年,尤其是改革开
10、色达县
   色达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甘孜藏自治州西北部,北纬31°38′-33°20′,东经98°48′-101°00′。地处两省(四川、青海)三州(本省的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的果洛州)六县(阿坝的壤塘、本州的甘孜、炉霍、石渠,果洛州的达日、班玛)结合部,东邻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北与青海省班玛、达日两县接壤,西、南海拔4127米,辖4区2镇15乡、66个行政村。  全县平均海拔3893米,幅员面积93
11、石渠县
  石渠县位于四川最西北部。总面积24944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尼呷镇,邮编:627350。代码:513332。区号:0836。拼音:Shiqu Xian。  石渠县辖2个镇、20个乡:尼呷镇、洛须镇、真达乡、奔达乡、正科乡、麻呷乡、德荣马乡、俄多马乡、长沙贡马乡、呷衣乡、格孟乡、蒙宜乡、新荣乡、宜牛乡、虾扎乡、起坞乡、阿日扎乡、长须贡马乡、长沙干马乡、长须干马乡、温波乡
12、白玉县
    白玉县位于四川西部。县境东、南与巴塘县、理塘县接壤,西隔金沙江与西藏江达、贡觉县相望,北与德格县、甘孜县毗邻。东西宽128.8km,南北长134.4km。总面积10386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4年),其中藏族占95%以上。  县人民政府驻建设镇,邮编:627150。代码:513331。区号:0836。拼音:Baiyu Xian  历史沿革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东汉白玉县系白狼国夷地。
13、金阳县
  金阳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距中国航天城西昌215公里,与昭觉县、布拖县、雷波县三县毗邻,隔金沙江与云南省永善县相望,幅员1588平方公里,辖5个工委、34个乡(镇),总人口13万,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县城驻地天地坝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阳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曾哺育过龙云等知人士。全县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县。主要粮食作物有
14、麻陇彝族乡
  米易县辖乡。1972年置麻陇公社,1984年改麻陇彝族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98.9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中心、大木杠、新田、照壁、红岩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森林资源丰富,林地占72.5%。畜牧业以牛、羊为主,建有畜牧场11个。土特产有木耳、蘑菇。境内有小水电站8个。.
15、桃龙藏族乡
   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部,位于县境北部,东连小坝乡,南靠禹里、马槽二乡,从原小坝乡划出镇乡概况单设,2003年3月5日挂牌成立。面积69平方公里,2003年总人口896户、35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人,少数民族人口2813人,以藏羌两族为主。平均海拔1400米,乡治龙藏,汉语意为“山沟里的寨子”,沿小桃、北松公路至县城曲山62公里。 藏族为唐代吐蕃戍边将士后裔,为明代白草番一部,每年农历六月
16、张华镇
  一、概 况张华镇位于米仓山南麓,是全县典型的纯农业大镇,辖17个行政村和1个场镇管委会,130个农业合作社,4142户15090人(其中场镇居民97户813人)。周边分别与旺苍县嘉川镇、枣林乡、柳溪乡难易之分苍溪县东溪镇、桥溪乡接壤,是苍旺两县三乡两 镇的交界地,素有旺苍“南大门”之称。张华属低山区,全镇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版图呈东西走向之带状。东河由北向南呈“S”型曲流横穿中部进入苍溪县,境内
17、太平镇
  2019年,撤销谭坝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太平镇管辖。调整后,太平镇辖太平社区、草坝社区、老矿社区、休养院社区、罗一村、付塘村、天顺井村、稻麦村、老码头村、草坝村、五高山村、杜家桥村、费槽村、肖店村、月咡坝村、马胡埂村、杨村坝村、双星村、张湾村、孙坝村1至2组和原谭坝乡所属行政区域,太平镇人民政府驻老街310号。
18、团林苗族乡
  团林苗族乡位于筠连县城东南缘,距县城48公里,幅员面积49.5平方公里,辖8个村45个农业社,有人口626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1%。森林覆盖率达70%,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平均海拔124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常年平均气温17.4℃,年降雨量1153.3㎜,常年日照1146.34时,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1%。属中丘、深丘地带,适合于种、养殖业的发展。乡党、
19、渡口土家族乡
  宣汉县辖乡。1952年置渡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前河上游,距县城63公里。面积88.3平方公里,人口0.8万。新城(口)开(县)公路过境,前河常年通航。辖果坝、马老山、甘溪、下墩、龙潭、苦草、立石、钦家、大水坝、甜竹、风槽、水田沟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农机修配等厂。农业主产玉米、薯类、水稻,兼产烟草。养殖山羊、生猪、牛。为“百里峡”风景区入口。.
20、片马彝族乡
  汉源县辖乡。古为邛都曲曲乌夷地。民国属越西县大树镇,1951年划归汉源置片马乡,1958年改公社,1985年更置片马彝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54.9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片马、大营、富银、然莫、茶林、万坪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食加工、酿酒、采矿、发电等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兼产核桃、板栗、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