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杜家村 | 隶属:田横镇 |
行政代码:370215121324 | 身份证前6位:370215 |
长途区号:0532 | 邮政编码:266000 |
车牌号码:鲁B | 行政级别:村 |
杜家村
村庄由来 先人相传吾族系青州籍,初迁即墨,后又分迁高哥庄。明万历年间,始祖兄弟二人厌学而飘他乡,浪迹海隅,投宿郭姓,借居其家。兄弟忠厚老实,勤俭礼让,郭姓悦之,遂与联姻。后自立门户,建房于丛林之隅,故名林南村。兄弟和睦,开垦、耕耘,勤于农事,子孙繁衍,明末更名为杜家村。
政区人口
杜家村是由杜家村、郭家村两个自然村合为一个行政村,位于丰城镇东5公里处。长岭山东麓,黄山之阴,三面环山,北与福台岭接壤,东与营子隔岭居住。土地贫瘠,由黄山沟、刁完涧、豹虎沟诸流汇成小河绕村西入北海,像一条桀骜不驯的蛟龙虎视该村,每逢大雨,都会给杜家村带来灾难。南通夼子的大道双岭沟路段,北通福台岭路段,多次被洪水冲毁。南河路段过去每到雨季人力小推车不能通引。直到1988年建起漫水桥才结束了小推车不能畅通的局面。2006年该村有耕地面积1037亩,有416户,1251人,其中劳动力有817人。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杜承敏在纂修谱书题跋中有四句俚句云:自古至今四百秋,从前十世谱难修;吾家素少读书士,名氏失逮何处求?这是对该村文化教育底蕴的真实写照。当然文化落后是与经济落后直接相关的,杜家村在解放前没有一个大学生。解放后,1947年设小学,入学儿童30余名。1955年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1964年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制。1964~2007年该村有大学生30名。
医疗卫生,解放前经济落后,无力抗拒疫病传染。先人传说,光绪年间(具体年号无考)该村一天曾死三人。天花流行频繁,因生天花而致麻子并非奇观。婴儿死亡率很高,西南河成为婴儿乱葬岗。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心医疗卫生。1961年村成立合作医疗,有两个赤脚医生,以使小病不出村。1956年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政府免费注射疫苗,婴儿死亡率几乎为零。2003年实行医疗保险,由于医疗条件健全,人的寿命也逐渐提高。
村庄建设,解放前该村除两三家瓦房外,全是破旧草披房。年年修补,否则就会漏雨。谚云:家有草房四间,年年不得安。解放后,逐渐换成瓦房。1970~2007年大部分旧房翻新或建新房。
1987~2007年在这20年中,治河、建桥、修路、整街,交通方便,该村现已实现电通、路通、信息通、车辆通。
人民生活,解放前该村有230户,要饭有14户,抗活有40余人。主食是地瓜、地瓜干,40%的农户是半年糠菜半年粮。冬季穿不上棉衣者有之,在夏季男人几乎全部不穿上衣,赤脚度过。五、六岁的男孩赤身露体度过。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农民实行借贷政策,支持农业生产,倡导科学种田,大搞肥积运动,深耕细作,选择优良品种,领导农民生产自救,产粮逐渐提高。解放前亩产100公斤,1950年亩产150公斤,1965年亩产300公斤,1978年亩产400公斤,人均口粮是210公斤。
1982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亩产超千斤。随之改革开放剩余劳力外出打工,经济好转,主食是大米白面,地瓜渐成为改善生活的佳品。同时也发展起养殖业,有养鸡户4户,养猪户7户,经济收入也相当可观。
1986年韩礼国创建锚链厂,后转让韩先楚,现有工人30余名,年创利润50余万。
2006年国家免除农业税,实行农业生产补贴,政通人和,农民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生产劲头十足,小麦亩产超千斤,玉米产粮高达800公斤。人民生活彻底改善,蒸蒸日上。家家彩电,户户自来水。80%农户有电话,90%农户有电冰箱,80%青年有摩托车。截止2007年该村私有农用车26部,面包车12部,轿车5部,大客车4部。全村人均收入5970元。
杜家村附近有宝湖山庄、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即墨鹤山、青岛华山国际乡村俱乐部、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等旅游景点,有白庙芋头、金口玉芽芹菜、即墨镶边、即墨老酒、海堤村芹菜等特产。